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卷材渗油性检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8186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防水卷材性能测试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防水卷材渗油性检测设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检测防水卷材渗油性的过程自动化水平低、待测样品冷却过程中环境不可控的缺陷。具体包括控制系统、样品基座、用于传送样品基座的传送带,以及沿所述传送带传送方向前后依次设置的加热加压系统和降温系统,其中,所述加热加压系统包括用于压覆样品的加压模块;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传送带传送所述样品基座依次通过所述加热加压系统恒温加热样品、通过所述降温系统恒温冷却样品。却样品。却样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水卷材渗油性检测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防水卷材性能检测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防水卷材渗油性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防水卷材是以指可卷曲成卷状的柔性防水材料,其中沥青防水卷材是以沥青为主要浸涂材料所制成的卷材。渗油性是检验防水卷材耐高温性能的硬性指标,现有的渗油性检测方法为:将卷材下表面隔离层取出后裁剪为待测样品,在待测样品下方垫若干中速定性滤纸,在样品上方放置重物压覆,并将整体放入烘箱中恒温处理一定时间,放凉后检查滤纸的渗油张数,以此判定其耐高温性能。
[0003]然而,现有技术检测防水卷材渗油性时,至少存在以下问题:1、恒温测试时间浮动较大;2、人工操作重物放置过程偏差不可控;3、样品放凉过程因实验室环境不可控导致误差大;4、检测过程耗费大量人力,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
[0004]有鉴于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新的防水卷材渗油性检测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缺陷,满足实际生产、检测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防水卷材渗油性检测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检测过程自动化水平低、待测样品冷却过程中环境不可控的问题。
[0006]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新型防水卷材渗油性检测设备,包括控制系统、样品基座、用于传送样品基座的传送带,以及沿所述传送带传送方向前后依次设置的加热加压系统和降温系统,其中,所述加热加压系统包括用于压覆样品的加压模块;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传送带传送所述样品基座依次通过所述加热加压系统恒温加热样品、通过所述降温系统恒温冷却样品。
[0007]本方案中,将裁剪好的待测样品按要求置于样品基座上,样品基座通过传送带的传送作用,首先进入加热加压系统中进行恒温加热一定时间完成加热测试。然后,传送带继续传送样品基座进入降温系统中进行恒温冷却,达到预定时间后,即可按要求检查样品的渗油性。本方案额外设有降温系统,可以提前调节降温系统至符合测试要求的恒温,完成加热测试的样品通过传送带快速进入恒温冷却步骤,整个过程连续化、自动化,大大提高检测效率。同时,降温系统使样品冷却温度可控,确保多次检测过程中温度条件具有高度一致性,降低样品渗油性的检测误差。本方案还通过控制系统控制传送带的运行,可使承载待测样品的样品基座准确地按照设定值进入加热加压系统和冷却系统中完成相应的检测环节,进一步提高不同测试过程的一致性,减少检测过程中的人为误差,且还使测试过程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大大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0008]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加压系统包括加热舱,所述降温系统包括降温舱,所述加热舱
和所述降温舱均具有与所述样品基座相匹配的中空底部。
[0009]本方案通过加热舱和降温舱提供独立的环境空间,有助于加热加压系统和降温系统快速达到预定的恒定温度条件。通过设置与样品基座相匹配的中空底部,使样品基座在相应的测试环节分别与加热舱、降温舱紧密相接在一起,降低测试过程中舱内与舱外环境的热交换水平,有助于舱内长时间保持恒温环境,保证渗油性检测的准确性盒可靠性。
[0010]进一步地,所述加压模块为若干设于所述加热舱底部正上方的电磁重物装置,所述电磁重物装置连接所述控制系统。
[0011]本方案通过控制系统控制通入电磁重物装置的电流,间接实现对该电磁重物装置的控制。当样品处于恒温加热测试时,控制系统对电磁重物装置断电使其失去磁力,此时,电磁重物不受磁力束缚自动下落并压覆在样品的上方;当恒温加热结束时或者测试还未开始时,控制系统对电磁重物装置通电使其产生磁力,此时,电磁重物受磁力作用吸附于电磁重物装置上。本方案使重物压覆和回收过程实现自动化控制,确保重物每次压覆样品时具有高度一致性,避免人员操作带来的误差,进一步提高渗油性检测的精确性。
[0012]进一步地,所述样品基座上具有若干相同凹槽,所述传送带传送所述样品基座与所述加热舱底部相嵌套,所述若干电磁重物装置与所述凹槽一一对应。
[0013]优选地,所述凹槽与所述电磁重物装置均设有3个。
[0014]本方案可通过将待测防水卷材裁剪成与凹槽相适配的样品,置于凹槽中,提高待测样品大小的一致性。恒温加热测试时,由于电磁重物与凹槽一一对应,断电时,电磁重物可准确压覆于样品上方,减少人工介入。此外,凹槽与电磁重物的数量设为3个则是适应防水卷材渗油性检测标准的要求,每次测试时选取3个凹槽中渗油纸张数量最多者作为该防水卷材样品渗油性的最终检测值。
[0015]进一步地,所述传送带的宽度方向垂直于其传送方向,所述加热舱沿所述传送带宽度方向的两侧设有用于控制所述加热舱升降的第一升降装置,所述第一升降装置连接所述控制系统。
[0016]进一步地,所述降温舱沿所述传送带宽度方向的两侧设有用于控制所述降温舱升降的第二升降装置,所述第二升降装置连接所述控制系统。
[001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升降装置和所述第二升降装置分别包括固定设于所述加热舱两侧舱体上的齿轮电机以及与所述齿轮电机的齿轮啮合的齿条,所述齿轮电机驱动所述加热舱相对所述齿条上下移动;其中,所述齿轮电机连接所述控制系统。
[0018]通过升降装置控制加热舱和降温舱的升降以准确、便捷地调节样品基座与舱体的中空底座相结合,在此基础上,对升降装置施加控制系统的控制调节,进一步提高检测过程的自动化,避免人为操作的误差,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0019]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用于对所述加热加压系统、所述降温系统以及所述电磁重物装置的工作时间进行计时的计时模块。
[0020]本方案通过在控制系统上增加计时模块,保证每次测试在恒温加热环节、电磁重物压覆环节以及恒温冷却环节的时间具有高度的一致性,避免人为操控产生的误差。同时,通过计时模块与控制系统进行结合,在每个测试环节只需设定固定的时间,即可简单、便捷地实现检测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
[0021]进一步地,所述防水卷材渗油性检测设备还包括与所述控制系统相连的人机交互
装置。
[0022]本方案通过人机交互装置提高相关作业人员对控制系统的操作便利度,可根据不同的产品测试要求快速设定控制系统的控制参数,还能实时查看或检查渗油性检测设备的运行情况,提高检测过程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提升检测效率。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4](1)通过在加热加压系统后面增加降温系统,使样品放冷过程的环境条件可控,避免因放冷过程环境不同造成的测试误差;
[0025](2)不同测试设备之间通过传送带传送衔接,实现流水线式检测,大大提高检测效率,并结合控制系统的自动控制功能,使检测过程自动化、智能化,降低人为操作带来的误差;
[0026](3)通过电磁重物装置使重物压覆样品的过程由设备自动控制,减小人为操作误差;
[0027](4)通过设置计时模块,并与控制系统相结合,使样品检测时间由设备自动控制,时间误差小,测试结果的一致性、准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水卷材渗油性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系统、样品基座、用于传送样品基座的传送带,以及沿所述传送带传送方向前后依次设置的加热加压系统和降温系统,其中,所述加热加压系统包括用于压覆样品的加压模块;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传送带传送所述样品基座通过所述加热加压系统恒温加热样品、通过所述降温系统恒温冷却样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卷材渗油性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加压系统包括加热舱,所述降温系统包括降温舱,所述加热舱和所述降温舱均具有与所述样品基座相匹配的中空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水卷材渗油性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模块为若干设于所述加热舱底部正上方的电磁重物装置,所述电磁重物装置连接所述控制系统。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水卷材渗油性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品基座上具有若干相同的凹槽,所述传送带传送所述样品基座与所述加热舱底部相嵌套,所述若干电磁重物装置与所述凹槽一一对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水卷材渗油性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与所述电磁重物装置分别设有3个。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立辉雷晓明
申请(专利权)人:创信广东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