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在空调开启后,控制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分别处于当前运行模式下的默认位置;确定室内风机的当前风档是属于设定风档范围中的第一风档范围,还是属于设定风档范围中的第二风档范围;若室内风机的当前风档属于第一风档范围,则根据当前运行模式下第一导风板的第一角度范围,控制第一导风板在第一角度范围内上下扫风;若室内风机的当前风档属于第二风档范围,则根据当前运行模式下第一导风板的第二角度范围,控制第一导风板在第二角度范围内上下扫风。该方案,通过对空调的小导风板5上下扫风过程中呼啸声不明显的角度范围的控制,减小呼啸声,提升用户使用空调的舒适性感受。调的舒适性感受。调的舒适性感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和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空调
,具体涉及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和存储介质,尤其涉及一种智能降低上下扫风过程中噪音忽大忽小的呼啸声方法、装置、空调和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对空调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与此同时,空调的功能也在不断完善,空调仅仅只有制冷功能和制热功能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了。考虑到,空调跟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人们对空调的需求有了更高的要求,更多的会考虑用户使用空调的舒适性。所以,针对具有上下出风功能的空调,空调在上下扫风过程中噪音忽大忽小而带来的尖锐的呼啸声,一直困扰着用户;尤其,空调在上下扫风过程中在切换各个风挡后,这种呼啸声仍然存在,极大地影响到用户使用空调的舒适性感受的问题,急需一种智能降低上下扫风过程中噪音忽大忽小的呼啸声方法。
[0003]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和存储介质,以解决具有上下出风功能的空调,在上下扫风过程中及切换各个风挡后的噪音忽大忽小而带来的尖锐的呼啸声,极大地影响到用户使用空调的舒适性感受的问题,达到通过对空调的小导风板5上下扫风过程中呼啸声不明显的角度范围的控制,减小上下扫风过程中噪音忽大忽小而带来的尖锐的呼啸声,提升用户使用空调的舒适性感受的效果。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中,所述空调具有室内机,所述室内机具有室内风机和风口;在所述风口处设置有导风板,所述导风板包括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所述第一导风板能够在所述风口的出风范围内上下扫风,所述第二导风板能够调整所述风口的出风方向;所述空调的控制方法,包括:在所述空调开启后,控制所述第一导风板和所述第二导风板分别处于当前运行模式下的默认位置;在所述空调在所述当前模式下运行的过程中,获取所述室内风机的当前风档;确定所述室内风机的当前风档是属于设定风档范围中的第一风档范围,还是属于设定风档范围中的第二风档范围;其中,所述第一风档范围的下限,大于所述第二风档范围的上限;若所述室内风机的当前风档属于所述第一风档范围,则根据预先确定的所述当前运行模式下所述第一导风板的第一角度范围,控制所述第一导风板在所述第一角度范围内上下扫风;若所述室内风机的当前风档属于所述第二风档范围,则根据预先确定的所述当前运行模式下所述第一导风板的第二角度范围,控制所述第一导风板在所述第二角度范围内上下扫风;其中,所述第一导风板在所述第一角度范围、以及所述第一导风板在所述第二角度范围,均属于所述风口的出风范围内中的一部分或全部。
[000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风档范围,包括:超强风档和高风档中的至少之一;
所述超强风档的档位,大于所述高风档的档位;所述第二风档范围,包括:中高风档、中风档、中低风档、低风档和静音风档中的至少之一;所述中高风档的档位、所述中风档的档位、所述中低风档的档位、所述低风档的档位和所述静音风档的档位,依次减小。
[000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记所述风口的中心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所述风口的中间角度,记所述风口的出风下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所述风口的最大角度;在所述第一导风板的第一角度范围内,记所述第一导风板的扫风下沿与水平面之间的最小夹角为第一扫风角度,记所述第一导风板的扫风上沿与水平面之间的最大夹角为第二扫风角度;在所述第一导风板的第二角度范围内,记所述第一导风板的扫风下沿与水平面之间的最小夹角为第三扫风角度,记所述第一导风板的扫风上沿与水平面之间的最大夹角为第二扫风角度。
[000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当前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或制热模式;在所述制冷模式下,所述第一扫风角度等于所述风口的中间角度,所述第二扫风角度小于所述风口的最大角度,所述第三扫风角度等于0
°
;在所述制热模式下,所述第一扫风角度大于所述风口的中间角度,所述第二扫风角度等于所述风口的最大角度,所述第三扫风角度等于0
°
。
[0009]与上述方法相匹配,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空调的控制装置中,所述空调具有室内机,所述室内机具有室内风机和风口;在所述风口处设置有导风板,所述导风板包括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所述第一导风板能够在所述风口的出风范围内上下扫风,所述第二导风板能够调整所述风口的出风方向;所述空调的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在所述空调开启后,控制所述第一导风板和所述第二导风板分别处于当前运行模式下的默认位置;获取单元,被配置为在所述空调在所述当前模式下运行的过程中,获取所述室内风机的当前风档;所述控制单元,还被配置为确定所述室内风机的当前风档是属于设定风档范围中的第一风档范围,还是属于设定风档范围中的第二风档范围;其中,所述第一风档范围的下限,大于所述第二风档范围的上限;所述控制单元,还被配置为若所述室内风机的当前风档属于所述第一风档范围,则根据预先确定的所述当前运行模式下所述第一导风板的第一角度范围,控制所述第一导风板在所述第一角度范围内上下扫风;所述控制单元,还被配置为若所述室内风机的当前风档属于所述第二风档范围,则根据预先确定的所述当前运行模式下所述第一导风板的第二角度范围,控制所述第一导风板在所述第二角度范围内上下扫风;其中,所述第一导风板在所述第一角度范围、以及所述第一导风板在所述第二角度范围,均属于所述风口的出风范围内中的一部分或全部。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风档范围,包括:超强风档和高风档中的至少之一;所述超强风档的档位,大于所述高风档的档位;所述第二风档范围,包括:中高风档、中风档、中低风档、低风档和静音风档中的至少之一;所述中高风档的档位、所述中风档的档位、所述中低风档的档位、所述低风档的档位和所述静音风档的档位,依次减小。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记所述风口的中心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所述风口的中间角度,记所述风口的出风下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所述风口的最大角度;在所述第一导风板的第一角度范围内,记所述第一导风板的扫风下沿与水平面之间的最小夹角为第一扫风角度,记所述第一导风板的扫风上沿与水平面之间的最大夹角为第二扫风角度;在所述第一导风板的第二角度范围内,记所述第一导风板的扫风下沿与水平面之间的最小夹角为第三扫风角度,记所述第一导风板的扫风上沿与水平面之间的最大夹角为第二扫风角度。
[00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当前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或制热模式;在所述制冷模式
下,所述第一扫风角度等于所述风口的中间角度,所述第二扫风角度小于所述风口的最大角度,所述第三扫风角度等于0
°
;在所述制热模式下,所述第一扫风角度大于所述风口的中间角度,所述第二扫风角度等于所述风口的最大角度,所述第三扫风角度等于0
°
。
[0013]与上述装置相匹配,本专利技术再一方面提供一种空调,包括:以上所述的空调的控制装置。
[00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具有室内机,所述室内机具有室内风机和风口(4);在所述风口(4)处设置有导风板,所述导风板包括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所述第一导风板能够在所述风口(4)的出风范围内上下扫风,所述第二导风板能够调整所述风口(4)的出风方向;所述空调的控制方法,包括:在所述空调开启后,控制所述第一导风板和所述第二导风板分别处于当前运行模式下的默认位置;在所述空调在所述当前模式下运行的过程中,获取所述室内风机的当前风档;确定所述室内风机的当前风档是属于设定风档范围中的第一风档范围,还是属于设定风档范围中的第二风档范围;其中,所述第一风档范围的下限,大于所述第二风档范围的上限;若所述室内风机的当前风档属于所述第一风档范围,则根据预先确定的所述当前运行模式下所述第一导风板的第一角度范围,控制所述第一导风板在所述第一角度范围内上下扫风;若所述室内风机的当前风档属于所述第二风档范围,则根据预先确定的所述当前运行模式下所述第一导风板的第二角度范围,控制所述第一导风板在所述第二角度范围内上下扫风;其中,所述第一导风板在所述第一角度范围、以及所述第一导风板在所述第二角度范围,均属于所述风口(4)的出风范围内中的一部分或全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风档范围,包括:超强风档和高风档中的至少之一;所述超强风档的档位,大于所述高风档的档位;所述第二风档范围,包括:中高风档、中风档、中低风档、低风档和静音风档中的至少之一;所述中高风档的档位、所述中风档的档位、所述中低风档的档位、所述低风档的档位和所述静音风档的档位,依次减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记所述风口(4)的中心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所述风口(4)的中间角度,记所述风口(4)的出风下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所述风口(4)的最大角度;在所述第一导风板的第一角度范围内,记所述第一导风板的扫风下沿与水平面之间的最小夹角为第一扫风角度,记所述第一导风板的扫风上沿与水平面之间的最大夹角为第二扫风角度;在所述第一导风板的第二角度范围内,记所述第一导风板的扫风下沿与水平面之间的最小夹角为第三扫风角度,记所述第一导风板的扫风上沿与水平面之间的最大夹角为第二扫风角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当前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或制热模式;在所述制冷模式下,所述第一扫风角度等于所述风口(4)的中间角度,所述第二扫风角度小于所述风口(4)的最大角度,所述第三扫风角度等于0
°
;在所述制热模式下,所述第一扫风角度大于所述风口(4)的中间角度,所述第二扫风角度等于所述风口(4)的最大角度,所述第三扫风角度等于0
°
。5.一种空调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具有室内机,所述室内机具有室内风机和风口(4);在所述风口(4)处设置有导风板,所述导风板包括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所
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王春,温家豪,郑志彬,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