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除甲醛的冷触媒墙布及其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0317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1: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墙布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可除甲醛的冷触媒墙布,包括墙布基体层、抗菌吸附层、植物粉末层和复合层,墙布基体层内侧面依次复合有抗菌吸附层、植物粉末层和复合层,抗菌吸附层包括质量比为1:(0.0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除甲醛的冷触媒墙布及其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墙布工艺
,具体涉及一种可除甲醛的冷触媒墙布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墙布,也称为壁纸,它是一种应用相当广泛的室内装饰材料,因为具有一定的强度、美观的外表和良好的抗水性能,广泛应用于住宅、办公室、宾馆、酒店的室内装修等。冷触媒,又称自然触媒,是继光触媒除臭空气净化材料之后的又一种新型空气净化材料,能在常温条件下起催化反应,在常温常压下使多种有害有味气体分解成无害无味物质,由单纯的物理吸附转变为化学吸附,边吸附边分解,祛除甲醛、苯、二甲苯、甲苯、TVOV等有害气体,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在催化反应过程中,冷触媒本身并不直接参与反应,反应后冷触媒不变化不丢失,长期发挥作用.冷触媒本身无毒、无腐蚀性、不燃烧,反应生成物为水和二氧化碳,不产生二次污染,大大延长了吸附材料的使用寿命。
[0003]在相关技术中,人居环境中的其他建材,由于使用了脲醛树脂、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和酚醛树脂等以甲醛为原料的粘结剂而持续向周围环境中释放游离甲醛,造成室内空气污染,危害人体健康,而现有的除甲醛墙纸的主要作用成分为活性炭,由于活性炭的吸湿性,在吸附有害气体的同时,也会吸附大量的水分,使墙纸较为潮湿,易滋生细菌,生成菌斑并且活性炭吸附有害气体后并不能有效地将其分解,活性炭的吸附容量被占满后,很难将已经吸附的有害气体排除,有害气体易脱附,造成二次污染,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可除甲醛的冷触媒墙布及其生产工艺。
[0004]本
技术介绍
部分中公开的以上信息仅用于理解本专利技术构思的
技术介绍
,并且因此,它可以包含不构成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除甲醛的冷触媒墙布及其生产工艺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除甲醛的冷触媒墙布,包括墙布基体层、抗菌吸附层、植物粉末层和复合层,所述墙布基体层内侧面依次复合有抗菌吸附层、植物粉末层和复合层,所述抗菌吸附层包括质量比为1:(0.02

0.04)的冷触媒抗菌吸附剂和环氧树脂粘胶剂,所述冷触媒抗菌吸附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混合制成:6

8份冷触媒制剂、3

5份贝壳粉、0.8

1.6份鲍鱼壳粉末、1.2

1.8份活性炭纤维、1.8

2.2份茶多酚、0.8

1.4份无机抗菌剂、1.1

1.5份有机防霉剂、0.3

0.8份碱性催化剂,所述复合层由无纺布层、硅藻泥层、竹炭层和内侧无纺布层复合形成,所述植物粉末层是用大于5克/m2的茶叶、茉莉花、野菊花和薄荷之类有利于人身健康的植物的花、叶碎末或根、茎碎末均匀敷设后,加热、辊压而成。
[0007]作为一种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碱性催化剂包括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混合制成:
1

3份二乙醇胺、0.8

1.2份脂肪烷基二甲基叔胺、0.4

0.8份D

果糖、1.2

1.6份氢氧化钙。
[0008]作为一种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环氧树脂粘胶剂是将环氧树脂溶解于乙酸乙酯中,添加磷酸加热至120

150℃反应20

40min,其加成物添加到聚氨酯胶黏剂中振动搅拌形成的具有较好初粘性的环氧树脂粘胶剂。
[0009]作为一种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冷触媒抗菌吸附剂中还包括有0.2

0.5份的增强剂,所述增强剂为按重量份计4

6份的聚丙烯酸丁酯

丙烯酸羟乙酯

甲基丙烯乙酯共聚物、3

4份的聚氨酯、3

5份的聚苯乙烯、4

6份的聚酰胺、30

50份的丙酮溶液加入反应釜中,在70

80℃的温度条件下进行溶解并搅拌均匀得到的混合溶液。
[0010]作为一种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冷触媒抗菌吸附剂中还包括有增韧剂,所述增强剂为按重量份计4

6份的聚丙烯酸丁酯

丙烯酸羟乙酯

甲基丙烯乙酯共聚物、3

4份的聚氨酯、3

5份的聚苯乙烯、4

6份的聚酰胺、30

50份的丙酮溶液加入反应釜中,在70

80℃的温度条件下进行溶解并搅拌均匀得到的混合溶液。
[0011]作为一种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无机抗菌剂为纳米银抗菌剂、纳米锌抗菌剂和纳米二氧化钛载银抗菌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有机防霉剂为N

辛基

异噻唑啉酮、1,2

苯并异噻唑啉
‑3‑
酮、甲基

苯并咪唑
‑2‑
氨基甲酸甲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技术方案中,还提供一种可除甲醛的冷触媒墙布的生产工艺,包括有以下步骤:
[0013]S1:将待处理的墙布基体层采用清水清洗干净并烘干,并将墙布表面的线头以及毛线清理干净,然后将整理干净的墙布平铺展开;
[0014]S2:将冷触媒抗菌吸附剂和环氧树脂粘胶剂加入到浆槽中,加入与冷触媒抗菌吸附剂质量比为5

8:1且温度为60

70℃的水,以300

500r/min的转速搅拌30

60min,将墙布基体层在浆槽中浸轧,抗菌吸附剂与墙布基体层的质量比为(1

2):10;
[0015]S3:用大于5克/m2的茶叶、茉莉花、野菊花和薄荷之类有利于人身健康的植物的花、叶碎末或根、茎碎末均匀敷设后,加热、辊压形成植物粉末层,将植物粉末层与抗菌吸附层胶合浸轧;
[0016]S4:用大于25克/m2的竹炭碎末和大于25克/m2的硅藻泥碎末均匀敷设在防水无纺布和内侧无纺布之间后,再将防水无纺布和内侧无纺布加热至熔点,辊压形成复合层,将复合层与植物粉末层胶合连接;
[0017]S5:待步骤S4中复合层晾干后,即可将步骤S4中的复合层采用紫外光进行照射处理,照射时间为50

60min,紫外光光强为200

300Lux,紫外光照射处理完毕后,即制备得到冷触媒墙布。
[0018]作为一种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浆槽中均匀设置有多个进气管,浆槽中抗菌吸附剂的轧余率为70

80%,所述浸轧前使用防粘剂对压辊进行处理,所述防粘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选取18~22重量份的固体硅橡胶、95~105重量份的120号汽油和0.035~0.045重量份的铂金催化剂,先将固体橡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可除甲醛的冷触媒墙布,其特征在于,包括墙布基体层(1)、抗菌吸附层(2)、植物粉末层(3)和复合层(4),所述墙布基体层(1)内侧面依次复合有抗菌吸附层(2)、植物粉末层(3)和复合层(4),所述抗菌吸附层(2)包括质量比为1:(0.02

0.04)的冷触媒抗菌吸附剂和环氧树脂粘胶剂,所述冷触媒抗菌吸附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混合制成:6

8份冷触媒制剂、3

5份贝壳粉、0.8

1.6份鲍鱼壳粉末、1.2

1.8份活性炭纤维、1.8

2.2份茶多酚、0.8

1.4份无机抗菌剂、1.1

1.5份有机防霉剂、0.3

0.8份碱性催化剂,所述复合层(4)由无纺布层、硅藻泥层、竹炭层和内侧无纺布层复合形成,所述植物粉末层(3)是用大于5克/m 2的茶叶、茉莉花、野菊花和薄荷之类有利于人身健康的植物的花、叶碎末或根、茎碎末均匀敷设后,加热、辊压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除甲醛的冷触媒墙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性催化剂包括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混合制成:1

3份二乙醇胺、0.8

1.2份脂肪烷基二甲基叔胺、0.4

0.8份D

果糖、1.2

1.6份氢氧化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除甲醛的冷触媒墙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树脂粘胶剂是将环氧树脂溶解于乙酸乙酯中,添加磷酸加热至120

150℃反应20

40min,其加成物添加到聚氨酯胶黏剂中振动搅拌形成的具有较好初粘性的环氧树脂粘胶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除甲醛的冷触媒墙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冷触媒抗菌吸附剂中还包括有0.2

0.5份的增强剂,所述增强剂为按重量份计4

6份的聚丙烯酸丁酯

丙烯酸羟乙酯

甲基丙烯乙酯共聚物、3

4份的聚氨酯、3

5份的聚苯乙烯、4

6份的聚酰胺、30

50份的丙酮溶液加入反应釜中,在70

80℃的温度条件下进行溶解并搅拌均匀得到的混合溶液。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除甲醛的冷触媒墙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冷触媒抗菌吸附剂中还包括有增韧剂,所述增强剂为按重量份计4

6份的聚丙烯酸丁酯

丙烯酸羟乙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香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豫瑞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