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7字型墙板收口线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9240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1:31
一种7字型墙板收口线条,包括竖直设置的墙面板和水平设置的底面基层,底面基层位于墙面板底部,且底面基层端部设有与墙面板侧面相接触的卡接线条;所述卡接线条包裹底面基层端部设置,且底面基层底部设有与卡接线条相粘连的第一粘连层;所述墙面板上也设有第二粘连层,第二粘连层和卡接线条位于墙面板的相对两侧;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卡接线条进行封边收口处理,在使用过程中只需将卡接线条卡入底面基层端部,即可实现对底面基层的封边作业,整体成本较低,同时通过工字件的设置,满足对裁切后的末端墙面板进行拼接。切后的末端墙面板进行拼接。切后的末端墙面板进行拼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7字型墙板收口线条


[0001]本技术涉及装配式吊顶
,具体涉及一种7字型墙板收口线条。

技术介绍

[0002]现有装配式装修墙面板末端块往往需要采用封边的形式进行收口,需要采用特定的封边设备和封边条配合使用,使得产品的生产成本提升。
[0003]末端墙面板裁切尺寸后,封边使用的封边条往往根据墙面板面层材质进行打样后使用,墙面板面层材质和封边条往往存在一定的色差使得封边效果不尽如人意,使得整体的装修效果打折,且使用封边条材质为PVC,整体的效果不尽人意。
[0004]中国专利号CN211341543U公开了用于墙面板的收口固定件以及包括其的墙面板安装总成,包括:支撑龙骨,所述支撑龙骨可与墙体固定,所述支撑龙骨朝向墙面板一侧设置有平直的支撑面;本体,所述本体包括插槽和安装板,所述插槽和所述安装板均与所述支撑龙骨的所述支撑面抵接,所述插槽用于限位墙面板且支撑所述墙面板与所述支撑面平行设置,所述安装板设置有至少一个安装孔,固定件可贯穿所述安装孔且将所述本体固定到所述支撑龙骨上。
[0005]上述公开的这种墙面板的收口固定件采用裁切后上封边机进行封边处理,这种处理方式一方面会增加产品的制造成本,同时整体的使用效果也不是很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效率高,整体安装效果好的7字型墙板收口线条。
[0007]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7字型墙板收口线条,包括竖直设置的墙面板和水平设置的底面基层,底面基层位于墙面板底部,且底面基层端部设有与墙面板侧面相接触的卡接线条;所述卡接线条包裹底面基层端部设置,且底面基层底部设有与卡接线条相粘连的第一粘连层;所述墙面板上也设有第二粘连层,第二粘连层和卡接线条位于墙面板的相对两侧。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墙面板与底面基层垂直设置,卡接线条的内外两侧分别与底面基层和墙面板相接触。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卡接线条包括依次连接的包边段、接触段和粘连段,包边段和粘连段水平设置,接触段竖直设置,且包边段和粘连段位于接触段同侧。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包边段长度小于粘连段长度,粘连段与第一粘连层相接触。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粘连层设置于底面基层的相对两端,且底面基层端部与第一粘连层端部平齐。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粘连层包括相连接的单贴泡棉和免钉
胶,粘连段与免钉胶相接触。
[001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底面基层由至少一块依次连接的末端墙面板组成。
[001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当底面基层由两块及两块以上的末端墙面板组成时,相邻末端墙面板之间设有相连接的工字件。
[001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粘连层包括相连接的单贴泡棉和免钉胶。
[001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墙面板顶部的第二粘连层与墙面板端部平齐,墙面板底部的第二粘连层与墙面板端部之间存在有间隙。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卡接线条进行封边收口处理,在使用过程中只需将卡接线条卡入底面基层端部,即可实现对底面基层的封边作业,整体成本较低,同时通过工字件的设置,满足对裁切后的末端墙面板进行拼接。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卡接线条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底面基层的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墙面板1,底面基层2,卡接线条3,包边段3

1,接触段3

2,粘连段3

3,第一粘连层4,第二粘连层5,工字件6,免钉胶7,单贴泡棉8。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0023]如图1

3示,一种7字型墙板收口线条,包括竖直设置的墙面板1和水平设置的底面基层2,底面基层2位于墙面板1底部,且底面基层2端部设有与墙面板1侧面相接触的卡接线条3;所述卡接线条3包裹底面基层2端部设置,且底面基层2底部设有与卡接线条3相粘连的第一粘连层4;所述墙面板1上也设有第二粘连层5,第二粘连层5和卡接线条3位于墙面板1的相对两侧。
[0024]墙面板1的高度与隔墙高度相一致,墙面板1底部与隔墙底部相接触,而底面基层2与隔墙底部尺寸相一致,第一粘连层4和第二粘连层5均与隔墙相粘连,从而实现将墙面板1和地面基层2固定连接于隔墙上。
[0025]墙面板1与底面基层2垂直设置,卡接线条3的内外两侧分别与底面基层2和墙面板1相接触,卡接线条3为金属材质,在卡接线条3的作用下,实现墙面板1与底面基层2接触下具有更好的强度,使得墙面板1与底面基层2在使用过程中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0026]卡接线条3包括依次连接的包边段3

1、接触段3

2和粘连段3

3,包边段3

1和粘连段3

3水平设置,接触段3

2竖直设置,且包边段3

1和粘连段3

3位于接触段3

2同侧,包边段3

1长度小于粘连段3

3长度,粘连段3

3与第一粘连层4相接触,包边段3

1、接触段3

2和粘连段3

3为一体成型式结构。
[0027]包边段3

1、接触段3

2和粘连段3

3形成U型结构,接触段3

2的高度与底面基层2的厚度相一致,包边段3

1仅用于实现对底面基层2端部的包裹,且包边段3

1与底面基层2
上表面相贴合,而粘连段3

3与底面基层2下表面相贴合的同时,粘连段3

3与底面基层2之间通过第一粘连层4相连接,从而实现将卡接线条3与底面基层2固定连接。
[0028]第一粘连层4设置于底面基层2的相对两端,且底面基层2端部与第一粘连层4端部平齐,第一粘连层4包括相连接的单贴泡棉8和免钉胶7,粘连段3

3与免钉胶7相接触,单贴泡棉8起到减震缓冲作用,免钉胶7实现将底面基层2与隔墙固定连接。
[0029]底面基层2由至少一块依次连接的末端墙面板组成,当底面基层2由两块及两块以上的末端墙面板组成时,相邻末端墙面板之间设有相连接的工字件6。
[0030]工字件6两侧形成有与末端墙面板卡接的矩形槽,相邻末端墙面板的相邻端部同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7字型墙板收口线条,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设置的墙面板(1)和水平设置的底面基层(2),底面基层(2)位于墙面板(1)底部,且底面基层(2)端部设有与墙面板(1)侧面相接触的卡接线条(3);所述卡接线条(3)包裹底面基层(2)端部设置,且底面基层(2)底部设有与卡接线条(3)相粘连的第一粘连层(4);所述墙面板(1)上也设有第二粘连层(5),第二粘连层(5)和卡接线条(3)位于墙面板(1)的相对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7字型墙板收口线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墙面板(1)与底面基层(2)垂直设置,卡接线条(3)的内外两侧分别与底面基层(2)和墙面板(1)相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7字型墙板收口线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线条(3)包括依次连接的包边段(3

1)、接触段(3

2)和粘连段(3

3),包边段(3

1)和粘连段(3

3)水平设置,接触段(3

2)竖直设置,且包边段(3

1)和粘连段(3

3)位于接触段(3

2)同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7字型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欣欣丁泽成王文广郑晓峰李建斌方谋勇梁林杰李鹏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