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体样本采集检测装置。该装置包括采样部和检测部。采样部包括采样盖主体和活动式采样组件。活动式采样组件安装在采样盖主体内,且能够滑动。采样盖主体的内腔端面上设置有刺针。采样筒的内腔分为由内至外依次相连的活塞腔、过渡腔和连接段。活塞腔、过渡腔和连接段的直径依次增大。活动式采样组件包括隔流膜、第二密封圈和活动采样头。检测部包括检测外壳和检测试剂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样本采集和检测整合的一体式设计,在运输过程中,采样部和检测部轻旋在一起;需要检测时,取下样本采集模块进行采样后,将采样部与检测部旋紧,即可实现检测,操作十分便捷。操作十分便捷。操作十分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体样本采集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液体样本采集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液体样本采集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利用免疫结合反应原理来检测以血液样本为代表的液体样本中是否存在被分析物质是一种常用手段,其在传染病等相关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液体样本检测主要是通过采集样本和样本检测两步的方式完成,需要先通过采集单元将样本通过特定转移装置转移至混合容器,然后通过将混合好的样本滴加到检测装置,从而完成整个测试过程;该操作过程较为繁琐,且使用者容易直接触碰到缓冲液,导致个人对自行液体样本检测的意愿不高。
[0003]公开号为CN114160219A的专利申请提供了一种液体样本收集装置及检测装置;其包括液体样本收集瓶和取样器,其中液体样本收集瓶的内壁设有自上而下倾斜和螺旋下降的导轨,取样器的杆部下端设有导槽。取样器的杆部下端插入液体样本收集瓶内后,杆部下端的导槽与瓶体内壁之导轨相互配合,引导取样器的杆部下端在液体样本收集瓶内螺旋下降,进而拧挤取样器的汲液部。其具有液体样本挤脱率更高,从而更容易满足检测所需的液体样本的最低量,进而提高了检测的成功率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但是,该专利提供的技术方案无法实现缓冲液与样本液体的自动混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体样本采集检测装置。
[0005]本技术一种液体样本采集检测装置,包括采样部和检测部。采样部包括采样盖主体和活动式采样组件。活动式采样组件安装在采样盖主体内,且能够滑动。采样盖主体的内腔端面上设置有刺针。采样筒的内腔分为由内至外依次相连的活塞腔、过渡腔和连接段。活塞腔、过渡腔和连接段的直径依次增大。
[0006]所述的活动式采样组件包括隔流膜、第二密封圈和活动采样头。活动采样头内设有两端均开放的液体通道。液体通道的内端开口通过隔流膜封闭,并与刺针对齐。采样盖主体的内腔端面与隔流膜之间形成储液腔。储液腔中存储有缓冲液。
[0007]活动采样头的外侧设置有两个第二密封圈和若干个阻力拨片。两个第二密封圈沿着活动采样头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活动采样头的侧面上开设有透气孔;透气孔位于两个第二密封圈之间。第二密封圈的外径大于活塞腔的直径,且小于过渡腔的直径;所述阻力拨片的外侧边缘到采样管轴线的距离大于过渡腔的半径。
[0008]初始状态下,隔流膜与刺针间隔设置;其中一个第二密封圈抵住处于活塞腔中;另一个第二密封圈处于过渡腔中。阻力拨片处于连接段内。
[0009]所述的检测部包括检测外壳和检测试剂条;检测试剂条安装在检测外壳内。检测外壳内固定有限位块;采样部的连接段与检测部的端部开口连接;限位块与活动采样头对
齐。
[0010]沿着采样部的轴线方向,采样部在检测部上具有两个工作位置,分别为预装配位置和检测位置;初始状态下,采样部处于预装配位置,活动采样头与限位块接触;采样部处于预装配位置和检测位置时的相对距离大于初始状态下隔流膜与刺针的间距。
[0011]作为优选,所述的采样盖主体包括密封盖、第一密封圈和采样筒。采样筒的两端均开放设置,且分别为连接端和封盖端。密封盖通过扣位配合连接在采样筒的封盖端。密封盖与采样筒的封盖端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刺针设置在密封盖的内腔端面的中心位置。
[0012]作为优选,所述的活动采样头包括封液活塞和采样管。封液活塞内设置有流道。封液活塞的两端均设有与流道连通的开口。封液活塞滑动连接在采样筒的活塞腔内。封液活塞的外侧面间隔设置有两个环形沟槽。两个第二密封圈分别设置在两个环形沟槽内。
[0013]作为优选,所述的采样管的两端分别为采样端和安装端。采样管的安装端插入封液活塞内的流道朝向采样管的端部开口。封液活塞中的流道与采样管中的采样通道同轴连通,形成液体通道。
[0014]作为优选,所述的活动采样头的侧面上设置有限位片;呈环形的限位片间隔设置在阻力拨片远离储液腔的一侧。限位片的外径大于过渡腔的直径。
[0015]作为优选,所述的阻力拨片弯曲设置,且外侧边缘弯曲向远离储液腔的一侧。
[0016]作为优选,初始状态下,第二密封圈到活塞腔与过渡腔的连接处的距离小于隔流膜与刺针的间距。
[0017]作为优选,初始状态下,各阻力拨片的外侧边缘抵住过渡腔与连接段之间的阶梯面。
[0018]作为优选,所述的检测外壳包括上盖和下盖。上盖与下盖固定在一起。检测试剂条设置在上盖与下盖之间。上盖上开设有观察窗口;限位块一体成型在上盖的内侧。
[0019]作为优选,所述的采样盖主体与检测外壳通过螺纹连接。
[0020]作为优选,该液体样本采集检测装置还包括限位环;检测外壳的端部开口处设置有外螺纹;采样盖主体的连接段内设置有内螺纹。外螺纹的内端设有限位面;初始状态下,限位环套置在检测外壳的外螺纹的外侧,且处于外螺纹内端的限位面与采样盖主体之间。限位环的宽度大于初始状态下隔流膜与刺针的距离。
[0021]作为优选,所述的采样盖主体与检测外壳通过插接配合。采样盖主体与检测外壳之间设置有两个插接锁定位;两个插接锁定位分别对应采样盖主体的预装配位置和检测位置。
[0022]作为优选,所述刺针的侧部设置有若干条导流槽。
[0023]作为优选,多个阻力拨片沿着活动采样头的周向均布。
[0024]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0025]1、本技术采用样本采集和检测整合的一体式设计,在运输过程中,采样部和检测部轻旋在一起;需要检测时,取下样本采集模块进行采样后,将采样部与检测部旋紧,即可实现检测,操作十分便捷。
[0026]2、本技术将缓冲液储存在采样部中,在采样部与检测部旋紧后,封闭缓冲液的隔流膜自动被刺破,使得缓冲液混同液体样本一同进入到检测部中实现自动检测,样本与缓冲液混合的过程与检测过程都在装置内部自动完成,简化操作步骤,减少了交叉污染
风险。
[0027]3、本技术通过采用旋拧或推压的方式,即可完成检测的全过程,操作十分便捷。
[0028]4、本技术利用采样部中的独特气道设计,既能够确保活动采样头在出厂时的通气性,使得采样能够便捷地完成,又能够在进行检测时确保液体通道的密封性。
[0029]5、本技术的刺针在破坏隔流膜后能够继续填充活动采样头的内部空间,提高缓冲液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刺针上的导流槽能够为缓冲液提供通畅的流动空间。
[0030]6、本技术的检测部中的限位块处于采样头和试剂条的交汇处,能够防止因操作人员操作过快而导致的液体飞溅现象。
附图说明
[0031]图1为本技术的爆炸示意图;
[0032]图2为本技术的剖面示意图;
[0033]图3为本技术中采样筒的剖面示意图;
[0034]图4为本技术中采集头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5为本技术中采集头的爆炸示意图;
[0036]图6为本技术中密封盖的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体样本采集检测装置,包括采样部和检测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采样部包括采样盖主体和活动式采样组件;活动式采样组件安装在采样盖主体内,且能够滑动;采样盖主体的内腔端面上设置有刺针(12);采样筒(3)的内腔分为由内至外依次相连的活塞腔、过渡腔和连接段;活塞腔、过渡腔和连接段的直径依次增大;所述的活动式采样组件包括隔流膜(4)、第二密封圈(5)和活动采样头;活动采样头内设有两端均开放的液体通道;液体通道的内端开口通过隔流膜(4)封闭,并与刺针(12)对齐;采样盖主体的内腔端面与隔流膜(4)之间形成储液腔;储液腔中存储有缓冲液;活动采样头的外侧设置有两个第二密封圈(5)和若干个阻力拨片(7
‑
2);两个第二密封圈(5)沿着活动采样头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活动采样头的侧面上开设有透气孔(11);透气孔(11)位于两个第二密封圈(5)之间;第二密封圈(5)的外径大于活塞腔的直径,且小于过渡腔的直径;所述阻力拨片(7
‑
2)的外侧边缘到采样管(7)轴线的距离大于过渡腔的半径;初始状态下,隔流膜(4)与刺针(12)间隔设置;其中一个第二密封圈(5)抵住处于活塞腔中;另一个第二密封圈(5)处于过渡腔中;阻力拨片(7
‑
2)处于连接段内;所述的检测部包括检测外壳和检测试剂条(9);检测试剂条(9)安装在检测外壳内;检测外壳内固定有限位块;采样部的连接段与检测部的端部开口连接;限位块与活动采样头对齐;沿着采样部的轴线方向,采样部在检测部上具有两个工作位置,分别为预装配位置和检测位置;初始状态下,采样部处于预装配位置,活动采样头与限位块接触;采样部处于预装配位置和检测位置时的相对距离大于初始状态下隔流膜(4)与刺针(12)的间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体样本采集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采样盖主体包括密封盖(1)、第一密封圈(2)和采样筒(3);采样筒(3)的两端均开放设置,且分别为连接端和封盖端;密封盖(1)通过扣位配合连接在采样筒(3)的封盖端;密封盖(1)与采样筒(3)的封盖端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2);刺针(12)设置在密封盖(1)的内腔端面的中心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体样本采集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采样头包括封液活塞(6)和采样管(7);封液活塞(6)内设置有流道;封液活塞(6)的两端均设有与流道连通的开口;封液活塞(6)滑动连接在采样筒(3)的活塞腔内;封液活塞(6)的外侧面间隔设置有两个环形沟槽;两个第二密封圈(5)分别设置在两个环形沟槽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体样本采集检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海鹏,郑存榜,林九发,陈金树,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奥泰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