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贴壁性好的血管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0438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1: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贴壁性好的血管支架,包括具有若干网孔单元的支架主体,支架主体具有径向收缩的压缩状态和径向扩张的扩张状态,所述支架主体包括若干螺旋分布的螺旋主梁,相邻的两个螺旋主梁之间设有若干支撑件,支撑件具有第一自由端和第二自由端,第一自由端和第二自由端将相邻的两个螺旋主梁连接,相邻的两个支撑件与该相邻的两个螺旋主梁之间合围形成所述网孔单元,支架主体处于扩张状态时,支架主体外表面的面积为S,若干网孔单元的面积总和为S1,0.7≤S1/S≤0.88。本发明专利技术既能有效防止弹簧圈移位或脱入并阻塞载瘤动脉,又能在弯曲时柔韧性贴壁以顺利弯曲,打破了常规的血管支架在辅助栓塞效果和贴壁性方面无法平衡的技术障碍。术障碍。术障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贴壁性好的血管支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贴壁性好的血管支架。

技术介绍

[0002]颅内动脉瘤是脑内动脉壁的结构发育不良,或因脑外伤、动脉硬化造成动脉壁损伤或老化,使局部血管壁向外膨大形成的囊状瘤体。人群中颅内动脉瘤的患病率约为2%~7%,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常见于40~60岁,其发病率存在明显的地域及种族差异。颅内动脉瘤一旦发生破裂出血,致死致残率极高,其中10%~15%的患者来不及就医直接猝死,首次出血病死率高达35%,再次出血病死率则达60%~80%,幸存者亦多有残疾。
[0003]目前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方式除了外科夹闭手术外,一般采用创伤更小的介入治疗,主要为弹簧圈栓塞治疗法、血流导向装置治疗法。弹簧圈栓塞术治疗法是把一个或多个弹簧圈通过介入的方法植入到动脉瘤,在弹簧圈栓塞术治疗过程中,当弹簧圈所占的体积达到整个动脉瘤腔体体积的一定比例后,血液在动脉瘤的流速逐渐降低,最后在动脉瘤里形成血栓,从而达到血液不在动脉瘤腔内循环进而防止动脉瘤破裂的目的,但是弹簧圈栓塞技术只能治疗窄颈动脉瘤,许多宽颈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贴壁性好的血管支架,包括具有若干网孔单元的支架主体,支架主体具有径向收缩的压缩状态和径向扩张的扩张状态,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主体包括若干螺旋分布的螺旋主梁,相邻的两个螺旋主梁之间设有若干支撑件,支撑件具有第一自由端和第二自由端,第一自由端和第二自由端将相邻的两个螺旋主梁连接,相邻的两个支撑件与该相邻的两个螺旋主梁之间合围形成所述网孔单元,支架主体处于扩张状态时,支架主体外表面的面积为S,若干网孔单元的面积总和为S1,0.7≤S1/S≤0.8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贴壁性好的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S1≤80mm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贴壁性好的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支撑件均匀分布,使得若干网孔单元的面积均相等。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贴壁性好的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主体的壁厚为A,0.02mm≤A≤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荆洪娟黄嘉平柯长奋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亿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