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甘膦废水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0531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草甘膦废水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其装置包括在污水流动方向上依次排列的缺氧池、微氧池、好氧池、气提池和出水池;所述缺氧池的前端上部设置有进水口,后端顶部通过溢流口与微氧池相连;微氧池中设置有微孔曝气器,并通过溢流口与好氧池相连通;好氧池中设置曝气管,其底部与气提池连通;气提池中设置有伸入底部的气提泵,气提泵连接回流管至缺氧池;气提池的顶部溢流口与出水池相连通;出水池后端上部设置出水口。本发明专利技术能降低处理草甘膦废水A/O活性污泥池池容、提高脱氮效率、减小水质波动。小水质波动。小水质波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草甘膦废水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草甘膦废水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草甘膦化学名为N

(磷酰基甲基)甘氨酸,是一种低毒无残留、非选择性广谱灭生性除草剂,主要用于转基因大豆、玉米等农作物的除草。根据生产原料的不同,草甘膦生产工艺有多种,目前国内大多数生产企业采用的工艺为IDA法和甘氨酸

烷基酯法两大类,其中甘氨酸

烷基酯法产生高浓度含磷与低浓度含磷两种废水。高浓含磷废水又称为草甘膦母液,因成分复杂、含盐量高、难降解等特性,国内生产企业一般采用膜分离技术或氧化浓缩后焚烧处理。低浓度含磷废水是草甘膦生产中产生的区别于草甘膦母液的其它废水,又称为草甘膦废水,其成分相对简单、可生化性强,一般采用物理沉降、化学降解、生化处理等组合工艺对其进行处理。
[0003]目前在国内对草甘膦废水处理的研究呈多样化、细致化趋势,常采用的生化处理方法有SBR工艺、A/O工艺、氧化沟、生物膜法等。胡昌旭、李东升等研究表明,采用A/O工艺配合化学氧化、水解酸化等方法对化工废水进行处理,废水经处理后 CODcr 、NH3‑
N 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0%以上。
[0004]浙江大学研究的草甘膦废水的深度处理方法,采用负载高效微生物菌种的聚氨酯填料为固定化生物膜,反应器为厌氧塔和好氧塔串联,在厌氧塔中实现碳氧化与反硝化过程,在好氧塔中实现同步硝化反硝化过程,去除 90%以上氨氮以及 75%以上总氮,出水 COD 在 50mg/L 以下,氨氮在 5mg/L 以下,TN 在 15mg/L 以下。
[0005]传统A/O脱氮工艺采用包括一个缺氧池和一个好氧池的活性污泥池,污水先经缺氧池上部溢流口进入到好氧池内,含氮有机物通过微生物的分解和水解转化成氨氮,即氨化作用,然后通过硝化反应先将氨氮转化为亚硝态氮、硝态氮;同时,好氧池中的混合液回流至缺氧池,通过反硝化反应将硝态氮、亚硝态氮还原成气态氮从水中逸出,从而达到脱氮的目的,完成脱氮处理。但传统A/O脱氮工艺由于生物池内单位体积微生物量较少,因此,池容一般偏大、工程造价高、且脱氮效率偏低。此外,该工艺产生的污泥较多,容易形成新的污染源。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降低处理草甘膦废水A/O活性污泥池池容、提高脱氮效率、减小水质波动的草甘膦废水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0007]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草甘膦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在污水流动方向上依次排列的缺氧池、微氧池、好氧池、气提池和出水池;所述缺氧池的前端上部设置有进水口,后端顶部通过溢流口与微氧池相连;微氧池中设置有微孔曝气器,并通过溢流口与好氧池相连通;好氧池中设置曝气管,其底部与气提池连通;气提池中设置有伸入底部的气提泵,气提泵连接回流管至缺氧池;气提池的顶部溢流口与出水池相连通;出水池后端上部设置出水口。
[0008]进一步的,该装置设置有进气口9,进气口9通过进气管道分别连接微孔曝气器14、曝气管和气提泵13。
[0009]进一步的,所述微氧池内设置有网状填料,缺氧池内设置有搅拌器,好氧池内设置有球形镂空填料。优选的,所述微氧池内的网状填料的填充体积为微氧池容积的40%~50%,所述好氧池内的球形镂空填料体积为好氧池容积的40%~50%。
[0010]进一步的,所述缺氧池的容积为微氧池和好氧池总容积的50%,所述微氧池的容积为好氧池容积的200%,所述好氧池的容积为总池容积的20%。
[0011]本专利技术基于上述装置的草甘膦废水处理方法是:将COD约200~2000mg/L,总氮含量约30~250mg/ L的草甘膦废水由进水口进入缺氧池内部,并从缺氧池中上部溢流进入微氧池;在微氧池中根据水质情况,通过调整曝气量使微氧池分别处于缺氧反硝化脱氮、低氧短程硝化反硝化、好氧硝化三种运行状态,以应对废水中碳氮比波动后的运行状态;具体的,若废水中碳氮比大于20,则控制微氧池溶解氧在0.2~0.5mg/L,处于缺氧反硝化状态,通过缺氧实现有机物的水解转化,提高对废水污染物的去除效率;若废水中碳氮比为7~12,则通过控制微氧池溶解氧在0.6~1.8mg/L,处于低氧短程硝化反硝化状态,以节省碳源;若废水中碳氮比为12~20,则通过控制微氧池溶解氧在2~5mg/L,处于好氧硝化状态,扩大好氧区容积,实现对氨氮的硝化,并加大混合液回流比,实现对总氮的高效去除;废水经过微氧池进入好氧池内部与硝化菌发生进一步硝化作用;好氧池中混合液从底部进入气提池,气提池下部混合液通过气提回流至缺氧池,与缺氧池内的的草甘膦废水在反硝化菌作用下发生反硝化反应,产生的氮气自水中溢出;气提池顶部废水溢流进入出水池,再经出水口排出。
[0012]进一步的,整个系统污泥浓度控制在30~ 60mg/L,从气提池回流至缺氧池的混合液的回流比控制在500%~750%。
[0013]进一步的,在微氧池中,若碳氮比低于7,则在微氧池内加投碳源,提升碳氮比至7以上,使来自缺氧池内的草甘膦废水与附着在微氧池内网状填料上的菌种发生短程硝化反硝化反应,进一步提高脱氮率,随后多余碳源随草甘膦废水进入好氧池,并与附着在填料上的好氧菌发生氧化反应后被去除。优选的,所述碳源为甲醇或葡萄糖。
[0014]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处理草甘膦废水的高微生物量可变分段反硝化A/O脱氮系统中,草甘膦废水依次经过缺氧池、微氧池、好氧池进行分段脱氮,根据水质波动情况,可通过控制微氧池运行状态可变,分别作为缺氧反硝化脱氮、低氧短程硝化反硝化、好氧硝化使用,以应对废水中碳氮比波动后的运行状态,提高废水对污染物的去除效率,节省碳源,实现对总氮的高效去除;通过在微氧池和好氧池内设置有负载微生物的填料,同时配合活性污泥叠加,能够实现区域内固定的微生物种群结构,提高了单位体积内的微生物数量,提高了容积负荷、减小了池容,使微生物耐冲击负荷增强,有利于降低工程造价、提高脱氮效率;采用气提回流方式实现污泥混合液同时回流,不需要分别回流,代替传统的回流方式,降低了运行成本和安全风险。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脱氮工艺脱氮效率高,运行成本低,整体装置结构简单,占地较小,尤其适合处理总氮浓度较高的草甘膦废水。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标记:1 —缺氧池,2—微氧池,3 —好氧池,4 —气提池,5 —出水池,6 —进水口,7—出水口 ,8—搅拌器,9 —进气口,10—回流管,11—球形镂空填料,12 —网状填料,13—气提泵,14—微孔曝气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实施例:本专利技术对草甘膦废水处理的实施例,采用如图1所示的草甘膦废水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在污水流动方向上依次排列的缺氧池1、微氧池2、好氧池3、气提池4和出水池5;所述缺氧池1的前端上部设置有进水口6,后端顶部通过溢流口与微氧池2相连;微氧池2中设置有微孔曝气器14,并通过溢流口与好氧池3相连通;好氧池3中设置曝气管,其底部与气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草甘膦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在污水流动方向上依次排列的缺氧池、微氧池、好氧池、气提池和出水池;所述缺氧池的前端上部设置有进水口,后端顶部通过溢流口与微氧池相连;微氧池中设置有微孔曝气器,并通过溢流口与好氧池相连通;好氧池中设置曝气管,其底部与气提池连通;气提池中设置有伸入底部的气提泵,气提泵连接回流管至缺氧池;气提池的顶部溢流口与出水池相连通;出水池后端上部设置出水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草甘膦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是:装置中设置有进气口9,进气口9通过进气管道分别连接微孔曝气器14、曝气管和气提泵1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草甘膦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微氧池内设置有网状填料,缺氧池内设置有搅拌器,好氧池内设置有球形镂空填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草甘膦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微氧池内的网状填料的填充体积为微氧池容积的40%~50%,所述好氧池内的球形镂空填料体积为好氧池容积的40%~5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草甘膦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缺氧池的容积为微氧池和好氧池总容积的50%,所述微氧池的容积为好氧池容积的200%,所述好氧池的容积为总池容积的20%。6.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草甘膦废水处理装置的草甘膦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是:将COD约200~2000mg/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健秦虹王舜朱建民范淑芬樊伟新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江南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