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排放帘线钢盘条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59794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1: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低碳排放帘线钢盘条的制备方法,其中电炉冶炼工序全部采用废钢,第一批废钢加入电炉后通电并通焦炉煤气和氧气;吨钢电耗达到45kWh/t时停止通焦炉煤气并向炉内通氧气,并从料仓加入5~6kg/t的石灰;吨钢电耗达到100kWh/t时加入第二批废钢并向炉内通焦炉煤气和氧气;吨钢电耗达到120kWh/t时喷吹15~18kg/t的碳粉;吨钢电耗达到150kWh/t时停止通焦炉煤气并向炉内通氧气,加入石灰调整钢渣碱度为2.0~2.5;吨钢电耗达到360kWh/t时停止供氧并喷吹石灰粉调整钢渣碱度为4.0~4.5;吨钢电耗达到390~410kWh/t时出钢。该方法可提高帘线钢质量且低碳环保。提高帘线钢质量且低碳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低碳排放帘线钢盘条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钢铁冶炼
,具体涉及一种低碳排放帘线钢盘条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钢帘线是常见的橡胶骨架材料,广泛应用于各种汽车、卡车、飞机的子午线轮胎。钢帘线生产过程中,需要将直径5.5mm的帘线钢盘条拉拔成直径为0.15~0.38mm的细丝,其伸长率在1000倍左右,因而对盘条的冶金质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尤其是对杂质元素含量、洁净度和拉拔性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0003]为了使帘线钢盘条具有优良的洁净度和拉拔性能,目前冶金领域常采用高炉

转炉进行冶炼,然而高炉

转炉的冶炼周期较长,而且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水平较高,不环保;如今也有采用电炉冶炼工艺进行钢帘线生产的,但是也存在碳排放水平高和钢材质量难以控制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碳排放帘线钢盘条的制备方法,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并提高最终制备的帘线钢的洁净度,降低断丝率。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之一,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低碳排放帘线钢盘条的制备方法,包括依序进行的电炉冶炼、精炼、连铸、开坯、高线轧制、控制冷却工序,所述电炉冶炼工序全部采用废钢并将废钢分两个批次加入电炉;
[0006]第一批次废钢加入电炉后开始通电,并通过炉壁枪向电炉内通焦炉煤气和氧气,焦炉煤气和氧气的流量比为2:1,焦炉煤气的供气强度为15~20Nm3/(h
·
t);
[0007]吨钢电耗达到45kWh/t时,停止向电炉内通焦炉煤气,并通过炉壁枪和炉门枪向电炉内通氧气,氧气的供气强度为100~120Nm3/(h
·
t),并且从料仓加入5~6kg/t的石灰;
[0008]吨钢电耗达到100kWh/t时,停止通电,向钢液中加入第二批次废钢,降下电极开始通电并通过炉壁枪向电炉内通焦炉煤气和氧气,焦炉煤气和氧气的流量比为2:1,焦炉煤气的供气强度为15~20Nm3/(h
·
t);
[0009]吨钢电耗达到120kWh/t时,通过炉壁碳粉枪喷吹15~18kg/t的碳粉,碳粉的喷吹流量为0.7~0.8kg/(t
·
min);
[0010]吨钢电耗达到150kWh/t时,停止向电炉内通焦炉煤气,并通过炉壁枪和炉门枪向电炉内通氧气,氧气的供气强度为100~120Nm3/(h
·
t),并且从料仓和炉底喷吹系统分3~4批次加入石灰,调整钢渣的碱度为2.0~2.5,其中,自料仓加入15~18kg/t的石灰,自炉底喷吹系统加入6~8kg/t的石灰,自炉底喷吹系统喷吹石灰粉的流量为1.2~1.3kg/(t
·
min),不同批次石灰的加入间隔为2~3min;
[0011]吨钢电耗达到360kWh/t时,炉壁枪和炉门枪停止供氧,并且自炉底喷吹系统喷吹8~12kg/t的石灰粉,调整钢渣的碱度为4.0~4.5;
[0012]吨钢电耗达到390~410kWh/t时出钢,出钢温度≥1650℃,出钢时钢液中C≥
0.03%,P≤0.01%,S≤0.01%,O≤0.002%,N≤0.005%,Sn≤0.015%。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废钢的厚度≥2mm且满足:S≤0.025%、Ni≤0.1%、Cr≤0.1%、Cu≤0.1%、Cu+Cr+Ni≤0.25%、Sn≤0.015%,Al≤0.05%、Ti≤0.05%。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炉冶炼工序中,电炉的留钢量≥10t,总装入量为115~120t。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吨钢电耗达到150kWh/t时,石灰以粉状自炉底喷吹系统喷吹入钢液中,喷吹流量为1.5~2kg/(t
·
min)。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吨钢电耗达到360kWh/t时,自炉底喷吹系统喷吹石灰粉的流量为1.5~2kg/(t
·
min)。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电炉出钢采用偏心炉底出钢,并且在出钢50~60%时依次加入硅铁、金属锰、碳粉、铬铁进行脱氧合金化,出钢80%时加入石灰、合成渣造渣。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精炼工序中通过软搅拌调控钢液中的夹杂物,软搅拌时间≥30min,软搅拌过程中钢包底吹氩气强度为0.002~0.004Nm3/(t
·
min)。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铸工序中,将钢液在中间包通过电磁感应加热,过热度控制为15
±
5℃,升温速率≤4℃/min。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铸工序采用结晶器电磁搅拌和凝固末端电磁搅拌,结晶器电磁搅拌的电流控制为400~500A,搅拌频率为5~8Hz,凝固末端电磁搅拌的电流控制为400~500A,搅拌频率为10~12Hz。
[0021]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高线轧制工序包括依序进行的粗轧和精轧步骤,其中精轧的出口温度为1093~1110℃,精轧后进入水冷装置并开启其中的第1台和第3台水箱,第1台和第3台水箱的水流量均为500~600L/min。
[0022]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冷却工序中,采用斯太尔摩冷却线对盘条进行控温冷却,1~2#风机风量分别为100%、50%,其余风机关闭,吐丝温度控制为930~945℃。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采用全废钢进行电炉冶炼,并优化供电、供气、供氧制度以及废钢装入制度,不仅可以缩短冶炼周期,提高冶炼效率,降低电耗,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相较于转炉冶炼,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可以降低60%以上,绿色环保;而且可以在电炉冶炼阶段实现脱磷以及强化脱硫,且控制钢液中的氮含量,尤其是根据吨钢电耗的不同水平调整供气供氧制度,从而在冶炼前期温度尚处于较低水平的时候进行氧化反应,实现快速脱磷,在冶炼后期进行深脱硫,有利于提高最终制备的帘线钢的洁净度,提高帘线钢的质量,通过该方法制备得到的帘线钢A、B、C、D类夹杂物级别均不超过0.5级,拉拔及合股过程中100km断丝不超过1次,可满足高强度帘线钢的质量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4]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低碳排放帘线钢盘条的制备方法,包括依序进行的如下工序:
[0025](1)电炉冶炼
[0026]全部采用废钢并将废钢分两个批次加入电炉。
[0027]第一批次废钢加入电炉后降下电极开始通电,并通过炉壁枪向电炉内通焦炉煤气和氧气,焦炉煤气和氧气的流量比为2:1,焦炉煤气的供气强度为15~20Nm3/(h
·
t)。
[0028]吨钢电耗达到45kWh/t时,停止向电炉内通焦炉煤气,并通过炉壁枪和炉门枪向电炉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碳排放帘线钢盘条的制备方法,包括依序进行的电炉冶炼、精炼、连铸、开坯、高线轧制、控制冷却工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炉冶炼工序全部采用废钢并将废钢分两个批次加入电炉;第一批次废钢加入电炉后开始通电,并通过炉壁枪向电炉内通焦炉煤气和氧气,焦炉煤气和氧气的流量比为2:1,焦炉煤气的供气强度为15~20Nm3/(h
·
t);吨钢电耗达到45kWh/t时,停止向电炉内通焦炉煤气,并通过炉壁枪和炉门枪向电炉内通氧气,氧气的供气强度为100~120Nm3/(h
·
t),并且从料仓加入5~6kg/t的石灰;吨钢电耗达到100kWh/t时,停止通电,向钢液中加入第二批次废钢,降下电极开始通电并通过炉壁枪向电炉内通焦炉煤气和氧气,焦炉煤气和氧气的流量比为2:1,焦炉煤气的供气强度为15~20Nm3/(h
·
t);吨钢电耗达到120kWh/t时,通过炉壁碳粉枪喷吹15~18kg/t的碳粉,碳粉的喷吹流量为0.7~0.8kg/(t
·
min);吨钢电耗达到150kWh/t时,停止向电炉内通焦炉煤气,并通过炉壁枪和炉门枪向电炉内通氧气,氧气的供气强度为100~120Nm3/(h
·
t),并且从料仓和炉底喷吹系统分3~4批次加入石灰,调整钢渣的碱度为2.0~2.5,其中,自料仓加入15~18kg/t的石灰,自炉底喷吹系统加入6~8kg/t的石灰,自炉底喷吹系统喷吹石灰粉的流量为1.2~1.3kg/(t
·
min),不同批次石灰的加入间隔为2~3min;吨钢电耗达到360kWh/t时,炉壁枪和炉门枪停止供氧,并且自炉底喷吹系统喷吹8~12kg/t的石灰粉,调整钢渣的碱度为4.0~4.5;吨钢电耗达到390~410kWh/t时出钢,出钢温度≥1650℃,出钢时钢液中C≥0.03%,P≤0.01%,S≤0.01%,O≤0.002%,N≤0.005%,Sn≤0.0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碳排放帘线钢盘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废钢的厚度≥2mm且满足:S≤0.025%、Ni≤0.1%、Cr≤0.1%、Cu≤0.1%、Cu+Cr+Ni≤0.25%、Sn≤0.015%,A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麻晗王耀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荣盛特钢有限公司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