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渗漏空气支撑上人孔保温盖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0663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1: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渗漏空气支撑上人孔保温盖板,包括安装墙体和安装钉,所述安装墙体的内部设置有上人孔主体,且上人孔主体的上端设置有竖挡板,所述竖挡板的左右两端下侧设置有斜挡坡,所述上人孔主体的下端设置有限位板,且限位板的外部设置有防漏塞,所述安装钉设置于限位板的内部。该防渗漏空气支撑上人孔保温盖板,在使用时该装置便于保障设备连接的密封性,可避免上人孔上下之间空气和水的渗漏,该装置便于提高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可避免操作人员手动开盖,有利于降低设备使用的难度,便于提高设备使用的舒适性,该装置便于提高设备在雨雪天气的防护能力,可便于快速对雨水导流排出,有利于避免积水导致设备渗漏。有利于避免积水导致设备渗漏。有利于避免积水导致设备渗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渗漏空气支撑上人孔保温盖板


[0001]本技术涉及上人孔
,具体为一种防渗漏空气支撑上人孔保温盖板。

技术介绍

[0002]人孔就是在民用建筑屋面建设中修建的孔状的孔洞,往往在建筑物建造过程中提前预留,人可以通过上人孔进入到建筑物的屋顶上端从而进行维修作业,人孔有各种规格尺寸,有砖砌的,有钢筋水泥的等等,在上人孔中使用的保温盖板称为上人孔保温盖板。
[0003]如公开号为CN206800814U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便携式上人孔盖板,包括能在上人孔上方前后平移的移动式盖板、以及对移动式盖板前后两侧分别进行限位的前限位装置和后限位装置;移动式盖板包括刚性骨架、安装在刚性骨架上部的面板和安装在刚性骨架底部的底板。该技术结构简单、加工制作方便、使用安全性高,工作时能够对民用建筑屋面的预留上人孔进行灵活开启和关闭,解决了现有屋面上人孔盖板做法复杂、结构笨重、不美观、开启不便、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
[0004]该专利中的上人孔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水平滑道,两个水平滑道均沿移动式盖板的长度方向布设且二者呈对称布设;刚性骨架底部装有左右两排能在水平滑道上前后滑移的行走轮,底板上开有多个分别供行走轮穿过的通孔,为了盖板能顺利滑动,盖板无法与连接组件之间紧密无缝隙的贴合,存在空气及水渗漏的可能,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防渗漏空气支撑上人孔保温盖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渗漏空气支撑上人孔保温盖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渗漏空气支撑上人孔保温盖板,包括安装墙体和安装钉,所述安装墙体的内部设置有上人孔主体,且上人孔主体的上端设置有竖挡板,所述竖挡板的左右两端下侧设置有斜挡坡,所述上人孔主体的下端设置有限位板,且限位板的外部设置有防漏塞,所述安装钉设置于限位板的内部。
[0007]进一步的,所述竖挡板的左右两端中部均设置有撑板,且撑板的上端设置有安装板。
[0008]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远离竖挡板中轴线的一端设置有电机,且安装板靠近竖挡板中轴线的一端设置有转杆。
[0009]进一步的,所述转杆的外部设置有连接块,且连接块的上端设置有伸缩杆。
[0010]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杆的上端设置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内侧设置有保温盖板主体。
[0011]进一步的,所述保温盖板主体的下端设置有塞体,且塞体的外部设置有密封圈。
[0012]进一步的,所述保温盖板主体的上端设置有导雨组件,且导雨组件包括导雨沟和导水斜顶,所述导雨沟的内部下壁设置有导水斜顶。
[0013]进一步的,所述导雨沟的右端设置有连接管,且连接管的右端设置有排水软管。
[001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渗漏空气支撑上人孔保温盖板,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装置便于保障设备连接的密封性,可避免上人孔上下之间空气和水的渗漏,该装置便于提高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可避免操作人员手动开盖,有利于降低设备使用的难度,便于提高设备使用的舒适性,该装置便于提高设备在雨雪天气的防护能力,可便于快速对雨水导流排出,有利于避免积水导致设备渗漏。
[0015]1、本技术通过安装墙体、上人孔主体、竖挡板、斜挡坡、限位板、防漏塞和安装钉的设置,操作人员将上人孔主体与竖挡板焊接后,将斜挡坡与竖挡板及上人孔主体焊接,然后将上人孔主体从上至下伸入安装墙体内,然后将限位板的外部连接防漏塞,然后将限位板和防漏塞塞入安装墙体的内侧,然后将安装钉穿过限位板后与上人孔主体螺纹连接,将安装钉拧紧,从而使限位板的上端与上人孔主体的下端紧密贴合,从而使竖挡板、上人孔主体和安装墙体的连接密封,外部的空气或水无法直接接触上人孔主体与竖挡板的连接位置,难以通过连接位置向下渗漏,当需要对上人孔密封时,塞体和密封圈共同作用与竖挡板的内部上孔紧密贴合,该装置便于保障设备连接的密封性,可避免上人孔上下之间空气和水的渗漏。
[0016]2、本技术通过竖挡板、撑板、安装板、电机、转杆、连接块、伸缩杆、连接杆、保温盖板主体、塞体和密封圈的设置,操作人员将电机的转动端穿过安装板,然后将安装板的下端与撑板连接,将转杆穿过连接块后与电机连接,然后将连接块的上端与伸缩杆连接,然后将伸缩杆的上端通过连接杆与保温盖板主体连接,当需要上人时,操作人员控制伸缩杆伸长,从而带动连接杆和保温盖板主体向上移动,从而使塞体和密封圈与竖挡板脱离,伸缩杆伸长至最长后,操作人员控制电机带动转杆和连接块转动,从而使保温盖板主体向后翻动,竖挡板的上方无遮挡,操作人员可向上爬出,该装置便于提高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可避免操作人员手动开盖,有利于降低设备使用的难度,便于提高设备使用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一种防渗漏空气支撑上人孔保温盖板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一种防渗漏空气支撑上人孔保温盖板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一种防渗漏空气支撑上人孔保温盖板的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一种防渗漏空气支撑上人孔保温盖板的竖挡板、连接杆和保温盖板主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安装墙体;2、上人孔主体;3、竖挡板;4、斜挡坡;5、限位板;6、防漏塞;7、安装钉;8、撑板;9、安装板;10、电机;11、转杆;12、连接块;13、伸缩杆;14、连接杆;15、保温盖板主体;16、塞体;17、密封圈;18、导雨组件;1801、导雨沟;1802、导水斜顶;19、连接管;20、排水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如图1

4所示,一种防渗漏空气支撑上人孔保温盖板,包括安装墙体1和安装钉7,
安装墙体1的内部设置有上人孔主体2,且上人孔主体2的上端设置有竖挡板3,竖挡板3的左右两端下侧设置有斜挡坡4,上人孔主体2的下端设置有限位板5,且限位板5的外部设置有防漏塞6,安装钉7设置于限位板5的内部,操作人员将上人孔主体2与竖挡板3焊接后,将斜挡坡4与竖挡板3及上人孔主体2焊接,然后将上人孔主体2从上至下伸入安装墙体1内,然后将限位板5的外部连接防漏塞6,然后将限位板5和防漏塞6塞入安装墙体1的内侧,然后将安装钉7穿过限位板5后与上人孔主体2螺纹连接,将安装钉7拧紧,从而使限位板5的上端与上人孔主体2的下端紧密贴合,从而使竖挡板3、上人孔主体2和安装墙体1的连接密封,外部的空气或水无法直接接触上人孔主体2与竖挡板3的连接位置,难以通过连接位置向下渗漏,当需要对上人孔密封时,塞体16和密封圈17共同作用与竖挡板3的内部上孔紧密贴合,该装置便于保障设备连接的密封性,可避免上人孔上下之间空气和水的渗漏,保温盖板主体15的上端设置有导雨组件18,且导雨组件18包括导雨沟1801和导水斜顶1802,导雨沟1801的内部下壁设置有导水斜顶1802,导雨沟1801的右端设置有连接管19,且连接管19的右端设置有排水软管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渗漏空气支撑上人孔保温盖板,包括安装墙体(1)和安装钉(7),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墙体(1)的内部设置有上人孔主体(2),且上人孔主体(2)的上端设置有竖挡板(3),所述竖挡板(3)的左右两端下侧设置有斜挡坡(4),所述上人孔主体(2)的下端设置有限位板(5),且限位板(5)的外部设置有防漏塞(6),所述安装钉(7)设置于限位板(5)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渗漏空气支撑上人孔保温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挡板(3)的左右两端中部均设置有撑板(8),且撑板(8)的上端设置有安装板(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渗漏空气支撑上人孔保温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9)远离竖挡板(3)中轴线的一端设置有电机(10),且安装板(9)靠近竖挡板(3)中轴线的一端设置有转杆(1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渗漏空气支撑上人孔保温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11)的外部设置有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良周孟圆陈涛石金旭王丁丁王雨晨冯佩佩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华山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