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的用于在除臭系统的风道内除臭的射流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58871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简易的用于在除臭系统的风道内除臭的射流混合装置,包括扩散喇叭口、喉管、收缩喇叭口、和喷头管件,喷头管件包括粗径段和细径段,在粗径段的左端设有前侧法兰,粗径段的右端部设有密封圈二,细径段的右端部设有支撑架,在管状外壳左端部的管壁上设有臭氧或除臭药物的吸入口,管状外壳的左端设有调节法兰,前侧法兰与调节法兰之间通过多个调节螺栓连接,管状外壳的右端设有后侧法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利用除臭系统的风道作为除臭反应的空间,在风送过程中实现对臭气的氧化分解,提高除臭效率,对臭气起到提标作用,使餐厨垃圾的处理达到超低排放要求。适用于现有餐厨垃圾除臭系统的改造,工期短、成本低、运行稳定。定。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简易的用于在除臭系统的风道内除臭的射流混合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环境保护领域,尤其是一种简易的用于在除臭系统的风道内除臭的射流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0002] 餐厨垃圾是餐饮垃圾和厨余垃圾的总称。餐饮垃圾是餐馆、饭店、单位食堂的饮食剩余物以及后厨的果蔬、肉食、油脂、面点等加工过程废弃物。厨余垃圾是指家庭日常生活中丢弃的果蔬及食物下脚料、剩菜剩饭、瓜果皮等易腐有机垃圾。(摘自:CJJ184

2012 餐厨垃圾处理技术规范)
[0003]餐厨垃圾处理厂多采用“预处理+加热提油+厌氧发酵+沼气净化利用”工艺,将餐厨垃圾提取转化为沼气和生物柴油,最终餐厨垃圾减量率达80%以上。
[0004]在日益严峻的环保政策管理和节能减排的形势推动下,传统的生物除臭+酸碱洗涤除臭工艺很难使餐厨垃圾的处理达到超低排放限值,如采用复杂的蓄热燃烧除臭方式、或分子筛吸附除臭方式、或低温等离子除臭方式,则存在能耗消耗大、投资成本高、设备复杂等一系列问题。特别在老项目改造过程中,受已有的场地限制,根本无法添加上述除臭设备,即便有些场所能够增添除臭设备,但仍存在改造工期长、环保系统的建造成本高和运行不稳定等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易的用于在除臭系统的风道内除臭的射流混合装置,能够利用除臭系统的风道作为除臭反应的空间,在风送过程中实现对臭气的氧化分解,达到初步除臭的目的,降低除臭反应器的处理负荷,提高除臭效率,对臭气起到提标作用,使餐厨垃圾的处理达到超低排放要求。该技术方案尤其适用于现有餐厨垃圾除臭系统的改造,改造工期短、无需额外环保系统的建造、成本低、运行稳定。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简易的用于在除臭系统的风道内除臭的射流混合装置,所述射流混合装置包括:自右至左依次设置在管状外壳内的扩散喇叭口、喉管、收缩喇叭口、和喷头管件,所述喷头管件包括粗径段和细径段,在粗径段的左端设有与其前侧的除臭系统的风管连接的前侧法兰,粗径段的右端部设有用于与管状外壳的内壁气密封的密封圈二,细径段的右端部设有支撑架,在管状外壳左端部的管壁上设有臭氧或除臭药物的吸入口,管状外壳的左端设有与所述前侧法兰适配的调节法兰,前侧法兰与调节法兰之间通过多个调节螺栓连接,管状外壳的右端设有与其后侧的除臭系统的风管连接的后侧法兰。
[0008]所述喉管由多个喉管单元串接组成。
[0009]扩散喇叭口和收缩喇叭口均通过固定螺钉固定在管状外壳上,多个喉管单元夹设于扩散喇叭口与收缩喇叭口之间。
[0010]所述吸入口通过管道与臭氧发生器、或除臭药物的汽化设备连接。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于已有的餐厨垃圾的除臭系统,通过相应的法兰连接便能够在其风管上串联接入本技术的射流混合装置,安装快捷、灵活、方便,不额外占用场地,节省了空间;通过调节所述调节螺栓,既有利于将射流混合装置对接于其前侧的风管与后侧的风管之间,还可以调整喷头管件与收缩喇叭口之间的距离以控制射流混合装置的最佳混合效率。无需增添复杂的蓄热燃烧除臭设备、或分子筛吸附除臭设备、或低温等离子除臭设备,无需增设场地,也无需添加动力,便可利用风管原有的送风动能,通过所述射流混合装置将臭氧或除臭药物吸入风管内(无需额外添加动力),并通过射流混合装置的混合功能将臭氧或除臭药物与臭气充分混合(也无需额外添加混合器),充分利用原有风管管道作为除臭的反应的空间,在风送过程中实现对臭气的氧化分解,达到初步除臭的目的,降低后续除臭反应器的处理负荷,提高除臭效率,对臭气起到提标作用,使餐厨垃圾臭气的处理达到超低排放要求。该技术方案尤其适用于现有餐厨垃圾除臭系统的改造,改造工期短、无需额外环保系统的建造、成本低、运行稳定。
[0012]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所述喉管由多个喉管单元串接组成,这种结构,通过增加喉管单元的数量,能够延长反应的停留时间,提高除臭效率,当然,增加喉管单元的数量,也会增加能耗,实际应用时,可以根据具体的除臭要求,在满足指标要求的情况下,尽量降低能耗。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图1的剖视图;
[0015]图3是图2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0016]图4是图3中喉管由多个喉管单元构成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5是图4中调节法兰和接头的左视图;
[0018]图6是本技术连接于餐厨垃圾除臭系统中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7是本技术连接于餐厨垃圾除臭系统中的另一种结构的示意图;
[0020]图8是图7的优化结构示意图
[0021]图9是图8的优化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标号所代表的技术特征如下:
[0023]射流混合装置1、管状外壳2、调节法兰2

1,后侧法兰2

2,吸入口3、密封圈一3

1、卡箍4、接头5、固定螺钉6、扩散口7、喉管8、喉管单元8

1,吸入口组件9、支撑架10、喷头管件11、细径段11

1,粗径段11

2,前侧法兰11

3,密封圈二12、可调节固定件13、、环流区012、调节阀02、风管03、辅助风机04、除臭反应器05、正压除臭系统风机06

1、负压除臭系统风机06

2、排气筒07

1、风帽07

2。
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晰,以下结合附图1至9,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技术,并不是为了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5]本技术是一种简易的用于在除臭系统的风道内除臭的射流混合装置,所述射
流混合装置包括:自右至左依次设置在管状外壳内的扩散喇叭口、喉管、收缩喇叭口、和喷头管件,所述喷头管件包括粗径段和细径段,在粗径段的左端设有与其前侧的除臭系统的风管连接的前侧法兰,粗径段的右端部设有用于与管状外壳的内壁气密封的密封圈二,细径段的右端部设有支撑架,在管状外壳左端部的管壁上设有臭氧或除臭药物的吸入口,且该吸入口3位于细径段11

1外侧,管状外壳的左端设有与所述前侧法兰适配的调节法兰,前侧法兰与调节法兰之间通过多个调节螺栓连接,管状外壳的右端设有与其后侧的除臭系统的风管连接的后侧法兰;作为优化,后侧法兰与风管间加入具有法兰的软连接管或管道伸缩补偿器。
[0026]作为优选,所述喉管由多个喉管单元串接组成。扩散喇叭口和收缩喇叭口均通过固定螺钉固定在管状外壳上,多个喉管单元夹设于扩散喇叭口与收缩喇叭口之间。所述吸入口通过管道与臭氧发生器、或除臭药物的汽化设备连接。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简易的用于在除臭系统的风道内除臭的射流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流混合装置(1)包括:自右至左依次设置在管状外壳(2)内的扩散喇叭口(7)、喉管(8)、收缩喇叭口(9)、和喷头管件(11),所述喷头管件(11)包括粗径段(11

2)和细径段(11

1),在粗径段(11

2)的左端设有与其前侧的除臭系统的风管(03)连接的前侧法兰(11

3),粗径段(11

2)的右端部设有用于与管状外壳(2)的内壁气密封的密封圈二(12),细径段(11

1)的右端部设有支撑架(10),在管状外壳(2)左端部的管壁上设有臭氧或除臭药物的吸入口(3),管状外壳(2)的左端设有与所述前侧法兰(11

3)适配的调节法兰(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星吴岩根范淑珍周呈祥石峻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爱科乐环保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