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式水平管沉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58537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58
一种改进式水平管沉淀装置,涉及环保化工水处理技术领域,其能够有效提高水平管沉淀池的沉淀效率,并减少清洗频次,缩减占地面积。所述改进式水平管沉淀装置,包括:水平沉淀管、内置沉淀管、以及公共污泥板,且公共污泥板用于连接竖直方向上相邻的水平沉淀管;水平沉淀管的截面呈菱形,且菱形底部等间距设置有多个长条形排泥口;内置沉淀管与水平沉淀管共用两条底边,且内置沉淀管的两条顶边与水平沉淀管的连接处形成有两条凹槽,同时每条凹槽的底部等间距设置有多个内置污泥排放口。间距设置有多个内置污泥排放口。间距设置有多个内置污泥排放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改进式水平管沉淀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环保化工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改进式水平管沉淀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几年由浅池理论原理发展形成的斜管沉淀池也获得较为广泛的应用。
[0003]具体地,浅池理论原理为:设斜管沉淀池池长为L,池中水平流速为V,颗粒沉速为u0,在理想状态下,L/H=V/ u0。可见L与V值不变时,池身越浅,可被去除的悬浮物颗粒越小;若用水平隔板,将H分成3层,每层层深为H/3,在u0与v不变的条件下,只需L/3,就可以将u0的颗粒去除,也即总容积可减少到原来的1/3;如果池长不变,由于池深为H/3,则水平流速可增加至3v,仍能将沉速为u0的颗粒除去,也即处理能力提高3倍,同时将沉淀池分成n层就可以把处理能力提高n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式水平管沉淀装置,其能够有效提高水平管沉淀池的沉淀效率,并减少清洗频次,缩减占地面积。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改进式水平管沉淀装置,包括:水平沉淀管、内置沉淀管、以及公共污泥板,且所述公共污泥板用于连接竖直方向上相邻的所述水平沉淀管;
[0007]所述水平沉淀管的截面呈菱形,且菱形底部等间距设置有多个长条形排泥口;所述内置沉淀管与所述水平沉淀管共用两条底边,且所述内置沉淀管的两条顶边与所述水平沉淀管的连接处形成有两条凹槽,同时每条所述凹槽的底部等间距设置有多个内置污泥排放口。
[0008]实际应用时,两条所述凹槽上所开设的所述内置污泥排放口以菱形竖直中心线为轴呈对称分布。
[0009]其中,所述内置污泥排放口的开口位置与所述水平沉淀管的所述长条形排泥口在水平距离上呈现交错分布。
[0010]具体地,所述内置沉淀管的截面呈菱形,且所述内置沉淀管的截面积大小为所述水平沉淀管的截面积大小的1/4。
[0011]进一步地,每根所述水平沉淀管均由四片水平沉淀管斜板组合而成。
[0012]更进一步地,所述水平沉淀管、所述内置沉淀管和所述公共污泥板均采用聚氯乙烯材质或聚丙烯材质的防锈蚀材料制成。
[0013]再进一步地,所述水平沉淀管的截面四角分别为60
°
、120
°
、60
°
、120
°
,且锐角呈上下分布。
[0014]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改进式水平管沉淀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0015]本技术提供的改进式水平管沉淀装置中,利用浅池理论在原有水平管沉淀分
离装置基础上增加分格,且通过层层污泥沉淀增加了污泥颗粒下降速度,进一步提高了沉淀效率;同时,在水利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对同一污泥颗粒的沉淀,在进行纵向分格后其横向路径也相应缩减,从而减小装置占地面积;并且,由于纵向排泥口呈现非贯通式布置,垂直速度与水平速度的合速度减少了污泥在管内的停留时间,双层污泥一同落入公共污泥区域达到排泥效果,从而减少对水平管的清洗频次。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改进式水平管沉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改进式水平管沉淀装置中单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改进式水平管沉淀装置中单管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
[0020]1‑
水平沉淀管;2

公共污泥板;3

内置沉淀管;4

长条形排泥口;5

内置污泥排放口;6

水平沉淀管斜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便于理解,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改进式水平管沉淀装置进行详细描述。
[002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改进式水平管沉淀装置,如图1

图3所示,包括:水平沉淀管1、内置沉淀管3、以及公共污泥板2,且公共污泥板2用于连接竖直方向上相邻的水平沉淀管1;
[0023]水平沉淀管1的截面呈菱形,且菱形底部等间距设置有多个长条形排泥口4;内置沉淀管3与水平沉淀管1共用两条底边,且内置沉淀管3的两条顶边与水平沉淀管1的连接处形成有两条凹槽,同时每条凹槽的底部等间距设置有多个内置污泥排放口5。
[0024]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改进式水平管沉淀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002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改进式水平管沉淀装置中,利用浅池理论在原有水平管沉淀分离装置基础上增加分格,且通过层层污泥沉淀增加了污泥颗粒下降速度,进一步提高了沉淀效率;同时,在水利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对同一污泥颗粒的沉淀,在进行纵向分格后其横向路径也相应缩减,从而减小装置占地面积;并且,由于纵向排泥口呈现非贯通式布置,垂直速度与水平速度的合速度减少了污泥在管内的停留时间,双层污泥一同落入公共污泥区域达到排泥效果,从而减少对水平管的清洗频次。
[0026]实际应用时,如图3所示,两条凹槽上所开设的内置污泥排放口5以菱形竖直中心线为轴呈对称分布。
[0027]其中,如图2所示,上述内置污泥排放口5的开口位置与水平沉淀管1的长条形排泥口4在水平距离上呈现交错分布。
[0028]具体地,如图3所示,上述内置沉淀管3的截面呈菱形,且该内置沉淀管3的截面积大小可以优选为水平沉淀管1的截面积大小的1/4。
[0029]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每根水平沉淀管1均可以由四片水平沉淀管斜板6组合而
成。
[0030]更进一步地,上述水平沉淀管1、内置沉淀管3和公共污泥板2可以均采用聚氯乙烯材质或聚丙烯材质的防锈蚀材料制成。
[0031]再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上述水平沉淀管1的截面四角可以分别为60
°
、120
°
、60
°
、120
°
,且锐角呈上下分布。
[0032]此处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图1和图3中的箭头所示方向为污泥流向,图2中的箭头所示方向为水流方向。
[0033]下面借助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改进式水平管沉淀装置的工作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0034]水流横向通过水平沉淀管,水平管内沉降的污泥分别落在内置沉淀管与水平沉淀管下边交界处的凹槽和水平沉淀管底部;内置沉淀管与水平沉淀管下边交界处的凹槽内污泥下落至水平沉淀管内并带有一定垂落速度,竖直下降污泥颗粒与水平流向的污泥颗粒碰撞形成絮凝颗粒带有斜向下的合速度流向前方水平沉淀管的长条形排泥口,并随排泥口下落至公共污泥板,聚集污泥由公共污泥板排放至下方污泥斗中,污泥斗内沉积污泥由抽排设备排出。
[0035]综上所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改进式水平管沉淀装置,能够解决水平管沉淀装置的排泥不畅问题且能够有效提高沉淀效率,适用于中小型污水处理装备,具有占用空间小、可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式水平管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沉淀管、内置沉淀管、以及公共污泥板,且所述公共污泥板用于连接竖直方向上相邻的所述水平沉淀管;所述水平沉淀管的截面呈菱形,且菱形底部等间距设置有多个长条形排泥口;所述内置沉淀管与所述水平沉淀管共用两条底边,且所述内置沉淀管的两条顶边与所述水平沉淀管的连接处形成有两条凹槽,同时每条所述凹槽的底部等间距设置有多个内置污泥排放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式水平管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条所述凹槽上所开设的所述内置污泥排放口以菱形竖直中心线为轴呈对称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进式水平管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污泥排放口的开口位置与所述水平沉淀管的所述长条形排泥口在水平距离上呈现交错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美霖韩秀燕赵林林马一博史亚微赵小乐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天威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