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膝关节护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93932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1:36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膝关节护具,涉及护具技术领域。本申请包括:固定套,所述固定套外侧面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相配合的卡扣与固定带,所述固定套中部构造有通气孔,所述固定套内构造有夹层,所述夹层内部设置有固定板;设置在所述固定套内侧面的高压气囊,所述高压气囊沿所述固定套的长度方向延伸,并沿所述固定套套面阵列分布多个。本申请通过采用高压气囊的设计,在固定套与患者腿部相固定时,可以通过相邻高压气囊之间与外部环境相连通的间距提高固定套的透气性,从而可以提高固定套的散热效果,并以此可帮助汗液快速蒸发,减少细菌滋生,有助于患者身体康复。助于患者身体康复。助于患者身体康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膝关节护具


[0001]本申请涉及护具
,具体涉及一种膝关节护具。

技术介绍

[0002]护具是属于护具类,膝关节护具的主要作用是对膝关节手术后患者的膝关节进行固定,从而限制患者膝关节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替沉重的石膏对患者的进行保护,并促进患者身体康复。
[0003]现有的膝关节护具大多是通过设置在护具本体两端的固定带,使固定带分别绑紧在大腿和小腿上,从而完成对患者膝关节的固定,但是现有的膝关节护具大多由较为复合布料制成,其在长期使用时,其膝关节护具包裹的部位透气性差,患者出汗后汗液无法挥发,其长时间与皮肤接触易滋生细菌,并引起皮肤疾病,为了对这一情况进行合理的改善,本申请提出一种膝关节护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目的在于:为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展现的问题进行一个有效且合理的改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膝关节护具。
[0005]本申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膝关节护具,包括:
[0007]固定套,所述固定套外侧面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相配合的卡扣与固定带,所述固定套中部构造有通气孔,所述固定套内构造有夹层,所述夹层内部设置有固定板;
[0008]设置在所述固定套内侧面的高压气囊,所述高压气囊沿所述固定套的长度方向延伸,并沿所述固定套套面阵列分布多个。
[0009]进一步地,多个所述高压气囊相互连通,其中一个高压气囊上构造有充气孔。
[0010]进一步地,所述充气孔位于所述高压气囊的端部,所述充气孔上安装有充气囊。
[0011]进一步地,所述充气囊上连通有充气管,所述充气管可拆卸安装在充气孔上。
[0012]进一步地,所述充气管的长度大于所述固定套的长度。
[0013]进一步地,所述通气孔的两侧对称分布有通风孔,且所述通风孔沿所述固定套的长度方向线性阵列有多个。
[0014]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套上还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相互配合的钩面和绒面,所述钩面和所述绒面分别与所述固定套相接触的两个沿边连接。
[0015]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6]1、本申请通过采用高压气囊的设计,在固定套与患者腿部相固定时,可以通过相邻高压气囊之间与外部环境相连通的间距提高固定套的透气性,从而可以提高固定套的散热效果,并以此可帮助汗液快速蒸发,减少细菌滋生,有助于患者身体康复。
[0017]2、本申请通过采用通风孔的设计,可以进一步提高固定套的透气性,从而可以加快汗液的蒸发速度,从而可以减少出现细菌繁殖与增生的现象,从而可以降低手术伤口出
现感染的概率。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申请立体结构图;
[0019]图2是本申请夹层结构半剖示意图;
[0020]图3是本申请固定机构结构半剖示意图;
[0021]图4是本申请高压气囊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1、固定套;2、卡扣;3、固定带;4、通气孔;5、夹层;6、固定板;7、高压气囊;8、充气孔;9、充气囊;10、充气管;11、通风孔;12、固定机构;13、钩面;14、绒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4]如图1

图4所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膝关节护具,包括:
[0025]固定套1,固定套1由拉架布制成,固定套1外侧面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相配合的卡扣2与固定带3,卡扣2与固定带3均缝纫在固定套1上,将固定套1围在患者腿部,通过卡扣2与固定带3可将其与患者的腿部进行固定,使其不易脱离,固定套1中部构造有通气孔4,通气孔4可将患者的术后膝关节的伤口裸露出来,一方面,可以减少患者在移动时对固定套1膝关节产生的挤压,另一方面,这样的设置使伤口透气性好,便于伤口进行恢复,固定套1内构造有夹层5,夹层5内部设置有固定板6,固定板6为高强度铝合金,重量轻强度高,采用这样的设计,一方面,可以减少患者移动负担,另一方面,可以将患者的膝关节进行固定,使其不易产生弯曲;
[0026]设置在固定套1内侧面的高压气囊7,高压气囊7由尼龙材质制成,其内部涂覆有密封橡胶,高压气囊7内填充有气体时,固定套1与高压气囊7的一侧缝合固定,高压气囊7不易出现弯曲与形变,且高压气囊7膨胀后高于固定套1的内侧面,当固定套1在与患者腿部相固定时,高压气囊7与患者腿部相抵触,此时患者腿部与固定套1具有一定的间距,高压气囊7沿固定套1的长度方向延伸,并沿固定套1套面阵列分布多个,当固定套1与患者腿部固定时,多个高压气囊7均与患者腿部相接触,且多个高压气囊7相邻之间形成有间距,间距与外部空气相连通,以此可提高固定套1的透气性,从而可以提高固定套1的散热效果,并以此可帮助汗液快速蒸发,减少细菌滋生,有助于患者身体康复。
[0027]本申请通过采用高压气囊7的设计,在固定套1在与患者腿部相固定时,可以通过相邻高压气囊7之间与外部环境相连通的间距提高固定套1的透气性,从而可以提高固定套1的散热效果,并以此可帮助汗液快速蒸发,减少细菌滋生,有助于患者身体康复。
[0028]如图2

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高压气囊7相互连通,其中一个高压气囊7上构造有充气孔8,充气孔8还可以用于放气,通过充气孔8可对多个高压气囊7同时进行打气,较为便捷好用,充气孔8处螺纹安装有内置单向进气阀的孔盖,因此将孔盖取下,可实现高压气囊7的放气,通过孔盖也可以往高压气囊7内充气。
[0029]如图2

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充气孔8位于高压气囊7的端部,充气孔8上安装有充气囊9,充气囊9为橡胶打气囊,通过挤压充气囊9可将充气囊9内的空气挤入高压气囊7
内,当松开充气囊9后,外部气体在充气囊9复位形变的吸力下进入充气囊9内部,通过循环此操作可对高压气囊7进行打气,通过采用这样的设计,可以提高高压气囊7的充气便捷性,从而随时随地对高压气囊7进行充气操作。
[0030]如图1与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充气囊9上连通有充气管10,充气管10为橡胶软管,充气管10可拆卸安装在充气孔8上,充气管10与充气孔8螺纹连接,充气孔8具体为一个台阶孔,孔盖与小孔径的孔体螺纹连接,而充气管10与大孔径的孔体螺纹连接,通过采用这样的设计,在高压气囊7完成充气后,可将通过将充气孔8与充气管10分离,将充气囊9拆卸下,并以此可避免充气囊9对患者的移动产生约束。
[0031]如图1与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充气管10的长度大于固定套1的长度,通过采用这样的设计,使患者在固定套1安装完成后,可以自行对高压气囊7充气,并以此可对高压气囊7进行调节,使患者自身较为舒适。
[0032]如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当高压气囊7内填充有气体时,充气孔8低于高压气囊7的外侧面,通过采用这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膝关节护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套(1),所述固定套(1)外侧面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相配合的卡扣(2)与固定带(3),所述固定套(1)中部构造有通气孔(4),所述固定套(1)内构造有夹层(5),所述夹层(5)内部设置有固定板(6);设置在所述固定套(1)内侧面的高压气囊(7),所述高压气囊(7)沿所述固定套(1)的长度方向延伸,并沿所述固定套(1)套面阵列分布多个。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膝关节护具,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高压气囊(7)之间相互连通,其中一个高压气囊(7)上构造有充气孔(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膝关节护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孔(8)位于所述高压气囊(7)的端部,所述充气孔(8)上安装有充气囊(9)。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爱丹杨雪红何碧雁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