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复位阀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58817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复位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管路阀、传动轴套、卷簧、壳体、电机安装座以及电机;其中,管路阀连接在管路中,传动轴套的一端与管路阀连接,卷簧安装在传动轴套上,传动轴套的另一端与电机传动连接;电机安装在电机安装座上,壳体与电机安装座相配合连接,卷簧位于壳体的内部;传动轴套由电机带动转动,卷簧由传动轴套带动绕卷紧缩,卷簧为绕卷紧缩状态时管路阀闭合,卷簧为自由状态时管路阀开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自复位阀门装置实现了在外部无动力的情况下实现自复位。现了在外部无动力的情况下实现自复位。现了在外部无动力的情况下实现自复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复位阀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阀门复位
,特别涉及一种自复位阀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某些医疗设备中尿路或气路上常用阀门控制管路的开启和闭合,比如像尿动力监测仪,需要关闭尿路才能监测患者腹内压,尿路阀门开启实现排尿,当设备动力失去尿路要常开以保证患者安全。目前这类控制阀门,大多数情况是采用手动复位阀门,也有一些情况是采用动力复位阀门。然而,现有技术的这些手动复位阀门和动力复位阀门都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手动阀门不能实现自动复位,会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量。而动力复位阀门则需要接入电源工作,当出现断电等无动力情况时将无法复位,会对有些设备带来安全隐患。另外,设备如果通过动力控制复位的话,要求较高,这也会使得控制系统复杂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复位阀门装置。
[0004]为实现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复位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管路阀、传动轴套、卷簧、壳体、电机安装座以及电机;其中,管路阀连接在管路中,传动轴套的一端与管路阀连接,卷簧安装在传动轴套上,传动轴套的另一端与电机传动连接;电机安装在电机安装座上,壳体与电机安装座相配合连接,卷簧位于壳体的内部;传动轴套由电机带动转动,卷簧由传动轴套带动绕卷紧缩,卷簧为绕卷紧缩状态时管路阀闭合,卷簧为自由状态时管路阀开启。
[0006]进一步,在本技术提供的自复位阀门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管路阀为带有一字型手柄的阀门,传动轴套的一端开设有与管路阀的一字型手柄相匹配的手柄卡接凹槽,传动轴套与一字型手柄相匹配卡接相连。
[0007]进一步,在本技术提供的自复位阀门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传动轴套的中部开设有卷簧卡孔,卷簧的内侧端头插入卡接在卷簧卡孔内,壳体的内壁设置有卷簧卡槽,卷簧的外侧端头插入卡接在卷簧卡槽中。
[0008]进一步,在本技术提供的自复位阀门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传动轴套上还设置有用于卷簧轴向限位的凸起圆环。
[0009]进一步,在本技术提供的自复位阀门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电机安装座上设置有用于限定传动轴套转动范围的第一限位结构,传动轴套的末端设置有第二限位结构,第一限位结构与第二限位结构相配合。
[0010]进一步,在本技术提供的自复位阀门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第一限位结构为U字型凸起结构,第二限位结构为凸起缺环。
[0011]进一步,在本技术提供的自复位阀门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壳体的内部设置有若干螺柱,电机安装座对应螺柱设置有与螺柱相配合插接的若干螺柱插
接槽;螺柱插接槽内开设有安装座螺栓孔,电机对应安装座螺栓孔设置有若干电机螺栓孔;螺栓依次旋入电机螺栓孔、安装座螺栓孔、螺柱中,使得电机、电机安装座、壳体三者连接固定。
[0012]本技术的作用和效果:
[0013]本技术的自复位阀门装置可以在断电失去动力时,自动复位,保证设备功能的可靠实现以及保护患者安全,自动复位还也可以极大的节省了医护人员工作量。并且本技术的自复位阀门装置结构简单,相较于现有技术的动力复位阀门,本技术不需要复杂的控制系统,也了大大简化了运行流程,降低了运行成本。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自复位阀门装置的整体示意图(图示壳体为剖开状态);
[0015]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自复位阀门装置的装配图。
[0016]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传动轴套的放大图。
[0017]附图标记:管路1;管路阀2;一字型手柄21;传动轴套3;手柄卡接凹槽31;卷簧卡孔32;凸起圆环33;凸起缺环34;卷簧4;卷簧的外侧端头41;电机5;电机螺栓孔51;电机安装座6;U字型凸起结构61;螺柱插接槽62;安装座螺栓孔63;壳体7;卷簧卡槽71;螺柱72;阀门装置安装孔73。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具体阐述。
[0019]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复位阀门装置,其包括管路阀2、传动轴套3、卷簧4、壳体7、电机安装座6以及电机5。
[0020]管路阀2连接在管路1中,管路1为医疗设备中的尿路管路或气路管路。参阅图1,在本实施例所示意的管路1以尿管管路为例,该管路1包含管路上段与管路下段,管路阀2设置在该管路中,连接管路上段与管路下段,管路中尿液按照图中虚线箭头所示方向在管路1中流通。
[0021]参阅图1和图2,管路阀2采用带有一字型手柄的阀门,传动轴套3的一端开设有与管路阀2的一字型手柄21相匹配的手柄卡接凹槽31,传动轴套3通过手柄卡接凹槽31与管路阀的一字型手柄21相匹配卡接相连。图1所示为管路阀2开启状态,此时一字型手柄2与管路延伸方向相同;当管路阀2在闭合状态下,则一字型手柄2与管路延伸方向垂直。
[0022]传动轴套3的另一端与电机5的电机轴传动连接,具体为:传动轴套3的该端部设置为套筒结构并开设有螺孔,电机轴插入该端部的套筒结构中并通过螺丝固定。传动轴套3由电机5带动转动,转动方向如图1弧形箭头所示。
[0023]电机安装座6上设置有用于限定传动轴套3转动范围的第一限位结构,传动轴套3的末端设置有第二限位结构,第一限位结构与第二限位结构相配合实现限制传动轴套3的转动范围。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限位结构为电机安装座6上所设置的U字型凸起结构61,第二限位结构为传动轴套3上所设置的凸起缺环34。
[0024]卷簧4安装在传动轴套3上。参阅图1至图3,具体为:传动轴套3的中部开设有卷簧卡孔32,卷簧4通过的其内侧端头插入卡接在卷簧卡孔32内,实现卷簧的该端部固定在传动轴套3上。传动轴套3上还设置有用于卷簧4轴向限位的凸起圆环33。卷簧4整体位于壳体7的内部,如图2所示壳体7的内壁设置有卷簧卡槽71,卷簧4的外侧端头插入卡接在卷簧卡槽71中。卷簧4由传动轴套3带动绕卷紧缩,卷簧4为绕卷紧缩状态时,管路阀2闭合;卷簧4为自由状态时,管路阀2开启。
[0025]参阅图1和图2,电机5安装在电机安装座6上,壳体7与电机安装座6相配合连接。具体为:壳体7的内部设置有若干螺柱72,电机安装座6设置有若干螺柱插接槽62,壳体7通过螺柱72与电机安装座6的螺柱插接槽62一一对应相配合插接相连。并且,电机安装座6的螺柱插接槽62内开设有安装座螺栓孔63,电机5对应设置有若干电机螺栓孔51,螺栓旋入电机螺栓孔51、安装座螺栓孔63、螺柱72中,使得壳体7、电机安装座6以及电机5三者通过螺栓连接固定。
[0026]进一步,如图2所示,壳体7的外部设置有多个延伸脚,每个延伸脚上开设有阀门装置安装孔73,整个自复位阀门装置可以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复位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管路阀、传动轴套、卷簧、壳体、电机安装座以及电机;其中,所述管路阀连接在管路中,所述传动轴套的一端与所述管路阀连接,所述卷簧安装在所述传动轴套上,所述传动轴套的另一端与电机传动连接;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电机安装座上,所述壳体与所述电机安装座相配合连接,所述卷簧位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传动轴套由所述电机带动转动,所述卷簧由所述传动轴套带动绕卷紧缩,所述卷簧为绕卷紧缩状态时所述管路阀闭合,所述卷簧为自由状态时所述管路阀开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复位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管路阀为带有一字型手柄的阀门,所述传动轴套的一端开设有与所述管路阀的一字型手柄相匹配的手柄卡接凹槽,所述传动轴套与所述一字型手柄相匹配卡接相连。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复位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传动轴套的中部开设有卷簧卡孔,所述卷簧的内侧端头插入卡接在所述卷簧卡孔内,所述壳体的内壁设置有卷簧卡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金萍李建平常婷婷王玉洁单文轩朱亮赵成成刘成斌刘磊苏小飞张源何英勇
申请(专利权)人:瑞炯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