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燃气体报警器,涉及气体检测报警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壳体,壳体上合页设置壳盖、通气罩以及蜂鸣警报器,所述壳体内部通过安装架设置双向螺杆、滑块、夹持板以及催化检测元件,所述壳体还设置单片机以及电源,所述壳体上还通过内壳设置连通管、泵吸探头、吸气装置、检测仪以及加热丝,所述内壳上设置有出气口。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夹持板的作用下,使得装置可以满足对于不同催化检测元件的固定,从而使得装置可以满足对于不同可燃气体检测的需求,提高了装置的适用性,在检测仪的作用下,可以进行有毒气体检测,提高装置的适用范围,同时配合加热丝进行使用,可以减少气体中水分对于检测仪的影响,保证了装置的检测质量。保证了装置的检测质量。保证了装置的检测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燃气体报警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气体报警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可燃气体报警器。
技术介绍
[0002]可燃和有毒气体报警器就是气体泄漏检测报警仪器,当工业环境中可燃或有毒气体泄漏,可燃和有毒气体报警器检测到气体浓度达到爆炸或中毒报警器设置的临界点时,报警器就会发出报警信号,以提醒工作采取安全措施,并驱动排风、切断和喷淋系统,防止发生爆炸、火灾和中毒事故,从而保障安全生产。
[0003]在现有技术中,大多数的警报器仅仅只能满足对于一种气体的检测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装置的适应性降低,无法更好地满足实际检测的需求,同时在对可燃气体检测时,也需要对所处环境中的有毒气体进行检测,避免因有毒气体或可燃气体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情况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燃气体报警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可燃气体报警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通过合页设置有壳盖,所述壳体内部上方设置有安装架,安装架内部转动设置有双向螺杆,所述安装架上还滑动设置有上下两块滑块,滑块上设置有夹持板,夹持板之间夹持设置有催化检测元件,所述壳盖上设置有通气罩,所述壳体内部下方设置有单片机,所述壳体内部下方还设置有电源,电源通过导线与单片机连接,所述单片机通过导线与催化检测元件连接,所述壳盖前侧外壁下方还设置有蜂鸣警报器,蜂鸣警报器通过导线与单片机连接,所述壳体内部位于安装架左侧设置有内壳,内壳上设置有连通管,连通管贯穿壳体且延伸至壳体外部,所述连通管的进气端设置有泵吸探头,所述内壳内部上方设置有吸气装置,所述内壳内部还设置有检测仪以及加热丝,所述泵吸探头、加热丝、检测仪以及吸气装置通过导线与单片机连接,所述内壳上设置有出气口,出气口贯穿壳体左侧壳壁且延伸至壳体外部。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后侧外壁上设置有滑动件,滑动件滑动设置于滑槽上,滑槽后侧外壁上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上贯穿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架通过安装孔以及自攻螺丝或膨胀螺丝安装于墙壁上。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槽上贯穿设置有螺纹孔,螺纹孔内通过螺纹连接设置有与滑动件配合使用的螺栓。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顶部设置有顶壳。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顶壳上设置有通孔。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双向螺杆末端设置有调节旋柄。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警报灯,警报灯通过导线与单
片机连接。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单片机上还设置有无线数据传输模块。
[0014]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5]1、在夹持板的作用下,使得装置可以满足对于不同型号催化检测元件的夹持固定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装置可以对催化检测元件进行更换,从而使得装置可以满足对于不同可燃气体检测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装置的适用性得到提升;
[0016]2、在检测仪的作用下,可以对空气中的有毒气体进行检测,从而提高装置的使用范围,同时配合加热丝进行使用,可以减少气体中水分对于检测仪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延长检测仪的使用时限,保证了装置对于有毒气体检测的质量
[0017]3、在滑槽以及滑动件的作用下,使得装置可以更好被固定安装于墙壁上,减少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因固定不充分导致装置脱落进而影响装置使用的情况发生,同时在通孔的可以方便技术人员利用穿绳穿过并将装置进行携带,提高了装置的适用范围以及便携性。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主视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主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安装架处局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后视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工作流程图。
[0025]附图标记注释:1、壳体;2、顶壳;201、通孔;3、壳盖;4、通气罩;5、蜂鸣警报器;6、连通管;7、泵吸探头;8、内壳;9、加热丝;10、检测仪;11、吸气装置;12、出气口;13、安装架;14、双向螺杆;1401、调节旋柄;15、滑块;16、夹持板;17、催化检测元件;18、警报灯;19、单片机;20、电源;21、滑动件;22、滑槽;2201、螺栓;23、安装板;2301、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实施例会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述,在附图或说明中,相似或相同的部分使用相同的标号,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各部件的形状、厚度或高度可扩大或缩小。本专利技术所列举的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对本专利技术所作的任何显而易知的修饰或变更都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与范围。
[0027]实施例
[0028]请参阅图1~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可燃气体报警器,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上通过合页设置有壳盖3,所述壳体1内部上方设置有安装架13,安装架13内部转动设置有双向螺杆14,所述安装架13上还滑动设置有上下两块滑块15,滑块15上设置有夹持板16,夹持板16之间夹持设置有催化检测元件17,所述夹持板16内壁上设置有橡胶垫,在橡胶垫的作用下,可以避免因夹持板16硬度过大导致催化检测元件17损坏进而影响后续对于可燃气体检测效率以及质量降低的情况发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催化检测元件17的工作效率,所
述双向螺杆14末端设置有调节旋柄1401,通过转动调节旋柄1401即可带动双向螺杆14转动,从而完成对于夹持板16间距调节的作用,进而完成对于不同催化检测元件17的固定作用。
[0029]所述壳盖3上设置有通气罩4,在通气罩4的作用下,可以将气体引入至壳体1内部,此时在催化检测元件17的作用下,即可对气体中含有的可燃气体进行检测,从而提高装置对于可燃气体检测的效率,所述壳体1内部下方设置有单片机19,所述壳体1内部下方还设置有电源20,电源20通过导线与单片机19连接,所述单片机19通过导线与催化检测元件17连接,所述壳盖3前侧外壁下方还设置有蜂鸣警报器5,蜂鸣警报器5通过导线与单片机19连接,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对所处环境中可燃气体进行检测时,此时可以根据检测可燃气体到的类型更换催化检测元件17的种类,并利用夹持板16对其进行夹持固定,从而提高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适用性,减少因催化检测元件17与检测气体不符导致装置检测效率降低的情况发生,当催化检测元件17检测到空气中可燃气体含量超标时,此时便会启动蜂鸣警报器5发出警报声,进而提醒使用者当前环境中可燃气体含量超标,应迅速撤离。
[0030]所述壳体1内部位于安装架13左侧设置有内壳8,内壳8上设置有连通管6,连通管6贯穿壳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燃气体报警器,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通过合页设置有壳盖(3),所述壳体(1)内部上方设置有安装架(13),安装架(13)内部转动设置有双向螺杆(14),所述安装架(13)上还滑动设置有上下两块滑块(15),滑块(15)上设置有夹持板(16),夹持板(16)之间夹持设置有催化检测元件(17),所述壳盖(3)上设置有通气罩(4),所述壳体(1)内部下方设置有单片机(19),所述壳体(1)内部下方还设置有电源(20),电源(20)通过导线与单片机(19)连接,所述单片机(19)通过导线与催化检测元件(17)连接,所述壳盖(3)前侧外壁下方还设置有蜂鸣警报器(5),蜂鸣警报器(5)通过导线与单片机(19)连接;所述壳体(1)内部位于安装架(13)左侧设置有内壳(8),内壳(8)上设置有连通管(6),连通管(6)贯穿壳体(1)且延伸至壳体(1)外部,所述连通管(6)的进气端设置有泵吸探头(7),所述内壳(8)内部上方设置有吸气装置(11),所述内壳(8)内部还设置有检测仪(10)以及加热丝(9),所述泵吸探头(7)、加热丝(9)、检测仪(10)以及吸气装置(11)通过导线与单片机(19)连接,所述内壳(8)上设置有出气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俊,王军,张志宁,赵燕,王晓璇,孙艳玲,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市计量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