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强硫酸-高锰酸钾混合物的含内盘管的氧化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9769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1: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耐强硫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强硫酸

高锰酸钾混合物的含内盘管的氧化反应釜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强硫酸

高锰酸钾混合物的含内盘管的氧化反应釜。

技术介绍

[0002]反应釜是常见的化工设备,主要用于化学反应,具有加热、搅拌、冷却的功能,实现氧化、还原、分解、聚合等反应。根据材质可分为碳锰钢、不锈钢、锆、镍基(哈氏合金、蒙乃尔合金、铬镍铁合金)合金和其他复合材料;根据反应工艺分为硫化釜、硝化釜、氢化釜、烷基化釜、聚合釜、缩合釜等。
[0003]反应器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食品等领域,在生产氧化石墨烯催化杂化的低酸值合成酯制备工艺过程中,需要用到氧化反应釜,且需要耐强硫酸

高锰酸钾混合物。反应釜采用的加热组件为夹套、半管、盘管等结构实现加热,加热方式为蒸汽、电加热、导热油。现有的氧化反应釜在使用时,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1、加热效果差,较热不均衡;2、耐强硫酸

高锰酸钾混合物效果差,且混合物的喷洒效果差。因此需要根据工艺要求对现有反应釜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强硫酸

高锰酸钾混合物的含内盘管的氧化反应釜,实现内盘管加热,加热均匀,加热效果好,增强内盘管的实用寿命和加热效率,且方便清洗,同时避免酸碱物质侵蚀到内盘管。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耐强硫酸/>‑
高锰酸钾混合物的含内盘管的氧化反应釜,包括釜体、进料口、出料口、电机、搅拌轴、搅拌桨、内盘管组件,所述釜体的顶部设有电机,所述电机连接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穿过釜体,所述搅拌轴的底部设有搅拌桨;所述釜体的上部设有进料口,所述釜体的下部设有出料口,所述进料口连接进料管;所述内盘管组件包括若干层圆形管、相通管、支撑杆、进水管、出水管;圆形管以搅拌轴为圆心同心圆设置;通过相通管使得所述圆形管之间相通连接,通过支撑杆使得圆形管固定连接釜体的内部;最外层的圆形管通过进水管、出水管连接循环罐,进水管和出水管均穿过釜体的外壁。
[0007]进一步的,所述最外层的圆形管固定焊接在釜体的内壁上。这种焊接方式使得整个内盘管组件十分固定的设置在釜体内。
[0008]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焊接的一端焊接在釜体内壁,所述支撑杆的上方分别焊接若干的圆形管,实现固定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上均设有电磁阀,实现电动控制。
[0010]进一步的,所述进料管的底部相通连接若干锥形管。锥形管实际起到分散物料的作用,将物料均匀的分散,避免物料直接全部落下砸到内盘管组件上,延长内盘管组件的使用寿命。
[001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内盘管组件的设置实现对釜体的加热,且由于圆形管的平面式的设置,使得整个内盘管组件均匀的分布在釜体内,加热均匀,加热效果好,增强内盘管的实用寿命和加热效率,且方便清洗,同时避免酸碱物质侵蚀到内盘管。
附图说明
[0012]图1、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本专利技术中内盘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4]附图标识列表:电机1、进料口2、搅拌轴3、出料口4、搅拌桨5、内盘管组件6、圆形管61、相通管62、支撑杆64、进水管63、电磁阀65、出水管66、检修口7、釜体8。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16]如图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为一种耐强硫酸

高锰酸钾混合物的含内盘管的氧化反应釜,包括釜体8、进料口2、出料口4、电机1、搅拌轴3、搅拌桨5、内盘管组件6、检修口7,所述釜体的截面为圆形,所述釜体的顶部设有电机,所述电机连接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穿过釜体,所述搅拌轴的底部设有搅拌桨;所述釜体的上部设有进料口,所述釜体的下部设有出料口,所述进料口连接进料管;所述内盘管组件包括3层圆形管61、相通管62、支撑杆64、进水管63、出水管66;3层圆形管以搅拌轴为圆心呈同心圆设置;通过相通管使得3层圆形管之间相通连接,通过支撑杆使得圆形管固定连接釜体的内部;最外层的圆形管通过进水管、出水管连接循环罐,循环罐内设有热水/冷水,实现加热/冷却;进水管和出水管均穿过釜体的外壁。
[0017]在本实施例中,釜体上还设有检修口7,方便对设备进行检修维护。
[001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最外层的圆形管固定焊接在釜体的内壁上。这种焊接方式使得整个内盘管组件十分固定的设置在釜体内。
[001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杆焊接的一端焊接在釜体内壁,所述支撑杆的上方分别焊接若干的圆形管,实现固定连接。
[002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上均设有电磁阀65,实现电动控制。
[002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料管的底部相通连接3个锥形管。锥形管实际起到分散物料的作用,将物料均匀的分散,避免物料直接全部落下砸到内盘管组件上,延长内盘管组件的使用寿命。
[0022]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仅说明了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均落入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强硫酸

高锰酸钾混合物的含内盘管的氧化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釜体、进料口、出料口、电机、搅拌轴、搅拌桨、内盘管组件,所述釜体的顶部设有电机,所述电机连接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穿过釜体,所述搅拌轴的底部设有搅拌桨;所述釜体的上部设有进料口,所述釜体的下部设有出料口,所述进料口连接进料管;所述内盘管组件包括若干层圆形管、相通管、支撑杆、进水管、出水管;圆形管以搅拌轴为圆心同心圆设置;通过相通管使得所述圆形管之间相通连接,通过支撑杆使得圆形管固定连接釜体的内部;最外层的圆形管通过进水管、出水管连接循环罐,进水管和出水管均穿过釜体的外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强硫酸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正义王欢苏芬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尚勤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