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760454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1: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与应用;(1)将氮化硼分散于第一溶剂中,获得分散液A;对分散液A超声,离心,获得沉淀物A;(2)将沉淀物A离心洗涤,沉淀物干燥,获得2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化学传感器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与其在叶酸含量检测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叶酸,又称蝶酰谷氨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B,广泛存在于水果蔬菜和动物肝脏中。叶酸在空气中相对稳定,受紫外光照射后易分解在中性和碱性环境中。叶酸不能在人体合成,只能通过食物或膳食补充剂摄取,因此往往会导致叶酸缺乏症的出现。叶酸的缺乏会导致生理功能障碍和某些疾病,如新生儿神经管畸形、骨质疏松和精神退行性疾病等,因此叶酸的摄入和补充逐渐成为一个全世界都在关注的健康问题。随着对叶酸研究的不断深入,一些因为摄入过量叶酸而出现的健康问题也渐渐多了起来,例如:缺锌,恶心,厌食等一系列肠胃综合症状。因此,叶酸的合理摄入就显得尤为重要,快速准确地检测叶酸含量,是指导叶酸摄入并保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技术手段,同时也是诊断各种疾病的有效指标,对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0003]目前,许多叶酸的检测方法已被开发且日趋完善,在已被报道的检测方法中,微生物法因其测量范围广、成本低,通常被公认为首选方案,但其需要较长的检测周期。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具有良好的选择性,但在分析过程中仍存在设备昂贵、耗时长等问题。毛细管电泳法具有样品量少,分离效率高的优点,但是存在重现性差、有机物有毒等问题。比色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在检测时速度较快,但其灵敏度低,需要进行预处理除去基质中的干扰。有文献报道可用电化学方法检测叶酸,但也存在着灵敏度和选择性不佳的问题。将分子印迹技术和电化学技术相结合,可实现对于目标物的高选择性检测,但常规的分子印迹技术中,使用的是单一模板分子,单一功能单体,其对于叶酸的检测灵敏度仍有进度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叶酸检测方法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了一种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并将制备的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用于叶酸的含量检测中,实现了对叶酸的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检测。
[0005]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一、氮化硼量子点材料的制备:
[0008](1)将氮化硼分散于第一溶剂中,获得分散液A;然后对所述分散液A进行超声处理,离心,获得沉淀物A;
[0009](2)将所述沉淀物A离心洗涤,离心后对沉淀物进行干燥,获得2D

hBN纳米片;
[0010](3)将所述2D

hBN纳米片分散于第二溶剂中并除氧,获得分散液B;
[0011](4)将所述分散液B转移到反应器中加热反应,反应后冷却,离心,取上清液,得到
氮化硼量子点材料;
[0012]二、修饰电极的制备:
[0013](1)将所述氮化硼量子点材料与壳聚糖溶液混合,获得混合液;
[0014](2)将所述混合液滴涂于电极上,干燥,获得修饰电极;
[0015]三、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
[0016](1)将所述修饰电极置于含有邻苯二胺、β

环糊精和叶酸的磷酸缓冲液中进行电化学聚合成膜;
[0017](2)然后晾干,洗脱后,获得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
[0018]具体的,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中尝试使用了双功能单体,制得了一种基于双单体识别的叶酸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其实现了对叶酸的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检测。
[0019]进一步的,一种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一、氮化硼量子点材料的制备:步骤(1)中所述氮化硼与所述第一溶剂的质量体积比为1.0

3.0mg/mL;所述的第一溶剂为异丙醇;超声处理的时间为8

12小时。其中:在本专利技术中所使用的氮化硼为市面上可直接购买到的氮化硼材料。
[0020]进一步的,一种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一、氮化硼量子点材料的制备:步骤(2)向所述沉淀物A中加入丙酮进行离心洗涤,离心后在50

70℃下对沉淀物进行真空干燥12

24小时,获得2D

hBN纳米片。
[0021]进一步的,一种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一、氮化硼量子点材料的制备:步骤(3)将所述2D

hBN纳米片分散于第二溶剂中并通入氮气排除氧气,获得分散液B;其中:所述的第二溶剂为乙醇;所述的2D

hBN纳米片与所述第二溶剂的质量体积比为1.0

4.0mg/mL。
[0022]进一步的,一种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一、氮化硼量子点材料的制备:步骤(4)中所述的反应温度为150

200℃,反应时间为8

12小时。
[0023]进一步的,一种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二、修饰电极的制备:步骤(1)将所述氮化硼量子点材料与浓度0.01

2.0wt%的壳聚糖溶液按体积比(2

5):1混合均匀,获得混合液;其中:所述的壳聚糖溶液为:将壳聚糖溶解于醋酸溶液中得到。
[0024]进一步的,一种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二、修饰电极的制备:步骤(2)中所述的电极为玻碳电极;所述的干燥温度为40

70℃、干燥时间为10

30分钟。
[0025]进一步的,一种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三、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步骤(1)中所述邻苯二胺、所述β

环糊精和所述叶酸之间的摩尔比为(0.1

2):(0.1

4):(0.5

2);该缓冲液的pH为4.5

8.5;电化学聚合成膜的电位为

0.2~1.2V,扫描圈数为10圈,扫描速率为0.05V/s。
[0026]优选的,邻苯二胺、β

环糊精和叶酸之间的摩尔比为2:2:1。优选的缓冲液的pH为6.5。
[0027]进一步的,一种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三、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步骤(2)电化学聚合成膜后自然风干,然后置于0.25mol/L的NaOH溶液中进行电化学洗脱,洗脱时的电位范围为0~1.2V,扫描圈数为8圈,扫描速率为0.05V/s,获得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
[0028]一种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上述方法制备的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应用于叶酸含量检测中。
[002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30](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简单,其制备的基于双单体识别的叶酸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能够实现对叶酸的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检测。
[00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一、氮化硼量子点材料的制备:(1)将氮化硼分散于第一溶剂中,获得分散液A;然后对所述分散液A进行超声处理,离心,获得沉淀物A;(2)将所述沉淀物A离心洗涤,离心后对沉淀物进行干燥,获得2D

hBN纳米片;(3)将所述2D

hBN纳米片分散于第二溶剂中并除氧,获得分散液B;(4)将所述分散液B转移到反应器中加热反应,反应后冷却,离心,取上清液,得到氮化硼量子点材料;二、修饰电极的制备:(1)将所述氮化硼量子点材料与壳聚糖溶液混合,获得混合液;(2)将所述混合液滴涂于电极上,干燥,获得修饰电极;三、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1)将所述修饰电极置于含有邻苯二胺、β

环糊精和叶酸的磷酸缓冲液中进行电化学聚合成膜;(2)然后晾干,洗脱后,获得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一、氮化硼量子点材料的制备:步骤(1)中所述氮化硼与所述第一溶剂的质量体积比为1.0

3.0mg/mL;所述的第一溶剂为异丙醇;超声处理的时间为8

12小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一、氮化硼量子点材料的制备:步骤(2)向所述沉淀物A中加入丙酮进行离心洗涤,离心后在50

70℃下对沉淀物进行真空干燥12

24小时,获得2D

hBN纳米片。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一、氮化硼量子点材料的制备:步骤(3)将所述2D

hBN纳米片分散于第二溶剂中并通入氮气排除氧气,获得分散液B;其中:所述的第二溶剂为乙醇;所述的2D

hBN纳米片与所述第二溶剂的质量体积比为1.0

4.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海燕杨凤丽王子威何雨豪周文娟张国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