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异形条码标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0386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1: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标签,尤其涉及一种双层异形条码标签,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外层条码标签和内层条码标签;外层条码标签包括外条形码层和第一标贴层,双层异形条码标签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外层条码标签和内层条码标签;外层条码标签包括外条形码层和第一标贴层,内层条码标签包括内条形码层和第二标贴层;外条形码层印刷在所述第一标贴层的上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外层条码标签上设置外条形码层,保证公模的全部工序已加工完成,内层条码标签上设置内条形码层,内、外层条形码标签上的条形码互相对应,内层条形码标签的条形码与母模标签上的条形码一致,使得整套模具装配不会出错,提高整套模具装配效率。提高整套模具装配效率。提高整套模具装配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层异形条码标签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标签,尤其涉及一种双层异形条码标签。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标签仅对整套组合模具的序列号进行识别,整套模具装配时公模的结构复杂且装配零部件很多,专业钳工也很难发现公模上有哪些结构没有加工或零件已装配,由于没有对公模加工工艺工序贴标签标识,导致现有标签不能保证公模全部工序已加工完成;
[0003]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双层异形条码标签,既能保证整套模具全部工序已加工完成,又能使得整套模具装配时不会出错,提高整套模具装配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双层异形条码标签。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层异形条码标签,所述双层异形条码标签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外层条码标签和内层条码标签;
[0006]所述外层条码标签包括外条形码层和第一标贴层,所述双层异形条码标签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外层条码标签和内层条码标签;
[0007]所述外层条码标签包括外条形码层和第一标贴层,所述内层条码标签包括内条形码层和第二标贴层;
[0008]所述外条形码层印刷在所述第一标贴层的上表面,所述第一标贴层的下表面粘贴在所述第二标贴层的上表面,所述内条形码层印刷在所述第二标贴层的上表面,所述第二标贴层的下表面粘贴设置有贴合层,且所述外条形码层不遮挡所述内条形码层,所述内条形码层上的条形码与所述外条形码层上的条形码互相对应;
[0009]进一步,所述内层条码标签的面积大于所述外层条码标签的面积;<br/>[0010]进一步,所述贴合层为格拉辛离型纸;
[0011]进一步,所述第一标贴层为可移除PET标签纸;
[0012]所述第一标贴层的下表面一部分为粘贴部,另一部分覆有哑膜;
[0013]所述第二标贴层位于所述第一标贴层的下方,且与所述粘贴部贴合,所述第二标贴层被所述粘贴部遮挡的部分不印刷外条形码层,所述第一标贴层另一部设置在所述第二标贴层外部;
[0014]进一步,所述第二标贴层为PET标签纸;
[0015]进一步,所述第一标贴层的厚度为80μm;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7]本技术双层异形条码标签通过外层条码标签上设置外条形码层,保证公模的全部工序已加工完成,内层条码标签上设置内条形码层,内、外层条形码标签上的条形码互相对应,内层条形码标签的条形码与母模标签上的条形码一致,使得整套模具装配不会出错,提高整套模具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
[0018]以下附图仅对本技术作示意性的说明和解释,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其中:
[0019]图1:本技术产品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本技术产品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

外层条码标签,1
‑1‑
第一标贴层,1
‑2‑
粘贴部,1
‑3‑
哑膜,2

内层条码标签,2
‑1‑
第二标贴层,3

贴合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设计方法及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3]如图1

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层异形条码标签,所述双层异形条码标签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外层条码标签1和内层条码标签2;
[0024]所述外层条码标签1包括外条形码层和第一标贴层1

1,所述内层条码标签2包括内条形码层和第二标贴层2

1;
[0025]所述外条形码层印刷在所述第一标贴层1

1的上表面,所述第一标贴层1

1的下表面粘贴在所述第二标贴层2

1的上表面,所述内条形码层印刷在所述第二标贴层2

1的上表面,所述第二标贴层2

1的下表面粘贴设置有贴合层3,且所述外条形码层不遮挡所述内条形码层,所述内条形码层上的条形码与所述外条形码层上的条形码互相对应;
[0026]进一步,所述内层条码标签2的面积大于所述外层条码标签1的面积;所述外层条码标签1和的内层条码标签2的形状均为长方形,
[0027]进一步,所述贴合层3为格拉辛离型纸;
[0028]进一步,所述第一标贴层1

1为可移除PET标签纸;
[0029]所述第一标贴层1

1的下表面一部分为粘贴部1

2,另一部分覆有哑膜1

3;
[0030]所述第二标贴层2

1位于所述第一标贴层1

1的下方,且与所述粘贴部1

2贴合,所述第二标贴层2

1被所述粘贴部1

2遮挡的部分不印刷外条形码层,所述第一标贴层1

1另一部设置在所述第二标贴层2

1外部;
[0031]进一步,所述第二标贴层2

1为PET标签纸;
[0032]进一步,所述第一标贴层1

1的厚度为80μm;
[0033]值得说明的是,整套模具装配为公模和母模的配合,整套模具装配时,先将双层异形条码标签贴在已加工完成的公模外侧表面,通过扫描外层条码标签1的外条形码层,确认公模已加工完成,再扫描与外条形码相对应的母模上条形码,公模上的内层条码标签2的内条形码层与母模上的标签条形码一致,使得公模和母模的模具序号一致,整套模具装配时不会出错,通过扫描外层条码标签1的外条形码层验证公模的全部工序已加工完成后,撕掉公模上的外层条形码标签,留下公模上的内层条形码标签;
[0034]本技术通过外层条码标签上设置外条形码层,保证公模的全部工序已加工完成,内层条码标签上设置内条形码层,内、外层条形码标签上的条形码互相对应,内层条形码标签的条形码与母模标签上的条形码一致,使得整套模具装配不会出错,提高整套模具
装配效率。
[0035]以上已经描述了本技术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改进,或者使本
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异形条码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异形条码标签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外层条码标签(1)和内层条码标签(2);所述外层条码标签(1)包括外条形码层和第一标贴层(1

1),所述内层条码标签(2)包括内条形码层和第二标贴层(2

1);所述外条形码层印刷在所述第一标贴层(1

1)的上表面,所述第一标贴层(1

1)的下表面粘贴在所述第二标贴层(2

1)的上表面,所述内条形码层印刷在所述第二标贴层(2

1)的上表面,所述第二标贴层(2

1)的下表面粘贴设置有贴合层(3),且所述外条形码层不遮挡所述内条形码层,所述内条形码层上的条形码与所述外条形码层上的条形码互相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异形条码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条码标签(2)的面积大于所述外层条码标签(1)的面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异形条码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层(3)为格拉辛离型纸。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洪涛张函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弘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