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石墨烯的太赫兹调控超表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8484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石墨烯的太赫兹调控超表面,包括:第一超表面和第二超表面;第一超表面包括第一电控结构和多个第一微纳结构;第二超表面包括第二电控结构和多个第二微纳结构;第一电控结构包括第一石墨烯层、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分别位于第一石墨烯层的两侧,用于向第一石墨烯层提供第一电压;第二电控结构包括第二石墨烯层、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第三电极、第四电极位于第二石墨烯层的两侧,用于向第二石墨烯层提供第二电压。本申请提出利用石墨烯在太赫兹波段的电压可调特性,用作选择在超表面中微纳结构的选择开关,可实现不同电压调控下太赫兹波的调控,例如可以调控太赫兹波的传播方向,增强了超表面的可调性。了超表面的可调性。了超表面的可调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石墨烯的太赫兹调控超表面


[0001]本技术涉及光学器件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石墨烯的太赫兹调控超表面。

技术介绍

[0002]超表面作为一种排列在二维表面上的亚波长结构,其表面设置有多个微纳结构。由于超表面具有能局部地改变入射光束的振幅、偏振和相位的特殊功能,近些年超表面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0003]太赫兹波通常指频率在0.1~10THz(波长为0.03~3mm)范围的电磁波,介于微波毫米波与红外线之间,是电子学与光子学之间的过渡区。太赫兹波具有优越的性能,在物理、化学、生命等基础研究学科,以及医学成像、安全检查、产品检测、空间通信、武器制导等应用学科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常规材料难以在太赫兹波段实现电磁响应,超表面的出现弥补了这一空白,可构造性能优越的太赫兹器件,实现对太赫兹波的探测和有效操纵。
[0004]现有的超表面制作完成后,其微纳结构的相位梯度变化方向也是固定的,在不改变超表面的放置方式的情况下,太赫兹入射波经过超表面后的效果是固定的,例如太赫兹波偏折的方向是固定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石墨烯的太赫兹调控超表面,其特征在于,包括:共面的第一超表面(110)和第二超表面(111);所述第一超表面(110)包括第一电控结构(210)和多个第一微纳结构(112),多个所述第一微纳结构(112)周期排列在所述第一电控结构(210)的一侧;所述第二超表面(111)包括第二电控结构(211)和多个第二微纳结构(113),多个所述第二微纳结构(113)周期排列在所述第二电控结构(211)的一侧;多个所述第一微纳结构(112)和多个所述第二微纳结构(113)的相位分布不同;所述第一电控结构(210)包括第一石墨烯层(114)、第一电极(115)和第二电极(116);所述第一电极(115)、所述第二电极(116)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石墨烯层(114)的两侧,用于向所述第一石墨烯层(114)提供第一电压;所述第二电控结构(211)包括第二石墨烯层(117)、第三电极(118)和第四电极(119);所述第三电极(118)、所述第四电极(119)分别位于所述第二石墨烯层(117)的两侧,用于向所述第二石墨烯层(117)提供第二电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石墨烯的太赫兹调控超表面,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微纳结构(112)和多个所述第二微纳结构(113)的相位变化方向不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石墨烯的太赫兹调控超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超表面(110)包括多层所述第一电控结构(210);多层所述第一电控结构(210)堆叠排列,且相邻两层的所述第一电控结构(210)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二超表面(111)包括多层所述第二电控结构(211);多层所述第二电控结构(211)堆叠排列,且相邻两层的所述第二电控结构(211)之间具有间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石墨烯的太赫兹调控超表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衬底(212);所述第一电控结构(210)嵌在衬底(212)中;所述第二电控结构(211)嵌在衬底(212)中。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石墨烯的太赫兹调控超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212)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石英玻璃、冕牌玻璃、火石玻璃。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石墨烯的太赫兹调控超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发郝成龙谭凤泽朱健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迈塔兰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