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扬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双发电模式的海洋能发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590013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1: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海洋发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发电模式的海洋能发电装置。包括支撑部,旋转部,第一发电部,第二发电部和控制系统;旋转部相对于支撑部可以转动,第一发电部和第二发电部密封设置在旋转部内部、并通过支撑部进行安装;旋转部包括圆柱形壳体和均布在壳体外周的多个外翼,壳体内部设有十字架,十字架相对的长轴端和壳体固定连接,十字架相对的两个短轴端部均通过磁性联轴器分别和第一发电部、第二发电部连接,十字架配设倾角传感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第一发电部和第二发电部可分别利用连续流动的潮流动能和周期性起伏的波浪能,进而实现利用多种海洋能的目的,提升海洋能利用效率。提升海洋能利用效率。提升海洋能利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发电模式的海洋能发电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海洋发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发电模式的海洋能发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利用新能源进行发电成了当前这个时代发展的主旋律。在这样的情况下,海洋能以其资源分布广、开发潜力大、可持续利用等优势成为了国内外现在乃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可再生能源发展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能源领域开发的热点和前沿。不过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利用海洋能发电的装置和设备还存在发电效率不高、稳定性不强、适用性不强的特点,因此需要开发一种可以利用多种海洋能的发电装置,以便提升海洋能利用的效率和普遍适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发电模式的海洋能发电装置,通过第一发电部和第二发电部可分别利用连续流动的潮流动能和周期性起伏的波浪能,进而实现利用多种海洋能的目的,提升海洋能利用效率。
[0004]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双发电模式的海洋能发电装置,支撑部,旋转部,第一发电部,第二发电部和控制系统;
[0005]旋转部相对于支撑部可以转动,所述第一发电部和第二发电部密封设置在旋转部内部、并通过支撑部进行安装;所述旋转部包括圆柱形壳体和均布在壳体外周的多个外翼,壳体内部设有十字架,十字架相对的长轴端和壳体固定连接,十字架相对的两个短轴端部均通过磁性联轴器分别和第一发电部、第二发电部连接,十字架配设倾角传感器;
[0006]第一发电部包括与磁性联轴器轴连接的行星齿轮增速箱和发电机,实现利用连续流动的潮流动能的发电;第二发电部包括擒纵机构,发条机构,椎齿轮,防止发条机构的发条轴反向转动的防反转机构,行星齿轮增速箱和发电机,擒纵机构将旋转部的往复摆动转换为单一方向的转动,且通过发条机构实现能量的积蓄释放,发条机构释放的能量带动椎齿轮转动,然后通过行星齿轮增速箱和发电机实现利用周期性起伏的波浪能发电。
[0007]进一步的,支撑部包括钢筋混凝土机墩,固定支架和支座;
[0008]所述钢筋混凝土机墩为对称设置的两个,钢筋混凝土机墩下端固定于海洋底部,上端连接呈L型的固定支架,和固定支架水平杆部穿过圆柱形壳体且圆柱形壳体相对水平杆转动连接,固定支架位于壳体内部的端部设有用于安装发电机的支座。
[0009]进一步的,钢筋混凝土机墩伸入水面下的长度不小于10倍钢筋混凝土机墩的宽度。
[0010]进一步的,钢筋混凝土机墩表面涂敷有环氧类涂层防止海水侵蚀,固定支架采用镍基合金。
[0011]进一步的,外翼的数量为六,每一个外翼和外壳安装的交线与外壳的中心轴方向呈10

20
°
的夹角,使得在涨潮和退潮双向水流下都能带动外壳旋转。
[0012]进一步的,所述擒纵机构包括擒纵叉、擒纵轮,第二发电部还包括一端通过磁性联轴器与十字架的短轴连接的旋转轴,旋转轴的另一端和擒纵叉连接,擒纵轮与擒纵叉配合,且与小钢轮啮合。
[0013]进一步的,所述发条机构包括发条轴,发条和外部椎齿;
[0014]小钢轮和发条轴轴连接,发条一端和发条轴固定连接,另一端和外部椎齿的内侧壁一点固定连接;外部椎齿和椎齿轮啮合。
[0015]进一步的,防反转机构包括上弦齿轮和棘爪;
[0016]上弦齿轮的轴呈L型,轴一端固定在支座上,上弦齿轮的轴和发条轴同轴设置,棘爪阻止上弦齿轮反向旋转,从而防止发条轴反向转动。
[0017]进一步的,倾角传感器为SINDT01型倾角传感器。
[0018]一种采用上述的发电装置进行发电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9]当十字架朝某一个方向转动的角度超过45
±5°
时,倾角传感器发出信号,控制系统切断第二发电部一侧的磁性联轴器,接通第一发电部一侧的磁性联轴器,第一发电部进行发电;
[0020]当十字架朝某一个方向转动的角度不超过45
±5°
时,倾角传感器发出信号,控制系统切断第一发电部一侧的磁性联轴器,接通第二发电部一侧的磁性联轴器,通过擒纵机构将壳体的摆动转换为小钢轮单一方向的转动,通过发条机构将能量进行储能和释放,储能过程中防反转机构防止发条轴反转,发条机构带动椎齿轮转动,实现第二发电部的发电。
[0021]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在于:
[0022](1)本专利技术的外翼采用六片中心对称的叶片,可以保证在双向水流下都能带动壳体转动,充分利用涨潮和退潮时的水能资源;
[0023](2)本专利技术采用两种发电模式,可以根据水流状态在两种模式下快速切换发电:在持续水流中切换为传统发电模式,在波浪能下切换为摇摆发电模式;
[0024](3)本专利技术的联轴器采用磁性联轴器,属于非接触式联轴器,采用磁耦合原理实现主动轴与从动轴之间力与力矩的零泄漏传递,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双发电模式的海洋能发电装置总体示意图。
[0026]图2为本专利技术发电装置的正视图详图。
[0027]图3为本专利技术发电装置的俯视图。
[0028]图4为本专利技术发电装置的侧视图。
[0029]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旋转轴示意图。
[0030]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发条盒示意图。
[0031]附图标记说明:
[0032]1‑
支撑部,101

钢筋混凝土机墩,102

固定支架,2

旋转部,201

外翼Ⅰ,202

外翼Ⅱ,203

外翼Ⅲ,204

外翼Ⅳ,205

外翼

,206

外翼

,207

壳体,3

第一发电部,4

第二发电部,301

十字架,302

旋转轴,303

倾角传感器,304

磁性联轴器Ⅰ,305

行星齿轮增速箱,306

发电机Ⅰ,307

支座Ⅰ,402

磁性联轴器Ⅱ,403

擒纵叉,404

擒纵轮,405

小钢轮,40

发条盒,4061

发条轴,4062

发条,4063

外部椎齿,407

上弦齿轮,408

棘爪,409

椎齿轮,
410

行星齿轮增速箱,411

发电机,412

支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34]如图1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发电模式的海洋能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部(1),旋转部(2),第一发电部(3),第二发电部(4)和控制系统;旋转部(2)相对于支撑部(1)可以转动,所述第一发电部(3)和第二发电部(4)密封设置在旋转部(2)内部、并通过支撑部(1)进行安装;所述旋转部(2)包括圆柱形壳体(207)和均布在壳体(207)外周的多个外翼,壳体内部设有十字架(301),十字架(301)相对的长轴端和壳体固定连接,十字架(301)相对的两个短轴端部均通过磁性联轴器分别和第一发电部(3)、第二发电部(4)连接,十字架(301)配设倾角传感器(303);第一发电部(3)包括与磁性联轴器轴连接的行星齿轮增速箱和发电机,实现利用连续流动的潮流动能的发电;第二发电部(4)包括擒纵机构,发条机构,椎齿轮(409),防止发条机构的发条轴反向转动的防反转机构,行星齿轮增速箱和发电机,擒纵机构将旋转部的往复摆动转换为单一方向的转动,且通过发条机构实现能量的积蓄释放,发条机构释放的能量带动椎齿轮(409)转动,然后通过行星齿轮增速箱和发电机实现利用周期性起伏的波浪能发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部(1)包括钢筋混凝土机墩(101),固定支架(102)和支座;所述钢筋混凝土机墩(101)为对称设置的两个,钢筋混凝土机墩(101)下端固定于海洋底部,上端连接呈L型的固定支架(102),和固定支架(102)水平杆部穿过圆柱形壳体(207)且圆柱形壳体(207)相对水平杆转动连接,固定支架位于壳体(207)内部的端部设有用于安装发电机的支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钢筋混凝土机墩(101)伸入水面下的长度不小于10倍钢筋混凝土机墩(101)的宽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钢筋混凝土机墩(101)表面涂敷有环氧类涂层防止海水侵蚀,固定支架(102)采用镍基合金。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外翼的数量为六,每一个外翼和外壳(207)安装的交线与外壳的中心轴方向呈1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泉水胡歆怡周星代祥宇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