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组根结线虫快速观察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59625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1: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植物保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组根结线虫快速观察装置及方法,包括培养皿主体,培养皿均匀设有的多组培养格进行多组线虫处理样品的观察与计数,各组培养格形状大小一致,控制变量,避免因培养格面积不等导致影响线虫处理样本的生长情况,保证实验的严谨性;使用时只需将其中一组培养格对准于显微镜观察位置,之后观察其余培养格内线虫处理样品时只需转动培养皿,不需再进行更换培养皿、光源调整、显微镜聚焦调整等,极大提高了工作人员的观察效率与计数效率,降低了中间步骤花费的时间,使得观察计数不同处理的线虫样品时,时间误差减小,使得实验人员更易掌握各组线虫样本的相应处理对线虫的数量影响。样本的相应处理对线虫的数量影响。样本的相应处理对线虫的数量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组根结线虫快速观察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植物保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组根结线虫快速观察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根结线虫病是世界农业生产中重要的线虫病害种类(Amin,2014),据估测,全世界每年由此造成的农作物损失约500亿美元(McCarter,2008)。根结线虫是对植物为害最为严重的线虫类别,寄主范围广,可为害3000余种植物,尤以茄科和葫芦科等经济价值高的作物受害较重(雷敬超和黄惠琴,2007)。近年来,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保护地蔬菜面积迅速扩大,为根结线虫的发生与为害提供了适宜的环境,使土壤中的根结线虫得以积聚增殖,一般发病造成作物减产20%~30%,严重时达到50%~70%,甚至绝收(贺新刚和张艳梅,2008)。为了减轻根结线虫给作物带来的损失,世界各国均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但对其生物学、生态学及防治技术等的研究均需准确评估土壤中根结线虫的数量。因此准确评价土壤根结线虫的种群密度,对根结线虫病害的治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0003]现有根结线虫处理观察方法为每组样本单独观察,无法进行对照观察,不能直接计数比较不同处理后根结线虫的数量变化情况,观察一组样品之后需重新拿取另一组培养皿,重新进行显微镜光源方向位置、聚焦的调整,浪费大量时间,使得两组对照样品观察的时间间隔过长,时间误差过大,无法准确掌握各影响因素对线虫数量变化的影响,为此提出一种多组根结线虫快速观察装置及方法,通过显微镜进行观察计数比较多个处理中线虫数量变化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组根结线虫快速观察装置,改进现有培养皿分隔有多组独立的培养格,每格中放入一组处理样品,通过显微镜进行观察计数比较多个处理中线虫数量变化情况,并提供多组根结线虫快速观察方法。
[000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多组根结线虫快速观察装置,包括培养皿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皿通过设有的隔板分隔有多组独立的培养格,所述培养皿设有底板,所述培养皿与底板转动连接。
[0007]作为优选,所述隔板包括一组环形隔板与多组矩形隔板,环形所述隔板固定连接于培养皿顶端中心,各组矩形所述隔板一端固定连接于环形隔板外壁,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培养皿内壁,环形隔板与矩形隔板分隔出多组形状大小一致的培养格。
[0008]作为优选,所述底板顶端一周设有环条,所述培养皿底端相对位置设有环槽,所述环槽与环条适配。
[0009]作为优选,所述底板中心位置设有辅助灯与透光口,所述透光口形状大小与培养格形状大小一致,所述辅助灯光照指向透光口位置。
[0010]作为优选,所述辅助灯外缘一周设有聚光板。
[0011]作为优选,所述培养皿中心位置设有供辅助灯穿过的通孔,所述辅助灯的光照高度与培养皿高度中点齐平。
[0012]作为优选,所述培养皿外侧面一周均匀设有凸起。
[0013]作为优选,所述培养皿整体材料为透明材质,所述底板透光口为透明材质,底板其他位置为遮光材质。
[0014]一种多组根结线虫快速观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5]S1:以根结线虫自然病土为试验材料,通过浅盘法、离心法和Byrd法其中任意一种进行根结线虫的分离;
[0016]S2:将分离后的根结线虫分多组进行预处理工作;
[0017]S3:将处理后的各组根结线虫样品依次放于培养皿的培养格内;
[0018]S4:根据所需相应进行各组样品对照观察与计数,相应转动培养皿,视野光亮时及对准当前培养格。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0]1、本专利技术多组根结线虫快速观察装置,改进现有培养皿分隔有多组独立的培养格,每格中放入一组处理样品,通过显微镜进行观察计数比较多个处理中线虫数量变化情况。
[0021]2、本专利技术通过培养皿均匀设有的多组培养格进行多组线虫处理样品的观察与计数,各组培养格形状大小一致,控制变量,避免因培养格面积不等导致影响线虫处理样本的生长情况,保证实验的严谨性。
[0022]3、本专利技术的底板设有辅助灯与透光口,辅助灯用于提高当前观察培养格的亮度,提高工作人员观察线虫样品的准确性与效率,同时转动培养皿过程中,所需观察的培养格于显微镜下视野光亮即提醒工作人员显微镜以对其于所需观察的培养格,便于工作人员操作使用;同时底板设有的透光口用于保证显微镜底端的聚光灯能够通过透光口照射于正在观察的培养格,同时穿过显微镜镜口使得工作人员能够观察到培养格内的线虫处理样品,保证装置的正常使用。
[0023]4、本专利技术的培养皿使用时只需将其中一组培养格对准于显微镜观察位置,之后观察其余培养格内线虫处理样品时只需转动培养皿,不需再进行更换培养皿、光源调整、显微镜聚焦调整等,极大提高了工作人员的观察效率与计数效率,降低了中间步骤花费的时间,使得观察计数不同处理的线虫样品时,时间误差减小,使得实验人员更易掌握各组线虫样本的相应处理对线虫的数量影响。
[0024]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一种多组根结线虫快速观察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一种多组根结线虫快速观察装置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一种多组根结线虫快速观察装置的底板结构示意图;
[0028]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一种多组根结线虫快速观察装置的培养皿底部结构示意图;
[0029]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30]1、培养皿,2、底板,3、隔板,101、培养格,102、环槽,103、通孔,104、凸起,201、环条,202、透光口,401、聚光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32]实施例1
[0033]如图1

4所示
[0034]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多组根结线虫快速观察装置,包括培养皿1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皿1通过设有的隔板3分隔有多组独立的培养格101,所述培养皿1设有底板2,所述培养皿1与底板2转动连接。
[0035]本实施例中,所述隔板3包括一组环形隔板3与多组矩形隔板3,环形所述隔板3固定连接于培养皿1顶端中心,各组矩形所述隔板3一端固定连接于环形隔板3外壁,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培养皿1内壁,环形隔板3与矩形隔板3分隔出多组形状大小一致的培养格101。
[0036]应当理解的是,培养皿1均匀设有的多组培养格101进行多组线虫处理样品的观察与计数,通过环形隔板3与矩形隔板3围成多组独立的培养格101,同时各组培养格101同圆心环形阵列分布,使得各组培养格101形状大小一致,控制变量,避免因培养格101面积不等导致影响线虫处理样本的生长情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组根结线虫快速观察装置,包括培养皿(1)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皿(1)通过设有的隔板(3)分隔有多组独立的培养格(101),所述培养皿(1)设有底板(2),所述培养皿(1)与底板(2)转动连接。2.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组根结线虫快速观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3)包括一组环形隔板(3)与多组矩形隔板(3),环形所述隔板(3)固定连接于培养皿(1)顶端中心,各组矩形所述隔板(3)一端固定连接于环形隔板(3)外壁,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培养皿(1)内壁,环形隔板(3)与矩形隔板(3)分隔出多组形状大小一致的培养格(10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组根结线虫快速观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顶端一周设有环条(201),所述培养皿(1)底端相对位置设有环槽(102),所述环槽(102)与环条(201)适配。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组根结线虫快速观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中心位置设有辅助灯与透光口(202),所述透光口(202)形状大小与培养格(101)形状大小一致,所述辅助灯光照指向透光口(202)位置。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组根结线虫快速观察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杰王戈王娜王铎李梦娇张芬芬周鹏白羽祥许东亚张继旭田临卿杜宇贾孟朱宣全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