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9927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1:48
终端具有:发送部,其使用上行链路信道来发送上行链路信号;以及接收部,其接收包含“示出所述上行链路信道的时域资源分配的信息元素”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所述发送部根据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使用跨越连续时隙的资源来发送所述上行链路信号。发送所述上行链路信号。发送所述上行链路信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终端


[0001]本公开涉及执行无线通信的终端,特别涉及使用上行链路信道来发送上行链路信号的终端。

技术介绍

[0002]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中,对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也被称为5G、新空口(NR:New Radio)或下一代(NG:Next Generation))进行了规范化,并且还开展了被称为Beyond 5G、5G Evolution或6G的下一代的规范化。
[0003]在3GPP的版本15和版本16(NR)中,对包含多个频率范围、具体而言包含FR1(410MHz~7.125GHz)和FR2(24.25GHz~52.6GHz)的带域的动作进行了规范化。
[0004]在3GPP的版本17中,在FR1和FR2中,覆盖增强(coverage enhancement)成为议题(非专利文献1)。伴随于此,期望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等的信道质量的改善。
[0005]现有技术文献
[0006]非专利文献
[0007]非专利文献1:“New SID on NR coverage enhancement”、RP

193240、3GPP TSG RAN Meeting#86、3GPP、2019年12月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但是,作为TDD模式,考虑“DDDSU”等模式。“D”意味着仅用于下行链路的码元的时隙(以下,称作D时隙),“U”意味着仅用于上行链路的码元的时隙(以下,称作U时隙),“S”意味着用于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的码元的时隙(以下,称作S时隙)。
[0009]在设想了上述的TDD模式的情况下,考虑能够分配PUSCH的资源(码元)跨越连续时隙的情况。另一方面,能够由1个DCI(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分配的资源以时隙为1个单位来确定。
[0010]专利技术人等进行了深刻研究的结果是,基于利用能够分配PUSCH的资源(码元)跨越连续时隙的情况这样的见解,发现了PUSCH的信道质量提高的可能性。
[0011]因此,以下的公开是鉴于这样的状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信道质量的提高的终端。
[0012]本公开是一种终端,其具有:发送部,其使用上行链路信道来发送上行链路信号;以及接收部,其接收包含“示出所述上行链路信道的时域资源分配的信息元素”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所述发送部根据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使用跨越连续时隙的资源来发送所述上行链路信号。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无线通信系统10的整体概略结构图。
[0014]图2是示出无线通信系统10中所使用的频率范围的图。
[0015]图3是示出无线通信系统10中所使用的无线帧、子帧和时隙的结构例的图。
[0016]图4是UE 200的功能块结构图。
[0017]图5是用于说明特定发送的图。
[0018]图6是示出动作例的图。
[0019]图7是用于说明变更例1的PUSCH匹配类型(PUSCH mapping type)的图。
[0020]图8是用于说明变更例2的DM

RS位置(DM

RS positions)的图。
[0021]图9是用于说明变更例2的DM

RS位置(DM

RS positions)的图。
[0022]图10是示出变更例3的动作例的图。
[0023]图11是示出PUSCH

Config信息元素(PUSCH

Config information element)(ASN.1形式)的一例的图。
[0024]图12是示出变更例5的动作例的图。
[0025]图13是示出UE 200的硬件结构的一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根据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对相同的功能、结构赋予相同或者相似的标记,适当省略其说明。
[0027][实施方式][0028](1)无线通信系统的整体概略结构
[0029]图1是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10的整体概略结构例。无线通信系统10是遵循5G新空口(NR:New Radio)的无线通信系统,包含下一代无线接入网络20(Next Generation

Radio Access Network)(以下,称为NG

RAN 20和终端200(以下,称为UE 200))。
[0030]另外,无线通信系统10也可以是遵循被称为Beyond 5G、5G Evolution或6G的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
[0031]NG

RAN 20包含无线基站100A(以下,称为gNB 100A)和无线基站100B(以下,称为gNB 100B)。另外,包含gNB和UE的数量的无线通信系统10的具体结构不限于图1所示的例子。
[0032]NG

RAN 20实际上包含多个NG

RAN节点(NG

RAN Node),具体而言包含多个gNB(或ng

eNB),与遵循5G的核心网络(5GC,未图示)连接。另外,NG

RAN 20和5GC可以简单表述为“网络”。
[0033]gNB 100A和gNB 100B是遵循5G的无线基站,与UE 200执行遵循5G的无线通信。gNB 100A、gNB 100B和UE 200能够支持通过控制从多个天线元件发送的无线信号而生成指向性更高的波束BM的大规模MIMO(Massive MIMO)(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多入多出)、捆绑使用多个分量载波(CC)的载波聚合(CA)、以及在UE与2个NG

RAN节点之间分别同时与2个以上的传输块进行通信的双重连接(DC)等。
[0034]此外,无线通信系统10支持多个频率范围(FR)。图2示出无线通信系统10中所使用的频率范围。
[0035]如图2所示,无线通信系统10支持FR1和FR2。各FR的频带如下所述。
[0036]·
FR1:410MHz~7.125GHz
[0037]·
FR2:24.25GHz~52.6GHz
[0038]在FR1中,可以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终端,其具有:发送部,其使用上行链路信道来发送上行链路信号;以及接收部,其接收包含“示出所述上行链路信道的时域资源分配的信息元素”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所述发送部根据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使用跨越连续时隙的资源来发送所述上行链路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中,确定所述跨越连续时隙的资源的分配用的特定映射类型,作为所述上行链路信道的映射类型。3.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栗田大辅原田浩树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