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近红外共轭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758889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1: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近红外共轭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聚合物结构以代表化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以喹喔啉并噻二唑衍生物为主要结构,使得聚合物具有近红外吸收与发射的同时,还具有高稳定性、高光热转换效率等优点。在在光伏器件、荧光成像、光动力治疗、光热治疗、光声成像等方面极具应用前景。面极具应用前景。面极具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近红外共轭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光电半导体
,尤其涉及一种近红外共轭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有机共轭聚合物,又称光电半导体聚合物,由于具有强吸收、高荧光效率、高稳定性和结构可调等优异性能,近年来在光电半导体器件、生物传感、活体成像和生物医学诊疗等领域引起广泛关注。有机共轭聚合物通过对共轭骨架结构的设计可以用得到窄带隙、光热转换效率高的近红外光吸收和光发射的共轭聚合物,这类共轭聚合物在光伏器件、荧光成像、光动力治疗、光热治疗、光声成像等方面极具应用前景。
[0003]就生物医学领域应用而言,因近红外光对活体具有更大的穿透深度,相比于可见光区应用具有独特的优势。例如,基于近红外介导的光热治疗可有效消融癌症,有助于更深的组织穿透和图像引导治疗。近年来,近红外小分子光热诊疗试剂得到了广泛的开发与应用,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与生物降解性,但是较低的光热转换效率与较强的光漂白行为限制了其在光热治疗中的应用。为了克服这些应用中出现的问题,亟需设计近红外光吸收和发射的共轭聚合物来作为活体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近红外共轭聚合物,其特征在于:结构如下述通式(Ⅰ)和通式(Ⅱ)所述:所述共轭聚合物的荧光发射峰出现在800~1600nm范围,其中,X为O、S、Se、Te或N

R,R为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C24烷基;D1各自独立取自取代或未取代C6~C3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30的杂芳基;L
11
、L
12
、L
21
和L
22
各自独立取自单键、双键、C6~C30亚芳基、取代C6~C30亚芳基、C3~C30亚杂芳基或取代C3~C30亚杂芳基;Ar
11
、Ar
12
、Ar
13
和Ar
14
各自独立的取自C6~C30芳基、取代C6~C30芳基、C3~C30杂芳基或取代C3~C30杂芳基;D
21
和D
22
至少一个取自其中,L1选自单键、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亚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30的亚杂芳基,Ar
21
和Ar
22
各自独立取自取代或未取代C6~C3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30的杂芳基;虚线表示其所连接的两个单元可各自独立或成环,成环可经单键、

O



S



C(CH3)2‑


C(Ar
15
)2‑


Si(CH3)2‑


Si(Ar
15
)2‑


BAr
16

桥联,Ar
15
和Ar
16
各自取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30杂芳基;其中聚合度n为2~300的任意整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近红外共轭聚合物,其特征在于:通式(Ⅰ)和通式(Ⅱ)中的可以式(
Ⅰ‑
A)和式(
Ⅱ‑
A)表示:
其中,在式(
Ⅰ‑
A)和(
Ⅱ‑
A)中,X为O、S、Se、Te或N

R,R为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C24烷基;D1各自独立取自取代或未取代C6~C3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30的杂芳基;L
11
和L
12
各自独立取自单键、双键、C6~C30亚芳基、取代C6~C30亚芳基、C3~C30亚杂芳基或取代C3~C30亚杂芳基;Ar
11
、Ar
12
、Ar
13
和Ar
14
各自独立的取自C6~C30芳基、取代C6~C30芳基、C3~C30杂芳基或取代C3~C30杂芳基;D
21
和D
22
至少一个取自其中,L1选自单键、取代或未取代C6~C30的亚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30的亚杂芳基,Ar
21
和Ar
22
各自独立取自取代或未取代C6~C3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30的杂芳基;c和d各自独立取自1~4的整数;其中,聚合度n为2~300的任意整数;环A和环B分别表示苯、萘、蒽、芴、菲、噻吩、吡咯、咔唑、嘧啶、呋喃、苯并吡嗪、苯并呋喃、二苯并噻吩、二苯并呋喃、吲哚、吲哚并咔唑、苝基、芘基、哌嗪和异喹啉。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近红外共轭聚合物,其特征在于:L
11
、L
12
和L1各自独立地为下列各式中的一种表示:以上结构中,Z1选自:氢、氘、F、Cl、CN、C1~C24的烷基、C1~C24的烷氧基、苯基、联苯基、萘基、三亚苯基、蒽基、芘基、菲基、屈基和苝基;d1和d2分别选自1~3的整数,虚线表示以上基团与相邻单元的结合位点。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近红外发光共轭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D
21
和D
22
各自独立地由下列各式及其衍生物表示:
以上结构中,Z2和Z3各自独立地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妮娜种彬赵保敏汪联辉李畅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邮电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