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旭专利>正文

一种水利工程用河道清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59059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用河道清淤装置,包括船体、进泥管以及用来调节清淤角度的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设于船体上端的底座、开设于底座内部的梯形腔、与底座转动连接的转动盘、设于转动盘上的立板、设于立板上端的横板、用来收放软管的收放组件、设于梯形腔内部的第一电机、与第一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的蜗杆、与蜗杆相啮合的蜗轮以及设于蜗轮上端的第一短轴,所述蜗杆另一端与底座一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短轴另一端贯穿底座和转动盘下端固定连接,解决了现有设备不具备调节清淤装置角度,更换抽取地方时需要调整船体费时费力,影响工作效率的问题。影响工作效率的问题。影响工作效率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工程用河道清淤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水利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水利工程用河道清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水利工程是通过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下水和地表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也称为水工程,为了保持河道的清洁,避免河道堵塞,需要定期使用清淤装置对河道进行清淤处理。
[0003]根据公告号为CN216379717U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的一种水利工程用河道清淤装置,包括清淤船、蓄电池、开关、淤泥收集槽、水泵.第二管道、第一固定横板、第三管道、第一滑块和抽泥泵,通过抽泥泵工作,将进淤斗下端附近的淤泥依次通过进淤斗、第五管道、第四管道、抽泥泵和第三管道输送至淤泥收集槽内进行收集,通过第一电机的转动端转动带动第一螺纹杆转动,通过第一螺纹杆与第二滑块的螺纹连接配合,第一螺纹杆转动带动第二滑块沿着第二滑杆的轴向移动,进而带动第三滑杆使第三固定横板移动,第三固定横板带动进淤斗纵向移动,进而便于对不同深度度位置的淤泥进行抽取,与传统的清淤方式相比,无需人工手动调整管道长度,操作更加方便。
[0004]基于上述专利的检索,以及结合现有技术中的设备发现,上述设备在应用时支撑架是固定的,使进淤斗只能直上直下,需要更换抽取地方时,还需要调整船体,非常不便,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利工程用河道清淤装置,具备可调解清淤装置角度以及自动收放吸淤斗到和河底的优点,解决了现有设备不具备调节清淤装置角度,更换抽取地方时需要调整船体费时费力,影响工作效率的问题。
[0006]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河道清淤装置,包括船体、进泥管以及用来调节清淤角度的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设于船体上端的底座、开设于底座内部的梯形腔、与底座转动连接的转动盘、设于转动盘上的立板、设于立板上端的横板、用来收放进泥管的收放组件、设于梯形腔内部的第一电机、与第一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的蜗杆、与蜗杆相啮合的蜗轮以及设于蜗轮上端的第一短轴,所述蜗杆另一端与底座一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短轴另一端贯穿底座和转动盘下端固定连接。
[0007]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收放组件包括设于立板一侧的第一U形支架、与第一U形支架转动连接的长杆、设于长杆一端的主动锥齿轮、与主动锥齿轮相啮合的从动锥齿轮、设于横板一侧保护壳、设于保护壳一侧内壁上的第二电机、与第二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的第二短轴、设于横板下端的第二U形支架、设于第二U形支架内部中间上的短杆、套设于短杆上且与短杆转动连接的滑轮、与滑轮滑动连接的绳索、设于绳索一端配重块以及与配重块下端螺接的吸斗,所述第二短轴的一端与从动锥齿轮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绳索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长杆上,所述长杆设有主动锥齿轮的一端贯穿第一U形支架且延伸至保护壳内,
所述长杆和保护壳转动连接,所述吸斗一侧和进泥管固定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船体上端固定连接有蓄泥箱,所述蓄泥箱一侧下端开设有出水孔,所述蓄泥箱上端固定连接有抽泥泵,所述进泥管一端和抽泥泵输入端固定连接,所述抽泥泵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出泥管,所述出泥管一端贯穿蓄泥箱上端。
[0009]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蓄泥箱内部设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为倾斜装置。
[0010]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蓄泥箱一侧固定连接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输入端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抽水泵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出水管,所述进水管一端和出水孔相连通。
[0011]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转动盘下端设有凸边。
[0012]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船体上端设有操控室,所述操控室内设有蓄电池,所述操控室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开关,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抽泥泵和抽水泵均通过线缆和开关电性连接,多个所述开关通过线缆和蓄电池电性连接。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4]1、本技术通过设置船体、进泥管、底座、梯形腔、转动盘、立板、横板、第一电机、蜗杆、蜗轮、短轴的配合使用,第一电机通过蜗杆带动相啮合的蜗轮转动,通过短轴带动转动盘转动,立板下端和转动盘上端是固定连接,从而带动立板和横板转动,达到了可调解清淤装置角度以及自动收放吸淤斗到和河底的效果。
[0015]2、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U形支架、长杆、主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保护壳、第二电机、第二短轴、第二U形支架、短杆、滑轮、绳索、配重块和吸斗的配合使用,能够使进泥管投放到河底以及便于进泥管收起。
[0016]3、本技术通过设置蓄泥箱、出水孔、抽泥泵和出泥管的配合使用,抽泥泵运转,能够使河底淤泥通过进泥管和出泥管,排放到蓄泥箱内,通过出水孔能够使抽淤泥混带的泥水排出。
[0017]4、本技术通过设置过滤板,过滤板为倾斜装置,能够避免淤泥下落到蓄泥箱底部,堵住出水孔,同时能够使泥水分离。
[0018]5、本技术通过设置抽水泵、进水管和出水管的配合使用,能够加快蓄泥箱里面水快速排出,减少船体负荷。
[0019]6、本技术通过设置凸边,能够使转动盘在底座上转动时不会脱离底座。
[0020]7、本技术通过设置操控室、蓄电池和开关,能够方便人休息,通过开关操控,更加省力,提高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等轴测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前视图;
[0023]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图2中A

A处立体剖面图;
[0024]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5]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图2中C

C处剖面图;
[0026]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右视图;
[0027]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图6中B

B处剖面图。
[0028]图中:1、船体;101、进泥管;102、底座;103、梯形腔;104、转动盘;105、立板;106、横板;107、第一电机;108、蜗杆;109、蜗轮;110、第一短轴;2、第一U形支架;201、长杆;202、主动锥齿轮;203、从动锥齿轮;204、保护壳;205、第二电机;206、第二短轴;207、第二U形支架;208、短杆;209、滑轮;210、绳索;211、配重块;212、吸斗;3、蓄泥箱;301、出水孔;302、抽泥泵;303、出泥管;4、过滤板;5、抽水泵;501、进水管;502、出水管;6、凸边;7、操控室;701、蓄电池;702、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003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0031]如图1至图7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利工程用河道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工程用河道清淤装置,包括船体(1)、进泥管(101)以及用来调节清淤角度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设于船体(1)上端的底座(102)、开设于底座(102)内部的梯形腔(103)、与底座(102)转动连接的转动盘(104)、设于转动盘(104)上的立板(105)、设于立板(105)上端的横板(106)、用来收放进泥管(101)的收放组件、设于梯形腔(103)内部的第一电机(107)、与第一电机(107)输出端固定连接的蜗杆(108)、与蜗杆(108)相啮合的蜗轮(109)以及设于蜗轮(109)上端的第一短轴(110),所述蜗杆(108)另一端与底座(102)一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短轴(110)另一端贯穿底座(102)和转动盘(104)下端固定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河道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放组件包括设于立板(105)一侧的第一U形支架(2)、与第一U形支架(2)转动连接的长杆(201)、设于长杆(201)一端的主动锥齿轮(202)、与主动锥齿轮(202)相啮合的从动锥齿轮(203)、设于横板(106)一侧保护壳(204)、设于保护壳(204)一侧内壁上的第二电机(205)、与第二电机(205)输出端固定连接的第二短轴(206)、设于横板(106)下端的第二U形支架(207)、设于第二U形支架(207)内部中间上的短杆(208)、套设于短杆(208)上且与短杆(208)转动连接的滑轮(209)、与滑轮(209)滑动连接的绳索(210)、设于绳索(210)一端配重块(211)以及与配重块(211)下端螺接的吸斗(212),所述第二短轴(206)的一端与从动锥齿轮(203)上端固定连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旭许亭亭王洁巍焦丽媛郑萍萍
申请(专利权)人:高旭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