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结构雨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9366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1: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结构雨棚,包括底壳和储料罐,所述的底壳的顶部安装有顶壳,且顶壳的内部安装有循环风机;所述的循环风机的顶部过滤网,且过滤网安装在顶壳的顶部;所述的循环风机的底部安装有高效滤芯,且高效滤芯的底部设有输风管;所述的底壳的内侧底部设有加工槽,且加工槽的一侧设有连接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有顶板、进水口、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积存在顶部的雨水通过进水口注入第一排水管,再通过第二排水管排出即可,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设在基座和立柱的内部,提高了空间利用率,第二排水管可以直接与雨水排污管道相连接,有效避免雨水直接排在地面上造成局部雨水堆积,提高了实用性。提高了实用性。提高了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结构雨棚


[0001]本技术具体涉及雨棚相关
,具体是一种钢结构雨棚。

技术介绍

[0002]雨棚是设在建筑物出入口或顶部阳台上方用来挡雨、挡风、防高空落物砸伤的一种建筑装配,雨棚的形式多种多样,大致可以分为:小型雨棚、大型雨棚和定型雨棚等,且雨棚通常采用金属框架,参考公开号:CN206034787U,公开的“雨棚”,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雨棚;包括挡雨板和用于支撑挡雨板的雨棚架;挡雨板罩设于雨棚架上;雨棚架的一端用于与墙壁固定连接;雨棚架设置有能够用于将挡雨板上的雨水导流的导雨槽,导雨槽的出水口用于设置于雨棚架远离所述墙壁的一端。本技术提供的雨棚解决了现在技术中的雨棚,挡雨板聚集雨水,使用寿命短的问题,而且雨水会沿着挡雨板进入到雨棚架的导雨槽中,然后从导雨槽两侧滑落出去,从而解决了雨水滑落不规则,出行时不方便的问题,更加满足了市场的需求。
[0003]而目前使用的雨棚,在使用时通常边缘的高度较低,因此雨棚顶部积存的雨水会从雨棚的边缘落下形成雨帘,尤其是在雨棚体积较大时,两侧落下的水柱落在地面时会产生飞溅的水花,容易影响通行效果,且雨棚框架通常为独立设置,不便于根据需求进行组合连接,在使用时存在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结构雨棚,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目前使用的雨棚,在使用时通常边缘的高度较低,因此雨棚顶部积存的雨水会从雨棚的边缘落下形成雨帘,尤其是在雨棚体积较大时,两侧落下的水柱落在地面时会产生飞溅的水花,容易影响通行效果,且雨棚框架通常为独立设置,不便于根据需求进行组合连接,在使用时存在弊端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钢结构雨棚,包括底壳和储料罐,所述的底壳的顶部安装有顶壳,且顶壳的内部安装有循环风机;所述的循环风机的顶部过滤网,且过滤网安装在顶壳的顶部;所述的循环风机的底部安装有高效滤芯,且高效滤芯的底部设有输风管;所述的底壳的内侧底部设有加工槽,且加工槽的一侧设有连接槽;所述的储料罐设在底壳的底部,且储料罐的底部呈等间距安装有四个第一万向轮,同时储料罐设在连接槽的下方;所述的底壳的一侧设有第一前盖,且第一前盖的两侧上部分别设有两个第二前盖。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的底壳的内部安装有导向杆,且导向杆上安装有检测仪,同时检测仪与导向杆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的底壳的底部边缘呈网孔结构,且底壳的底部一侧开设有线槽,同时线槽贯穿底壳的底部。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的输风管呈对称式设有两个,且两个输风管
的底部分别设有两个疏风槽,同时两个疏风槽均开设在顶壳的底部;所述的顶壳的底部安装有照明灯管,且照明灯管设在两个疏风槽之间;所述的顶壳的底部安装有紫外线灭菌灯,且紫外线灭菌灯呈对称式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的紫外线灭菌灯分别设在照明灯管的两侧,且每组紫外线灭菌灯均呈对称式设置有两个,同一组的两个侧紫外线灭菌灯分别设在一个疏风槽的两侧。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的连接槽的内部设有连接套筒,且连接套筒的底部贯穿连接槽的底部与储料罐的顶部相连接,同时连接套筒与储料罐和连接槽的连接方式均为滑动连接;所述的连接套筒的顶部安装有密封盖。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每个所述的第二前盖的底部均安装有一个挡板,且挡板与第二前盖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同时每个挡板上均开设有一个通槽。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本技术,设置有基座和立柱,装置的下方通过基座和立柱提供支撑,顶部通过横梁、支架、侧梁、侧板、支撑杆和顶板组合形成顶部的整体支撑框架,当需要调整整体的长度时,将一侧的侧梁更换成横梁即可依次进行组合安装,分体式的连接方式具有较高的拆装便捷性,整体的适用性较强。
[0014]2.本技术,设置有支架和侧板的末端均向上扬起,因此装置顶部积存的雨水会向中央靠拢,避免在两侧形成雨帘,提高了两侧的通过性。
[0015]3.本技术,设置有顶板、进水口、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积存在顶部的雨水通过进水口注入第一排水管,再通过第二排水管排出即可,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设在基座和立柱的内部,提高了空间利用率,第二排水管可以直接与雨水排污管道相连接,有效避免雨水直接排在地面上造成局部雨水堆积,提高了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图1的仰视图。
[0018]图3是本技术中立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本技术图3的仰视图。
[0020]图5是本技术中基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6是本技术图5的仰视图。
[0022]图7是本技术中顶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8是本技术图7的仰视图。
[0024]图中:1

基座,2

地钉,3

连接杆,4

转接件,5

立柱,6

第一安装槽,7

套管,8

横梁,9

第二安装槽,10

支架,11

侧梁,12

侧板,13

卡合件,14

支撑杆,15

顶板,16

进水口,17

第一排水管,18

第二排水管,19

边梁。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请参阅图1

8,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钢结构雨棚,包括基座1、立柱5和侧板12,所述的基座1呈对称式设有两个,基座1通过地钉2固定在地面上,且每个基座1的顶部边缘均设有一组连接杆3,且每组连接杆3均关于基座1的竖直轴心线呈等角度设有若干个;所述的立柱5呈对称式设有两个,且每个立柱5的外壁下部均设有一组转接件4,同时每组转接件4均关于立柱5的竖直轴心线呈等间距设有若干个;两个所述的立柱5分别设在两个基座1的顶端,且每个立柱5底部的一组转接件4分别与一组基座1顶部的连接杆3相连接;每个所述的立柱5的外壁顶部安装有一组第一安装槽6,且每组第一安装槽6均关于立柱5的竖直轴心线呈等角度设有四个;两个所述的立柱5之间设有横梁8,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结构雨棚,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立柱(5)和侧板(12),所述的基座(1)呈对称式设有两个,且每个基座(1)的顶部边缘均设有一组连接杆(3),且每组连接杆(3)均关于基座(1)的竖直轴心线呈等角度设有若干个;所述的立柱(5)呈对称式设有两个,且每个立柱(5)的外壁下部均设有一组转接件(4),同时每组转接件(4)均关于立柱(5)的竖直轴心线呈等间距设有若干个;两个所述的立柱(5)分别设在两个基座(1)的顶端,且每个立柱(5)底部的一组转接件(4)分别与一组基座(1)顶部的连接杆(3)相连接;每个所述的立柱(5)的外壁顶部安装有一组第一安装槽(6),且每组第一安装槽(6)均关于立柱(5)的竖直轴心线呈等角度设有四个;两个所述的立柱(5)之间设有横梁(8),且横梁(8)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安装槽(6)相连接,且第一安装槽(6)两侧中部分别安装有两个第二安装槽(9);两个所述的立柱(5)远离横梁(8)的一侧分别设有两个侧梁(11),且两个侧梁(11)分别与两个第一安装槽(6)相连接;所述的侧板(12)呈对称式设有两组,且每组侧板(12)均呈对称式设有两个,同时同一组的两个侧板(12)分别与一个侧梁(11)的末端固定连接;两组所述的侧板(12)之间设有两组支架(10),且两组侧板(12)呈对称式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孝振杨加兵赵伟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宏宇恒利钢结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