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江南油杉中幼苗存活率的育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60232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1: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江南油杉中幼苗存活率的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探究丛枝根菌药剂浓度与浸染率的关系,调查环境因子对中幼苗生长的相关性;(2)小幼苗接种丛枝菌根:从步骤(1)得根菌药剂浓度范围,再用液体培养法或喷雾培养法给小幼苗接种丛枝菌根,检测菌根侵染情况,选择侵染6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江南油杉中幼苗存活率的育苗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种植
,特别涉及一种提高江南油杉中幼苗存活率的育苗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江南油杉是油杉属的多年生常绿乔木植物,中国特有树种,主要分布于中国云南东南部、贵州、广西西北部及东部、广东北部、湖南南部、江西西南部、浙江西南部,油杉树形优雅美观,可作庭园绿化树种,且油杉树皮具透疹、消肿、接骨的药用功效。油杉幼苗以大小级结构可分为Ⅰ级(小幼苗):H<10cm,Ⅱ级(中幼苗):10cm≤H<50cm,Ⅲ级(大幼苗):50cm≤H<100cm,研究发现幼苗死亡率最高时出现在H<0.1m高度级至0.1~0.5m高度级的转化阶段,死亡率达到89.63%,而小幼苗向中幼苗转化阶段死亡率高,经研究分析主要原因如下:
[0003](1)油杉小幼苗自身须根系发育不良,直根对于吸收根系周围的营养物质有限;
[0004](2)天然林下土块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凋零物的分解,土壤自身营养肥力不够,且草本层植物与油杉小幼苗争夺营养,导致油杉小幼苗缺乏营养用于生长。
[0005]本专利技术方法首先通过检测丛枝根菌药剂与浸染率内在联系,调查环境因子对中幼苗生长的相关性,再用给油杉幼苗接种丛枝菌根,油杉幼苗利用丛枝菌根产生的大量吸收土壤中的无机盐和矿物质元素,促进油杉幼苗磷素、氮素、钾素营养的吸收,从而诱发其进行营养生长,通过用不同浓度的槲皮素、橘红素、大豆异黄酮、葫芦巴碱、丛枝菌根配制丛枝菌根水溶液,采用液体培养法或喷雾培养法接种,使根菌直接与油杉小幼苗的根系接触,可缩短侵染时间,水溶液中加入槲皮素、橘红素、大豆异黄酮、葫芦巴碱可提高菌根的孢子萌发率、菌丝分枝和生长,使丛枝根菌对油杉小幼苗的侵染率和侵染效果;改土用腐熟羊粪、腐熟牛粪、秸秆灰不含重金属,提高土壤肥力的同时防止油杉幼苗根系受到重金属的毒害作用;追肥中添加GR24独脚金内酯提高丛枝根菌的菌丝快速增殖,促进油杉和丛枝根菌的共生作用;使用DCPTA增产剂、矿源黄腐酸钾做叶面肥促进油杉叶繁茂生长。
[0006]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江南油杉中幼苗存活率的育苗方法,从而克服江南油杉小幼苗须根根系不发达和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无法转化成为中幼苗的缺点。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江南油杉中幼苗存活率的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09](1)采用变量分析试验探究丛枝根菌药剂药液的成分浓度与浸染率的联系,创建线性回归方程,所述药液的成分为丛枝菌根、槲皮素、橘红素、大豆异黄酮、葫芦巴碱,调查环境因子对中幼苗生长的相关性,所述环境因子为移植土块范围、改土后土质、土壤重金属
含量、移植方式、追肥、追肥时间、叶面肥;
[0010](2)小幼苗接种丛枝菌根:清水冲洗小幼苗根系4

5次,杀菌剂对根系灭菌,从S1获得的丛枝根菌药液的成分浓度范围为:0.5

3%槲皮素、0.5

3%橘红素、1.5

3.5%大豆异黄酮、2.5

9.5%葫芦巴碱、5

22%丛枝菌根,将所述药液用液体培养法或喷雾培养法给小幼苗接种丛枝菌根,检测菌根侵染情况,选择侵染60

100%的小幼苗备用;
[0011](3)改土:从S1获得的油杉林下土块是环形样带的面积A=πR2-π(R

2)2的成树冠幅覆盖土块,其中所述R的范围是3m<R<5m,所述土块用豆科绿肥、腐熟羊粪、腐熟牛粪、秸秆灰、沙石进行改土,对改土后的土壤进行土壤环境质量检测;
[0012](4)移植和培育:将丛枝根菌侵染60

100%的小幼苗移植到土质达标的改土土块,固定时段对油杉小幼苗移植地机械除草一次,施含GR24独脚金内酯的追肥,再施叶面肥。
[0013]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1)所述液体培养法给小幼苗接种丛枝菌根的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4](1)配制丛枝菌根药液:由0.5

2%槲皮素、0.5

2%橘红素、1.5

3.5%大豆异黄酮、2.5

7.5%葫芦巴碱、5

15%丛枝菌根、37

58gNH4NO3、24

37g KNO3、35

54g CaCl2、120

160g MgSO4.7H2O、15

22g KH2PO4调制成水溶液;
[0015](2)液体培养法接种:将小幼苗浸没置于S11配制好的水溶液10

20d,检测小幼苗接种丛枝菌根情况,选择侵染60

100%的小幼苗备用,将浸染<60%小幼苗继续浸染。
[0016]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1)所述喷雾培养法给小幼苗接种丛枝菌根的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7](1)配制丛枝菌根药液:由1

3%槲皮素、1

3%橘红素、1.5

3.5%大豆异黄酮、3.5

9.5%葫芦巴碱、13

22%丛枝菌根混制成水溶液;
[0018](2)喷雾培养法接种:每隔2

4h用S11配制好的水溶液喷雾喷施小幼苗根系,连续喷施8

18d后,检测小幼苗接种丛枝菌根情况,选择侵染60

100%的小幼苗备用,将浸染<60%小幼苗继续喷施药液进行接种。
[0019]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1)所述水溶液PH为6.5

8.5,接种的温度为20

30℃。
[0020]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1)所述根系灭菌是杀菌剂浸泡根部1

4min,用清水冲洗2

4次。
[0021]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1)所述杀菌剂包括苯甲吡唑酯、多菌灵、氯氰菊酯、吡虫啉、三氯异氰尿酸中的一种或几种。
[0022]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2)所述改土是将腐熟羊粪、腐熟牛粪、秸秆灰、沙石、土按比例边喷洒消毒剂边混合,混合均匀后用薄膜覆盖放置7

12天后获得改土土块;其中,
[0023]所述改土材料比例为腐熟羊粪:腐熟牛粪:秸秆灰:砂石:土=0.5

2:0.5

2:0.5

1:0.3

1:0.7

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江南油杉中幼苗存活率的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用变量分析试验探究丛枝根菌药剂药液的成分浓度与浸染率的联系,创建线性回归方程,所述药液的成分为丛枝菌根、槲皮素、橘红素、大豆异黄酮、葫芦巴碱,调查环境因子对中幼苗生长的相关性,所述环境因子为移植土块范围、改土后土质、土壤重金属含量、移植方式、追肥、追肥时间、叶面肥;S2,小幼苗接种丛枝菌根:清水冲洗小幼苗根系,杀菌剂对根系灭菌,从S1获得的丛枝根菌药液的成分浓度范围为:0.5

3%槲皮素、0.5

3%橘红素、1.5

3.5%大豆异黄酮、2.5

9.5%葫芦巴碱、5

22%丛枝菌根,将所述药液用液体培养法或喷雾培养法给小幼苗接种丛枝菌根,检测菌根侵染情况,选择侵染60

100%的小幼苗备用;S3,改土:从S1获得环境因子选择油杉林下土块是环形样带的面积A=πR2-π(R

2)2的成树冠幅覆盖土块,其中所述R的范围是3m<R<5m,所述土块用豆科绿肥、腐熟羊粪、腐熟牛粪、秸秆灰、沙石进行改土,对改土后的土壤进行土壤环境质量检测;S4,移植和培育:将丛枝根菌侵染60

100%的小幼苗移植到土质达标的改土土块,固定时段对油杉小幼苗移植地机械除草一次,施含GR24独脚金内酯的追肥,再施叶面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提高江南油杉中幼苗存活率的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S1所述液体培养法给小幼苗接种丛枝菌根的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1,配制丛枝菌根药液:由0.5

2%槲皮素、0.5

2%橘红素、1.5

3.5%大豆异黄酮、2.5

7.5%葫芦巴碱、5

15%丛枝菌根、37

58gNH4NO3、24

37g KNO3、35

54g CaCl2、120

160g MgSO4.7H2O、15

22g KH2PO4调制成水溶液;S12,液体培养法接种:将小幼苗浸没置于S11配制好的水溶液10

20d,检测小幼苗接种丛枝菌根情况,选择侵染60

100%的小幼苗备用,将浸染<60%小幼苗继续浸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提高江南油杉中幼苗存活率的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S1所述喷雾培养法给小幼苗接种丛枝菌根的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1,配制丛枝菌根药液:由1

3%槲皮素、1

3%橘红素、1.5

3.5%大豆异黄酮、3.5

9.5%葫芦巴碱、13

22%丛枝菌根混制成水溶液;S12,喷雾培养法接种:每隔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烨韦铄星蒋燚刘海龙张晓宁覃子海陈博雯肖玉菲林东魏秋兰钟连香覃玉凤刘菲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