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硫化物系全固体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其制造方法、正极复合体及其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硫化物系全固体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其制造方法、包括其的正极复合体以及正极复合体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二次电池是能够反复进行充电和放电的电池,随着信息通信以及显示行业的发展,二次电池被广泛用作诸如摄录像机、移动电话、笔记本PC等之类的便携式电子通信设备的动力源。另外,最近还作为诸如混合动力汽车之类的环保汽车的动力源,开发并应用有包括二次电池的电池组。
[0003]作为二次电池,例如,可以举出锂二次电池、镍
‑
镉电池、镍
‑
氢电池等,其中,锂二次电池其工作电压以及每单位重量的能量密度高,并有利于充电速度以及轻量化,从而在这方面正在积极进行研究开发。
[0004]目前商业化的锂二次电池中主要使用液体电解质,随着温度变化、外部冲击等环境急剧变化,可能会发生漏液、爆炸、起火等安全问题。由此,正在进行通过将电解质固体化来确保安全性并要提高能量密度的研究。
[0005]用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硫化物系全固体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包括具有包括多个一次颗粒的二次颗粒结构的第一锂
‑
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颗粒,所述第一锂
‑
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颗粒包括形成在所述一次颗粒之间的锂
‑
硫含有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硫化物系全固体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其中,所述锂
‑
硫含有部还形成在所述第一锂
‑
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颗粒的所述二次颗粒结构的外表面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硫化物系全固体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其中,所述一次颗粒由化学式1表示:[化学式1]Li
a
Ni
b
M1‑
b
O2在化学式1中,a是0.95≤a≤1.08,b是0.5≤b≤1,M是选自Na、Mg、Ca、Y、Ti、Zr、Hf、V、Nb、Ta、Cr、Mo、W、Mn、Co、Fe、Cu、Ag、Zn、B、Al、Ga、C、Si、Sn、Ba以及Zr的一种以上的元素。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硫化物系全固体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其中,所述锂
‑
硫含有部包括由化学式2表示的锂
‑
硫化合物:[化学式2]Li
c
X
d
SO4在化学式2中,c是0.95≤c≤2,d是0≤d≤1,X是Na或者K。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硫化物系全固体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其中,所述硫化物系全固体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还包括具有单颗粒结构的第二锂
‑
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颗粒。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硫化物系全固体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其中,所述锂
‑
硫含有部还形成在所述第二锂
‑
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颗粒的表面上。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硫化物系全固体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其中,通过X
‑
射线衍射分析测定的所述第一锂
‑
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颗粒的锂
‑
硫含有部的峰值在衍射角度(θ)为20
°
至30
°
范围下显示。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硫化物系全固体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其中,通过CS分析仪测定的所述第一锂
‑
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颗粒的硫含有量相对于所述第一锂
‑
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颗粒总重量为3,000ppm至4,000ppm。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硫化物系全固体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其中,残留于所述第一锂
‑
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颗粒表面的碳酸锂以及氢氧化锂的总含量为5,000ppm以下。10.一种硫化物系全固体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包括:使过渡金属前驱体和锂前驱体进行反应并进行热处理,从而准备预备锂
‑
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颗粒的步骤;将所述预备锂
‑
过渡金属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朴相珉,权希俊,金相墣,李泰景,崔智勋,
申请(专利权)人:SK新能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