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复合微生物生产生物除草剂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58882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复合微生物生产生物除草剂的方法,属于除草剂生产技术领域,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确定生物除草剂的配方;(2)制备复合微生物菌剂;(3)制备微生物活性物料;(4)制备生物除草剂。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各微生物原料协同作用制备出的生物除草剂,对多种杂草具有良好的除杀效果,见效快,无药物残留,能够减少药剂用量和经济成本,且该除草制剂配制方便,对环境友好,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复合微生物生产生物除草剂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除草剂生产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复合微生物生产生物除草剂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桉树是世界上著名的三大速生丰产林之一,其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抗逆性强等特点,被世界广泛引种栽培。我国从1890年开始引种桉树,主要产区是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福建和四川。桉树利用价值高,被广泛应用于各行业,如造纸、木材出口、家具器材、医药、食品、化工、能源等方面,因而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树种。桉树林多位于小山或丘陵上,杂草、杂灌和各类藤蔓容易疯长,桉树林杂草杂灌危害问题日益突出,杂草不仅和桉树争光、争肥、争空间(包括地下空间);杂草还影响幼林抚育中施肥等操作;杂草生长高大,是秋冬季森林火灾传火的主要媒介。因此桉树林生产中要不断除草,以确保丰产,各林地投入杂草防治的成本逐年大幅递增。
[0003]在过去,人们对桉树林传统除草是利用人工或机械实施作业,但由于桉树林需要施工的面积范围广,传统除草存在费工、费时、耗能高等缺点,后来就逐渐被化学除草所取代,然而化学药剂的大量使用也引发了一系列除草剂抗性杂草植株的出现、土壤有机污染物的长期残留、水质的污染等问题。近年来,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和林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化学农药的发展面临着环境质量问题的巨大压力,因此,开发生物活性高、选择性强、环境相容性好的生物除草剂或仿生除草剂已成为当代农药发展的必然趋势。
[0004]目前桉树林中最常见鬼针草、藤类、蕨类及灌木类等杂草,但目前市场上使用的除草剂作用单一,除草剂使用技术水平偏低,使用除草剂的时期不佳,除草剂的浓度配比不合理,及盲目加大用药量,同一地块多年使用同一种剂型的除草剂,且喷施的工具落后等原因,致使桉树林中的杂草产生耐药性或抗药性,一些劣势杂草种变为优势种,导致杂草种群演变;导致一些恶性杂草严重发生,整地质量较差,降低了除草剂在桉树林中对蕨类杂草、藤类杂草、灌木类等杂草的用药效果,杂草对除草剂的敏感性也逐年降低。
[0005]微生物源除草剂是利用微生物产生的代谢产物进行杂草防除的一种新型生物除草剂。根据其来源不同可分为真菌源、细菌源和链霉菌源除草剂等,主要是指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毒素或抗生物质。己知的病原菌毒素和抗生物质都为有机化合物,包括多肽类、荫类、大环脂类和酚醛树脂类等。
[0006]死谷芽孢杆菌是枯草芽孢杆菌的近亲。死谷芽孢杆菌由于能够产生对热、紫外线、电磁辖射和某些化学药品具有很强抗性的芽孢,可忍受各种不良环境,也有利于生防菌剂的生产、加工、储存,是一种理想的生防微生物。死谷芽孢杆菌通过成功定殖至植物根际、体表或体内,与病原菌竞争植物周围的营养,分泌抗菌物质以抑制病原菌生长,同时诱导植物防御系统抵御病原菌入侵,从而达到生防的目的。由于它生长速度快、营养需求简单,在植物的表面易于存活、定殖与繁殖,而且生产芽孢杆菌制剂的工艺简单,制剂稳定,施用方便,储存期长,因此死谷芽孢杆菌用作生防菌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0007]绿针假单胞菌是公认的环境友好型植物促生菌,该菌株分布范围广,对生态环境具有较强适应能力。大多数绿针假单胞菌是从植物根际分离获得,菌株的代谢产物对植物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具有生防的潜力与应用前景,同时克服了化学农药的弊端,从而成为真正的绿色农药,因此该菌株获得生防领域的广泛关注。
[0008]中国专利CN106900750A公开了一种微生物除草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假单孢菌1

3份,核盘菌2

3份,尾孢菌3

7份,氨基乙酸酯5

10份,乙醇20

30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

5份,异丙甲草胺1

5份,聚三硅氧烷1

2份,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2

3份,吸附载体3

7份。该微生物除草剂,根据生态学的原理制衡杂草快速大量生长,天然环保、用量少,无任何毒副作用,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对农作物安全无影响,代谢产物还可以作为农作物的营养被吸收,实现良性循环。但是该微生物除草剂只是作用于农田上的一些微弱的杂草,并不具备对于桉树林中的生命力比较顽强的鬼针草、藤类、蕨类及灌木类等恶性杂草的去除,如加入化学剂防效还可能会使药物残留,造成土壤污染等问题。
[0009]本专利技术基于现状,利用死谷芽孢杆菌、绿针假单胞菌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制备一种对环境友好,又能有效去除桉树林间的恶性杂草生物除草剂。目前未见有利用死谷芽孢杆菌、绿针假单胞菌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这三者一起开发制备生物除草剂的公开文献报道。
[0010]以上
技术介绍
内容的公开仅用于辅助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构思及技术方案,其并不必然属于本专利申请的现有技术,在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上述内容在本专利申请的申请日已经公开的情况下,上述
技术介绍
不应当用于评价本申请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11]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利用复合微生物生产生物除草剂的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农药对桉树林中常见藤类、蕨类及灌木类等恶性杂草除草效果不理想,且除草时药残还会污染环境的技术问题。
[0012]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13]一种利用复合微生物生产生物除草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4](1)确定生物除草剂的配方:配方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复合微生物菌剂100

150份、微生物活性物料20

30份、表面活性剂0.3

0.7份、助剂2

8份;
[0015](2)制备复合微生物菌剂:取死谷芽孢杆菌、绿针假单胞菌按照一定的质量比混合均匀;
[0016](3)制备微生物活性物料:先称取一定质量的桉树叶、麦麸和玉米秸秆进行粉碎混合得到混合粉末原料,然后再将混合粉末原料装入生物反应器中,加入与混合粉末原料相同质量的乙醇溶液,搅拌后浸泡,再置于烘箱中浓缩干燥,最后冷却并粉碎成粒径为60

100目的粉末;
[0017](4)制备生物除草剂:取上述制得的复合微生物菌剂100

150份、微生物活性物料20

30份放置培养罐中混合,加入表面活性剂0.3

0.7份和助剂2

8份混合,调节培养罐中的pH,并在一定温度条件下进行培养,使发酵液浓度达到10*108‑
15*108个/mL,即可得到生物除草剂。
[0018]优选地,所述表面活性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0019]优选地,所述助剂包括增效剂、稳定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0]优选地,所述增效剂包括植物油、花生油、菜籽油、大豆油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
[0021]优选地,所用稳定剂包括蔗糖、纤维素、海藻糖脂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
[00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复合微生物生产生物除草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生物除草剂的配方:配方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复合微生物菌剂100

150份、微生物活性物料20

30份、表面活性剂0.3

0.7份、助剂2

8份;(2)制备复合微生物菌剂:取死谷芽孢杆菌、绿针假单胞菌按照一定的质量比混合均匀;(3)制备微生物活性物料:先称取一定质量的桉树叶、麦麸和玉米秸秆进行粉碎混合得到混合粉末原料,然后再将混合粉末原料装入生物反应器中,加入与混合粉末原料相同质量的乙醇溶液,搅拌后浸泡,再置于烘箱中浓缩干燥,最后冷却并粉碎成粒径为60

100目的粉末;(4)制备生物除草剂:取上述制得的复合微生物菌剂100

150份、微生物活性物料20

30份放置培养罐中混合,加入表面活性剂0.3

0.7份和助剂2

8份混合,调节培养罐中的pH,并在一定温度条件下进行培养,使发酵液浓度达到10*108‑
15*108个/mL,即可得到生物除草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复合微生物生产生物除草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复合微生物生产生物除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会利宋贤冲曹继钊覃其云唐健黄凌志覃祚玉石媛媛潘波赵隽宇柯琴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