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恒功率激光投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59136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1:26
本申请涉及一种恒功率激光投射装置,包括半导体泵浦源、依次设置于半导体泵浦源出光方向上的聚焦镜、激光晶体与输出镜组,输出镜组的成分包括有光反馈介质,光反馈介质能够吸收部分激光产生荧光;恒功率激光投射装置还包括光电探测器以及控制电路板,半导体泵浦源用于发出第一颜色的激光束,聚焦镜用于对第一颜色的激光束进行准直及汇聚,激光晶体用于将聚焦镜出射的第一颜色的激光束转换为第二颜色的激光束,第二颜色的激光束经过输出镜组能产生荧光,光电探测器能接收输出镜组侧面出射的荧光,光电探测器与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控制电路板根据光电探测器接收的荧光的光强调整半导体泵浦源的功率。本申请有助于实现半导体泵浦源的恒功率输出。浦源的恒功率输出。浦源的恒功率输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恒功率激光投射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光电子器件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恒功率激光投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投线仪,又被称作是激光标线仪或激光水准仪,投线仪通过发射激光束,使激光束通过棱镜导光系统形成激光面以投射出水平和铅垂的激光线,最终实现测量的目的。
[0003]现有技术提出了一种投线仪,其光源采用光反馈激光器,其利用激光晶体侧面发出的荧光进行光反馈,这种方式虽然可以解决要求消偏振、检测方向受限、成本较高等问题,但是申请人在实践中偶然发现该方式存在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荧光的光强有些时候并不能完全反映输出激光光强的变化,也即在一些情况下,从激光晶体侧面出射的荧光光强产生了变化,但是从谐振腔端面出射的激光光强却并非发生变化,此时以检测的荧光光强变化来调节端面输出激光的光强显然就会存在偏差,也即上述反馈方式实际上并不能实现恒功率激光输出,也不能保证投线仪具有恒功率输出。
[0004]因此,亟需一种恒功率激光投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有效地保持输出激光的功率,本申请提供一种恒功率激光投射装置。
[0006]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恒功率激光投射装置包括半导体泵浦源、依次设置于所述半导体泵浦源出光方向上的聚焦镜、激光晶体与输出镜组,所述输出镜组的成分包括有光反馈介质,所述光反馈介质能够吸收部分激光产生荧光;所述恒功率激光投射装置还包括光电探测器以及控制电路板,所述半导体泵浦源用于发出第一颜色的激光束,所述聚焦镜用于对所述第一颜色的激光束进行准直及汇聚,所述激光晶体用于将所述聚焦镜出射的所述第一颜色的激光束转换为第二颜色的激光束,所述第二颜色的激光束经过所述输出镜组能产生荧光,所述光电探测器能接收所述输出镜组侧面出射的荧光,所述光电探测器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根据所述光电探测器接收的所述荧光的光强调整所述半导体泵浦源的功率。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激光晶体在半导体泵浦源的激发下产生第一颜色的激光束,第一颜色的激光束通过输出镜组中成分为光反馈介质的光反馈元件时产生荧光,该荧光是由光反馈介质受到激光激发而产生的,而非由激光晶体直接产生,因此由光反馈介质激发产生的荧光与光电探测器接收的荧光光强一致,以实现半导体泵浦源的恒功率输出。
[0008]可选的,所述输出镜组包括光反馈元件以及依次位于光反馈元件出光方向的输出镜、扩束镜以及准直镜,所述光反馈元件的成分为所述光反馈介质,所述光电探测器设置于光反馈元件的侧面。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输出镜组包括光反馈元件、光反馈元件出光路径上的输出镜、扩束镜以及准直镜,设置光反馈元件以通过吸收激光产生荧光,设置输出镜以保证激光功率和输出模式,设置扩束镜将入射激光扩束,以降低能量密度,有利于外光路稳定运
行,设置准直镜实现扩束后激光的准直。
[0010]可选的,所述输出镜组包括依次位于激光晶体出光方向的输出镜、扩束镜以及准直镜,所述输出镜、扩束镜以及准直镜中的任意一个的成分为所述光反馈介质,所述光电探测器设置于作为光反馈元件的透镜的侧面。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输出镜、扩束镜以及准直镜中的任意一个作为光反馈元件,通过将其它透镜作为光反馈元件,有助于减小光反馈元件占用的光路空间,能够进一步地减小投线仪体积,便于携带。
[0012]可选的,所述输出镜组包括光反馈元件、输出镜、扩束镜以及准直镜,所述光反馈元件为环形,所述输出镜嵌设于所述光反馈元件内,所述扩束镜以及准直镜依次位于所述光反馈元件的出光方向,所述光电探测器设置于所述光反馈元件的侧面。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光反馈元件设置为环形,并将输出镜嵌设于光反馈元件内,有助于缩减投线仪体积的同时也能通过输出镜侧面出射的激光激发光反馈元件产生荧光。
[0014]可选的,所述光反馈元件或者作为光反馈元件的透镜对第一颜色的激光束的吸收率介于0.1

10%。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激光吸收率介于0.1

10%的光反馈元件,能够仅吸收有激光晶体出射的部分激光,并将吸收的激光转换为荧光供光电探测器检测。
[0016]可选的,所述光反馈介质为掺铕硼酸钙氧钆钇粉末、掺铕硼酸盐粉末、掺铕磷酸盐粉末、掺铕硅酸盐粉末以及掺铕铝酸盐粉末中的任意一种。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掺铕的晶体、玻璃以及光学树脂中的任意一种作为光反馈元件或作为光反馈介质的透镜的材质,通过吸收第二颜色的激光束进而激发第一颜色的荧光,有助于光电探测器接收来自于光反馈介质受激发而产生的荧光。
[0018]可选的,所述光电探测器设置于与激光传播方向成5度角至175度角的范围内。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光电探测器设置为与激光传播方向成5度角至175度角,能够减少光电探测器检测方向受限的问题,同时尽量避免激光对光电探测器的影响。
[0020]可选的,所述光反馈元件或者作为光反馈元件的透镜的侧面具有凹槽,所述光电探测器设置于所述凹槽。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光反馈元件或者作为光反馈元件的透镜侧面开设凹槽,并将光电探测器设置于凹槽内,有助于光电探测器接收更多荧光,能够进一步提升光电探测器检测激光光强的准确度。
[0022]可选的,所述光反馈元件或者作为光反馈元件的透镜的侧面具有凹槽,所述凹槽中固定有导光件,所述导光件包括有入光口及出光口,所述光电探测器对准所述出光口设置。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凹槽中设置导光件并将光电探测器对准导光件的出光口,有利于光电探测器安装的同时也能提升光电探测器测量的准确度。
[0024]可选的,所述第一颜色的激光束为红色,所述第二颜色的激光束为绿色。
[00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半导体泵浦源发射的红色激光激发激光晶体中的钕,激光晶体产生的绿色激光具有发散角小、波长单一、功率密度高、光束质量好等特点,并且能够与发射谱精准匹配。
[0026]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将激光晶体将半导体泵浦源发射的第一颜色的激光束转换发射的第二颜色的激光传输至输出镜组,同时在输出镜组处激发第一颜色的荧光以使光电探测器接收荧光进而调节半导体泵浦源的功率,完成对泵浦源功率的调整,通过接收激光直接转换的荧光,能够有效提升半导体泵浦源出射激光光强变化的检测精确度,以实现半导体泵浦源的恒功率输出;2.半导体泵浦源发射的红色激光激发激光晶体中的钕,激光晶体产生的绿色激光具有发散角小、波长单一、功率密度高、光束质量好等特点,并且能够与发射谱精准匹配。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恒功率激光投射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恒功率激光投射装置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恒功率激光投射装置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第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恒功率激光投射装置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恒功率激光投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半导体泵浦源(1)、依次设置于所述半导体泵浦源(1)出光方向上的聚焦镜(2)、激光晶体(3)与输出镜组(4),所述输出镜组(4)的成分包括有光反馈介质,所述光反馈介质能够吸收部分激光产生荧光;所述恒功率激光投射装置还包括光电探测器(5)以及控制电路板(6),所述半导体泵浦源(1)用于发出第一颜色的激光束,所述聚焦镜(2)用于对所述第一颜色的激光束进行准直及汇聚,所述激光晶体(3)用于将所述聚焦镜(2)出射的所述第一颜色的激光束转换为第二颜色的激光束,所述第二颜色的激光束经过所述输出镜组(4)能产生荧光,所述光电探测器(5)能接收所述输出镜组(4)侧面出射的荧光,所述光电探测器(5)与所述控制电路板(6)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6)根据所述光电探测器(5)接收的所述荧光的光强调整所述半导体泵浦源(1)的功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功率激光投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镜组(4)包括光反馈元件(41)以及依次位于光反馈元件(41)出光方向的输出镜(42)、扩束镜(43)以及准直镜(44),所述光反馈元件(41)的成分为所述光反馈介质,所述光电探测器(5)设置于光反馈元件(41)的侧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功率激光投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镜组(4)包括依次位于激光晶体(3)出光方向的输出镜(42)、扩束镜(43)以及准直镜(44),所述输出镜(42)、扩束镜(43)以及准直镜(44)中的任意一个的成分为所述光反馈介质,所述光电探测器(5)设置于作为光反馈元件(41)的透镜的侧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功率激光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长勤亓玉凯韩学坤
申请(专利权)人:镭视先进激光应用技术宜兴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