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遇水自预紧的地下砖石墙贯通裂缝处理装置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下砌体类文物建筑病害处理
,具体地说是一种遇水自预紧的地下砖石墙贯通裂缝处理装置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砖石砌体结构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中国古建筑物多为砖石结构,大量遗存于地下文物建筑,是我国独特文化体系的一部分。但由于历经了成百上千年的风化,材料性能大幅度劣化,尤其是古代砌体结构中黏结剂以石灰浆为主,掺有糯米汁、麻丝,少量等级较高的采用蛋清、动物胶等有机材料。在砖石类砌体结构中,砖石本身的强度一般变化不大,劣化较多的是黏结剂。黏结剂的疏松和流失直接导致砌体结构的整体承载能力如抗压、抗拉、抗弯、抗剪强度降低,在应对长期服役带来的覆土、水文、人为盗洞等荷载变化时会产生各种受力裂缝,情况严重时形成贯通裂缝。地下文物建筑又长期处于高湿、恒温、多水环境,促使这些裂缝缓慢而持续的发展,危害着文物建筑本体的安全。
[0003]常规的砌体结构裂缝处理方法如压力灌浆、双面钢丝网聚合砂浆、墙体填充等现代方法会对文物本体的现状改变甚至破坏,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遇水自预紧的地下砖石墙贯通裂缝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玻璃纤维筋(1)、薄壁钢管(2)、橡胶止水条(3);所述薄壁钢管(2)嵌设在墙体贯通裂缝内,玻璃纤维筋(1)分别吸附在墙体两侧表面,并螺旋缠绕在薄壁钢管(2)的两端;薄壁钢管(2)外壁与玻璃纤维筋(1)紧密接触,薄壁钢管(2)内部沿轴向放置橡胶止水条(3);薄壁钢管(2)上开设有窄缝(5)和小孔(7),橡胶止水条(3)通过窄缝(5)和小孔(7)吸水膨胀,薄壁钢管(2)沿侧壁开口处扩张,使玻璃纤维筋(1)产生预紧力,从而在加固贯通裂缝的同时起到限制砖石砌体裂缝宽度开展的作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遇水自预紧的地下砖石墙贯通裂缝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墙体裂缝处布设两根玻璃纤维筋(1),分别安装在两侧墙面的水平向和竖向灰缝内,玻璃纤维筋(1)沿水平方向跨越墙体裂缝,玻璃纤维筋(1)中部为螺旋形筋(6),螺旋形筋(6)以缠绕方式布设在薄壁钢管(2)上,且与薄壁钢管(2)的两端紧密接触;所述玻璃纤维筋(1)两端分布有若干道竖向锯齿状锚固纤维筋(4),锚固纤维筋(4)沿轴向分布在玻璃纤维筋(1)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遇水自预紧的地下砖石墙贯通裂缝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锯齿状锚固纤维筋(4)沿轴向均匀分布在玻璃纤维筋(1)的两端且垂直于玻璃纤维筋(1),每个端部的锚固纤维筋(4)数量大于或等于四根;所述锯齿状锚固纤维筋(4)之间的间距与墙体砖石尺寸相同,锚固纤维筋(4)的长度与竖向灰缝的长度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遇水自预紧的地下砖石墙贯通裂缝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纤维筋(1)的弹性模量大于或等于7.5
×
104MPa,抗拉强度大于或等于550MPa,单侧墙体裂缝的直线段玻璃纤维筋长度大于或等于500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遇水自预紧的地下砖石墙贯通裂缝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形筋(6)缠绕薄壁钢管(2)圈数为两圈,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穆保岗,谢莹双,王天文,陶津,李永辉,陆飞,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