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电合装背板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特别涉及一种线电合装背板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通信系统设备交叉容量增加及传输速率的提高,传输链路长度相应增加,对背板设计提出较高要求。
[0003]相关技术中,常用印制背板(PCB)材料、加工工艺有时无法满足背板设计要求,电缆因更低损耗得到应用,电缆背板因连线关系复杂,布线设计及工艺要求较高,对连接器及结构框架也提出较高设计加工要求。
[0004]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线电合装背板系统,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线电合装背板系统,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单一PCB电背板高速信号传输性能与链路长度受限,及线背板连接路由算法、布线复杂等技术问题。
[0006]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线电合装背板系统,其包括:框架,所述框架上安装有线缆组件,所述线缆组件包括高速连接器用于传输高速信号;电背板组件,其包括电背板,所述电背板安装于所述框架,且所述电背板上安装有中低速信号连接器和电源连接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电合装背板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框架(1),所述框架(1)上安装有线缆组件(2),所述线缆组件(2)包括高速连接器(21)用于传输高速信号;电背板组件(3),其包括电背板(31),所述电背板(31)安装于所述框架(1),且所述电背板(31)上安装有中低速信号连接器(32)和电源连接器(33),所述中低速信号连接器(32)用于传输中低速信号,所述电源连接器(33)用于传输电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电合装背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设有多个贯穿孔,所述高速连接器(21)安装于所述贯穿孔中;所述框架(1)设有凹槽(14),所述电背板(31)安装于所述凹槽(14)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电合装背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上设有铆孔,所述电背板(31)上固设有压铆轴(311),所述压铆轴(311)压铆于所述铆孔;所述电背板(31)于所述框架(1)上的安装深度通过所述铆孔的深度与所述压铆轴(311)的高度进行调节。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电合装背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具有第一业务盘区(11)、交换盘区(12)和第二业务盘区(13),所述第一业务盘区(11)和所述第二业务盘区(13)分别位于所述交换盘区(12)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业务盘区(11)、交换盘区(12)和所述第二业务盘区(13)均安装有所述高速连接器(21),所述高速连接器(21)连接有电缆(22),所述第一业务盘区(11)内的高速连接器(21)与所述第二业务盘区(13)内的高速连接器(21)通过所述交换盘区(12)内的高速连接器(21)以及所述电缆(22)实现连通。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电合装背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业务盘区(11)和所述第二业务盘区(13)内还均设有所述中低速信号连接器(32)和所述电源连接器(33);所述第一业务盘区(11)与所述第二业务盘区(13)之间还设有主控盘区(15),所述主控盘区(15)也设有所述中低速信号连接器(32)和所述电源连接器(33)。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电合装背板系统,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崇振,崔瑜,高毅勇,汤荣耀,
申请(专利权)人: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