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卸船机的大车防撞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85886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卸船机的大车防撞传感器,包括壳体、传感器本体、托板、防撞机构;所述壳体包括一号壳体、二号壳体;所述一号壳体的凸起块与二号壳体的二号凹槽卡接,螺丝依次穿过一号壳体的凸起块的螺栓孔,所述二号壳体的二号凹槽的螺纹孔,从而实现一号壳体和二号壳体的螺纹连接;所述二号壳体的二号传感腔内表面设有防撞机构;所述传感器本体的发射端置于一号壳体的一号传感腔中,所述传感器本体的接收端置于所述防撞机构形成的空间中;所述二号壳体的定位柱套接至所述托板的定位套,所述二号壳体一侧与所述托板的一号凹槽连接,螺栓通过托板的螺孔与卸船机的大车行走机构螺纹固定,所述防撞机构用于消减对传感器本体撞击的作用力。体撞击的作用力。体撞击的作用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卸船机的大车防撞传感器


[0001]本技术属于港口卸船设备防护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卸船机的大车防撞传感器。

技术介绍

[0002]卸船机是利用连续输送机械制成能提升散粒物料的机头,或兼有自行取料能力,或配以取料、喂料装置,将散粒物料连续不断地提出船舱,然后卸载到臂架或机架并能运至岸边主输的地方送机系统去的专用机械。卸船机主要由以下机械部件组成:1)大车行走机构;2)小车;3)抓斗;4)臂架俯仰机构;5)移动司机室、臂架俯仰控制室和第二电器控制室;6)漏斗;7)供料皮带机;8)原煤外落返回挡板及机构;9)起升、开闭及小车牵引机构;10)喷水压尘系统;11)电梯、梯子、平台、步道;12)动力、控制电缆卷取装置;13)锚定、防台防风系缆;14)机械、电器房;15)托绳小车及牵引系统;16)维修起重机。大车行走会有盲区,会碰到人或障碍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用于卸船机的大车防撞传感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0005]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卸船机的大车防撞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传感器本体(2)、托板(3)、防撞机构(4);所述壳体(1)包括一号壳体(11)、二号壳体(12);所述一号壳体(11)的凸起块(113)与二号壳体(12)的二号凹槽(123)卡接,螺丝依次穿过一号壳体(11)的凸起块(113)的螺栓孔(114),所述二号壳体(12)的二号凹槽(123)的螺纹孔(124),从而实现一号壳体(11)和二号壳体(12)的螺纹连接;所述二号壳体(12)的二号传感腔(121)内表面设有防撞机构(4),所述防撞机构(4)用于消减对传感器本体(2)撞击的作用力;所述传感器本体(2)的发射端置于一号壳体(11)的一号传感腔(111)中,所述传感器本体(2)的接收端置于所述防撞机构(4)形成的空间中;所述二号壳体(12)的定位柱(122)套接至所述托板(3)的定位套(32),所述二号壳体(12)一侧与所述托板(3)的一号凹槽(31)连接,螺栓通过托板(3)的螺孔(33)与卸船机的大车行走机构螺纹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卸船机的大车防撞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壳体(11)包括一号传感腔(111)、发射圆孔(112)、凸起块(113)、螺栓孔(114);所述一号壳体(11)内设有一号传感腔(111),一侧设有发射圆孔(112),和传感器本体(2)的发射端一端轮廓相契合,另一侧四周设有四个凸起块(113),所述凸起块(113)上设有贯穿螺栓孔(11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卸船机的大车防撞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壳体(12)包括二号传感腔(121)、定位柱(122)、二号凹槽(123)、螺纹孔(124);所述二号壳体(12)内设有二号传感腔(121),一侧四周设有定位柱(122),另一侧四周设有四个二号凹槽(123),所述二号凹槽(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有旺刘佳何靖宋峰张杨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港远航国际矿石码头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