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变电工程用装配式深地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0564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1: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输变电工程用装配式深地钻,涉及输变电工程技术领域,包括锚杆;尖锐部,所述尖锐部固定焊接于锚杆的底部;钻土绞龙,所述钻土绞龙设于锚杆外壁;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开设于锚杆的顶部;安装孔一,所述安装孔一开设于锚杆外壁并与连接孔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改变地钻整体的形态,采用单独的地钻整体且为竖直设置,降低其对土地面积的占用,对应的缩减土壤的破坏范围,满足绿色文明施工理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满足不同的钻孔深度使用,整体的适用性较高,通过对转动管与连接杆的整体长度进行调节,可以便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进行运输或移动。行运输或移动。行运输或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变电工程用装配式深地钻


[0001]本技术涉及输变电工程
,具体为一种输变电工程用装配式深地钻。

技术介绍

[0002]电流的输送往往导致因线路发热造成损耗,所以在输送的时候都是通过变电升高电压,让电流变小以减少发热损耗。高压电具有很高的危险性,且目标电器也不需要如此高压,这就需要通过变电降低电压。由于在电流输送的过程中需要多次的变电,所以把电流的输送称为输变电。
[0003]在输变电工程建设中,需要在地表钻孔以满足输电角钢塔的安装,目前为保证施工安全性,通常采用增加地钻数量的方式来满足施工荷载要求,且地钻群为横向设置,这样带来的弊端是对土地占用量的增加,同时对土壤破坏范围也会扩大,不满足绿色文明施工理念;
[0004]其次地钻的高度固定,只能满足单一深度的钻孔使用,无法满足不同的深度的钻孔使用,适用性较低;
[0005]最后现有的地钻为一体化设计,不便于拆卸,从而便于地钻的运输或移动;
[0006]并且现有地钻的转动杆长度不便于调节,进一步影响地钻整体的运输或移动。
[0007]为此,我们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变电工程用装配式深地钻,其特征在于,包括:锚杆(101);尖锐部(102),所述尖锐部(102)固定焊接于锚杆(101)的底部;钻土绞龙(103),所述钻土绞龙(103)设于锚杆(101)外壁;连接孔(104),所述连接孔(104)开设于锚杆(101)的顶部;安装孔一(105),所述安装孔一(105)开设于锚杆(101)外壁并与连接孔(104)相连通;管体(106),所述管体(106)设于锚杆(101)的上方位置;连接套(107),所述连接套(107)固定于管体(106)的底部,且其位于连接孔(104)内部;安装孔二(108),所述安装孔二(108)开设于连接套(107)外壁,且其与安装孔一(105)进行配合;连接销钉一(109),所述连接销钉一(109)位于设于安装孔一(105)、安装孔二(108)内;旋转机构(200),所述旋转机构(200)设于管体(106)顶部,其用于转动钻土绞龙(103)进行钻孔工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变电工程用装配式深地钻,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06)至少设置两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变电工程用装配式深地钻,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101)外壁固定有限位环(110),所述锚杆(101)外壁活动套接有安装套(111),所述安装套(111)底部与限位环(110)顶部接触;所述钻土绞龙(103)固定于安装套(111)外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输变电工程用装配式深地钻,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套(111)外壁固定有连接柱(113),所述连接柱(113)内部开设有安装孔三(114),所述安装孔三(114)贯穿连接柱(113)的左、右两端;所述安装套(111)外壁开设有与安装孔三(114)相配合的安装孔四(115);所述锚杆(101)外壁开设有与安装孔四(115)相配合的安装孔五(116)。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输变电工程用装配式深地钻,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三(1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冬旻杨罡王志华姚志浩孙建军陈春超郑蓉宋倩章小敏谢春红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海能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