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取出模型的3D打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59793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1: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3D打印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方便取出模型的3D打印装置,包括底座,底座固定安装有机体,机体正面设置有取模装置,机体顶部设置有操作装置,工作台固定安装于机体顶部,按钮设置于工作台右侧,显示屏设置于工作台中部,机体内部底部设置有连接块,连接块顶部连接有打印板,机体内部侧面设置有固定装置。该方便取出模型的3D打印装置,通过设置取模装置,对打印板顶部的模型进行刮除,刮除效果好,同时避免取模时对模型造成损伤,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模型底部涂有胶水时在取出时不方便,易对模型底部造成损伤问题,通过设置固定装置对打印板进行固定,避免了在打印过程中导致打印板移动,影响打印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取出模型的3D打印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3D打印装置
,具体为一种方便取出模型的3D打印装置。

技术介绍

[0002]3D打印机是快速成型的一种工艺,采用层层堆积的方式分层制作出三维模型,其运行过程类似于传统打印机,只不过传统打印机是把墨水打印到纸质上形成二维的平面图纸,而三维打印机是把液态光敏树脂材料、熔融的塑料丝、石膏粉等材料通过喷射粘结剂或挤出等方式实现层层堆积叠加形成三维实体,3D打印机通过高温加热打印喷头使打印耗材熔化并沉积至打印平台,熔化打印耗材接触打印平台时受冷迅速凝结,打印喷头沿着设定好的打印路径将打印耗材层层沉积到打印平台上,从而构造具有三维结构的模型,3D打印机的打印平台具有加热功能,将打印平台加热到一定温度,防止打印模型翘边。
[0003]但是现有的3D打印机放置打印平台内部运作时,打印平台打印模型容易翘边,打印平台结构较为单一,致使打印平台安装和拆卸较为不便,不便于打印模型的取出。
[0004]如中国专利CN212147563U所公开的一种3D打印机平台,通过设置了限位装置在基板上端,可通过转动转动棒,转动棒通过丝杆带动内螺纹套移动,两端的内螺纹套可带动两端的限位杆移动,限位杆可对柔性结构安装和拆卸时起到限位作用,防止柔性结构与基板之间产生错位,结构简单,打印平台可快速安装和拆卸,方便使用,通过设置了固定装置在限位杆上端,可通过转动螺杆带动滑块移动,滑块带动下端的弹性层与柔性结构相接触,并施加压力给柔性结构,使柔性结构压紧在基板上,增强了柔性结构的稳定性,便于打印模型的取出。
[0005]如果模型底部涂有胶水时在取出时不方便,易对模型底部造成损伤。
[0006]为此我们亟需提供一种方便取出模型的3D打印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取出模型的3D打印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模型底部涂有胶水时在取出时不方便,易对模型底部造成损伤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取出模型的3D打印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固定安装有机体,所述机体正面设置有取模装置。
[0009]所述取模装置包括冷凝板、冷凝箱、冷凝管、回流管、液压箱、泵体、第一出油管、第二出油管、缓冲箱、挡板、弹簧、推杆和刮板,所述冷凝箱设置于机体正面,所述冷凝管连接于冷凝箱的输出端,所述冷凝板设置于冷凝管远离冷凝箱的一端,所述回流管连接于冷凝板底部,所述液压箱设置于机体正面右侧,所述泵体设置于液压箱顶部,所述第一出油管连接于泵体的输出端,所述第二出油管连接于液压箱顶部,所述缓冲箱连接于第一出油管远离泵体的一端,所述挡板设置于缓冲箱内部,所述弹簧设置于缓冲箱内部左侧,所述推杆连接于缓冲箱左侧,所述刮板固定安装于推杆远离缓冲箱的一端。
[0010]优选的,所述机体顶部设置有操作装置,所述操作装置包括工作台、按钮和显示
屏,所述工作台固定安装于机体顶部,所述按钮设置于工作台右侧,所述显示屏设置于工作台中部。
[0011]优选的,所述机体内部设置有隔离板,所述机体内部底部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顶部连接有打印板,所述机体内部侧面设置有固定装置。
[0012]优选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杆、连接板、螺栓和固定板,所述固定杆设置于机体内部侧面,所述连接板连接于固定杆表面,所述螺栓螺纹连接于连接板表面,所述固定板固定安装于螺栓底部。
[0013]优选的,所述固定装置对称分布在机体内部左右两侧,通过固定装置对打印板进行固定,防止打印时晃动,所述机体内部侧面开设有槽,固定杆安装在槽内,便于固定装置的安装。
[0014]优选的,所述机体底部开设有滑槽,且滑槽的宽度与连接块的宽度相等,使连接块能够沿着滑槽滑动,方便打印板的取出。
[0015]优选的,所述刮板与打印板呈十五度夹角,避免刮板角度过大导致在刮除过程中模型底部损坏。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1.该方便取出模型的3D打印装置,通过设置取模装置,对打印板顶部的模型进行刮除,刮除效果好,同时避免取模时对模型造成损伤,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模型底部涂有胶水时在取出时不方便,易对模型底部造成损伤问题。
[0018]2.该方便取出模型的3D打印装置,通过设置固定装置对打印板进行固定,避免了在打印过程中导致打印板移动,影响打印效果。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的取模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的缓冲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底座;2、机体;3、操作装置;301、工作台;302、按钮;303、显示屏;4、隔离板;5、连接块;6、打印板;7、固定装置;701、固定杆;702、连接板;703、螺栓;704、固定板;8、取模装置;801、冷凝板;802、冷凝箱;803、冷凝管;804、回流管;805、液压箱;806、泵体;807、第一出油管;808、第二出油管;809、缓冲箱;810、挡板;811、弹簧;812、推杆;813、刮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请参阅图1

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方便取出模型的3D打印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固定安装有机体2,机体2内部侧面开设有槽,固定杆701安装在槽内,便于固定装置7的安装,机体2正面设置有取模装置8。
[0026]取模装置8包括冷凝板801、冷凝箱802、冷凝管803、回流管804、液压箱805、泵体806、第一出油管807、第二出油管808、缓冲箱809、挡板810、弹簧811、推杆812和刮板813,冷凝箱802设置于机体2正面,冷凝管803连接于冷凝箱802的输出端,冷凝板801设置于冷凝管803远离冷凝箱802的一端,冷凝板801开设有内腔,使冷却液进入内腔中对打印板6进行冷却,回流管804连接于冷凝板801底部,使冷凝板801内部的冷凝液回流到冷凝箱802中,液压箱805设置于机体2正面右侧,泵体806设置于液压箱805顶部,第一出油管807连接于泵体806的输出端,第二出油管808连接于液压箱805顶部,缓冲箱809连接于第一出油管807远离泵体806的一端,挡板810设置于缓冲箱809内部,弹簧811设置于缓冲箱809内部左侧,推杆812连接于缓冲箱809左侧,刮板813固定安装于推杆812远离缓冲箱809的一端,刮板813与打印板6呈十五度夹角,避免刮板8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取出模型的3D打印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固定安装有机体(2),所述机体(2)正面设置有取模装置(8);所述取模装置(8)包括冷凝板(801)、冷凝箱(802)、冷凝管(803)、回流管(804)、液压箱(805)、泵体(806)、第一出油管(807)、第二出油管(808)、缓冲箱(809)、挡板(810)、弹簧(811)、推杆(812)和刮板(813),所述冷凝箱(802)设置于机体(2)正面,所述冷凝管(803)连接于冷凝箱(802)的输出端,所述冷凝板(801)设置于冷凝管(803)远离冷凝箱(802)的一端,所述回流管(804)连接于冷凝板(801)底部,所述液压箱(805)设置于机体(2)正面右侧,所述泵体(806)设置于液压箱(805)顶部,所述第一出油管(807)连接于泵体(806)的输出端,所述第二出油管(808)连接于液压箱(805)顶部,所述缓冲箱(809)连接于第一出油管(807)远离泵体(806)的一端,所述挡板(810)设置于缓冲箱(809)内部,所述弹簧(811)设置于缓冲箱(809)内部左侧,所述推杆(812)连接于缓冲箱(809)左侧,所述刮板(813)固定安装于推杆(812)远离缓冲箱(809)的一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取出模型的3D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2)顶部设置有操作装置(3),所述操作装置(3)包括工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立曹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威宝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