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03600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1: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光伏发电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支撑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支撑装置支撑南北排布的光伏组件,安装操作复杂,且存在遮阴区域的问题。支撑装置,光伏组件包括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沿东西方向依次连接;第一支撑组件卡接于第一板体的第一侧和第二板体的第二侧之间,且第一支撑组件能够将第一板体的第一侧和第二板体的第二侧支撑于底板的上方;第一侧和第二侧为相对的两侧;第二支撑组件插接于第一板体的第二侧和底板之间,以及插接于第二板体的第一侧和底板之间,第二支撑组件分别与第一板体的第二侧,以及第二板体的第一侧倾斜连接,以便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和底板之间形成等腰三角形。腰三角形。腰三角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支撑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伏发电的
,尤其涉及一种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光伏发电是根据光生伏特效应原理,利用太阳能电池将太阳光转化为电能,其具有可靠稳定和安装维护简单的特点。光伏发电系统主要包括光伏组件和支架;由于支架用于支撑光伏组件,是光伏发电系统能够长时间可靠的进行发电的主要因素之一。
[0003]现有的传统支架与光伏组件的安装方式包括:将水泥墩放置在地面上,起到承重的作用,在水泥墩上部布置立柱,立柱与水泥墩采用一个连接件,利用螺丝将水泥墩与立柱固定,侧边采用斜支柱固定,可以加强支撑组件的稳定性,上部安装固定的竖支架,再布置横支架,支架的连接均采用螺丝连接的方式,在支架上端安装传统组件,并用压块将传统组件与支架进行固定。
[0004]上述的传统支架采用的连接支架繁多,安装繁琐,导致整体的成本增加,基本连接处都采用螺丝的连接方式,结构不够新颖,对于安装也不是很便捷,组件的底部为悬空状态,没有一定的支撑结构,在安装的过程中,容易发生滑移。
[0005]现有的传统支架主要为单片组件的安装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支撑光伏组件(1);所述光伏组件(1)包括第一板体(11)和第二板体(12),所述第一板体(11)和所述第二板体(12)沿东西方向依次连接;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支撑组件(2)、第二支撑组件(3)和底板(4);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卡接于所述第一板体(11)的第一侧和所述第二板体(12)的第二侧之间,且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能够分别将所述第一板体(11)的第一侧和所述第二板体(12)的第二侧支撑于所述底板(4)的上方;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为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二支撑组件(3)插接于所述第一板体(11)的所述第二侧和底板(4)之间,以及插接于所述第二板体(12)的第一侧和所述底板(4)之间,所述第二支撑组件(3)分别与所述第一板体(11)的第二侧,以及所述第二板体(12)的第一侧倾斜连接,以便所述第一板体(11)、所述第二板体(12)和所述底板(4)之间形成等腰三角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包括第一插接件(21)和第一支撑柱(22);所述第一插接件(21)包括相对设置有第一插接槽(211)和第二插接槽(212),所述第一插接槽(211)的开口朝向所述第一板体(11)的第一侧,所述第二插接槽(212)的开口朝向所述第二板体(12)的所述第二侧;所述第一支撑柱(22)的一端所述第一插接件(21)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柱(22)的另一端与所述底板(4)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槽(211)和/或所述第二插接槽(212)均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213)和第二侧壁(214);所述第一侧壁(213)和第二侧壁(214)朝向所述第一插接槽(211)的所述开口方向尺寸逐渐减小,且所述第一侧壁(213)至少部分朝向所述第二侧壁(214)倾斜,所述第二侧壁(214)至少部分朝向所述第一侧壁(213)倾斜,以形成所述第一插接槽(211)和/或所述第二插接槽(212)的槽壁为波浪斜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213)于所述第一插接槽(211)的所述开口和/所述第二插接槽(212)的所述开口位置配置有导向板(215),所述第二侧壁(214)于所述第一插接槽(211)的所述开口和/所述第二插接槽(212)的所述开口位置配置有连接板(216);所述导向板(215)沿背离所述第二侧壁(214)方向倾斜设置,以便所述第一板体(11)和所述第二板体(12)倾斜连接于所述底板(4)的上方;所述连接板(216)沿背离所述第一侧壁(213)方向倾斜设置,所述连接板(216)用于将所述第一插接件(21)与所述第一支撑柱(22)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3)包括第一连接件(31)和第二连接件(32);所述第二连接件(32)的一端与所述底板(4)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3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31)与所述第一板体(11)的所述第二侧,和/或,所述第一连接件(31)与所述第二板体(12)的所述第一侧连接,以便所述第一板体(11)和/或所述第二板体(12)于所述底板(4)上方的倾斜角度可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31)包括第三插接槽(311)、限位部(312)和第一齿形面(313);所述第三插接槽(311)适配插接于所述第一板体(11)的所述第二侧或第二板体(12)的所述第一侧,所述限位部(312)适配连接于所述底板(4),所述第一齿形面(313)沿高度方向延伸设置,且所述第一齿形面(313)与所述第二连接件(32)适配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32)包括连接杆(321)以及分别连接于所述连接杆(321)的两端部的旋转卡接部(322)和第二齿形面(323);所述旋转卡接部(322)卡接于所述底板(4),所述第二齿形面(323)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31),且所述旋转卡接部(322)能够调整所述第二连接件(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禹澈楼曹鑫赵婧赵林
申请(专利权)人: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