【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洛伦兹力作动器及其设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作动器最优设计相关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洛伦兹力作动器及其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洛伦兹力作动器的优点包括速度/加速度响应快、推力大且线性度高、行程大、非接触、结构紧凑容易集成,故而获得广泛应用。例如,应用于超高精度光学有效载荷中,实现图像维稳,提高成像质量;应用于高端光刻机及扫描透射电镜上,实现微振动抑制,推动IC制造产业核心技术发展;应用于航天器中,实现其轨迹追踪与定位,推动航天在轨科学实验。一般地,洛伦兹力作动器主要应用于大型精密加工装备、高精密测量仪器设备、超高精度操作装备、航天在轨精密科学实验装置等领域。此外,洛伦兹力作动器也应用于医疗、汽车工业等领域。
[0003]然而,随着应用场景的不断深入,对设备的更高精度、环境的更高标准提出了新需求。紧而随之,对作动器的要求也水长船高。传统相对单一的主导元素设计理念往往不适应新场景、新环境、新设备的实际需求。例如,传统的洛伦兹力作动器设计过程中,为提高作动器输出力,则在体积、质量及热耗方面作出妥协;亦或在提高输出力同时,部分考虑其体积、质量及热耗,但没有做到最优。此外,在设计作动器过程中,往往更多依靠工程经验而完成设计。因此,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洛伦兹力作动器优化设计流程和方法,使之完成多目标优化输出,即是未来研究的热点导向,也是市场发展的反推之作。开展相关方面的尝试与探索,意义深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改进需求,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洛伦兹力作动器及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洛伦兹力作动器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洛伦兹力作动器的设计指标,并建立洛伦兹力作动器初始化模型;S2,基于所述洛伦兹力作动器初始化模型,通过仿真确定气隙磁感应强度B
s
最大化时,洛伦兹力作动器中定子至磁场中心沿洛伦兹力方向的距离D1和定子至磁场中心沿磁场矢量方向的距离D2的最优值;S3,解析永磁体长度l
m
、宽度w
m
、厚度t
m
和气隙长度s与气隙磁感应强度B
s
的关系,以确定气隙磁感应强度B
s
最大化时,永磁体长度l
m
、宽度w
m
、厚度t
m
和气隙长度s的优化方向;S4,构建洛伦兹力作动器参数化模型,所述洛伦兹力作动器参数化模型包括线圈质量m
coil
和线圈热耗Q的表达式,以及洛伦兹力作动器几何尺寸的边界条件;S5,以最大化气隙磁感应强度B
s
、最小化线圈质量m
coil
和线圈热耗Q为优化目标,结合S3确定的优化方向,求解所述洛伦兹力作动器参数化模型,从而确定洛伦兹力作动器各参数的最优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洛伦兹力作动器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建立洛伦兹力作动器初始化模型时,应满足:F=2N
coil
B
s
Il≥K
F
I式中:F、N
coil
、B
s
、I、l、K
F
分别对应为洛伦兹力、线圈匝数、气隙磁感应强度、线圈电流、每匝线圈有效长度、推力常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洛伦兹力作动器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通过在ANSYS中进行3D参数化仿真分析,解析洛伦兹力作动器中定子至磁场中心沿洛伦兹力方向的距离D1、定子至磁场中心沿磁场矢量方向的距离D2与气隙磁感应强度B
s
的关系,从而确定气隙磁感应强度B
s
最大化时,D1和D2的最优值。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洛伦兹力作动器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提出如下公式解析永磁体长度l
m
、宽度w
m
、厚度t
m
和气隙长度s与气隙磁感应强度B
s
的关系:式中:B
r
为永磁材料剩磁;K为考虑磁轭对磁路产生的增强效果情况下,永磁体等效增厚系数。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洛伦兹力作动器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在满足洛伦兹力作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清,袁忠湘,张争光,刘凯,孙淑媛,朱磊,陈学东,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