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式持续能量输出的导光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8109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调式持续能量输出的导光臂,包括若干导光臂、若干角度调节装置、反射镜片组、第一平凹透镜和第二平凹透镜,导光臂包括进光口和出光口;导光臂和角度调节装置间隔地连接,相邻两导光臂分别连接于角度调节装置两端;反射镜片组设置于角度调节装置内,反射镜片组用以引导沿一导光臂的进光口射入的激光通过角度调节装置,沿相邻的另一导光臂的出光口射出;第一平凹透镜设置于首端的角度调节装置内;第二平凹透镜设置于尾端的角度调节装置内。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第一、第二平凹透镜分别设置于首尾两端的角度调节装置,可以将入射和出射激光发散,持续均匀地传播,减少单位面积内的激光能量,修复、治疗人体部位,提高安全性。提高安全性。提高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式持续能量输出的导光臂


[0001]本技术涉及导光臂
,特别涉及一种可调式持续能量输出的导光臂。

技术介绍

[0002]激光技术是二十世纪的重大专利技术之一,现已广泛用于工业生产、通讯、信息处理、医疗卫生、军事、文化教育以及科学研究等各个领域。随着半导体激光二极管技术的重大突破,固体激光器得到强劲的发展,其应用领域不断地扩展。固体激光器已成为激光学科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它为疾病的治疗带来希望,例如可通过激光治疗人体的眼部疾病。激光治疗机是利用激光的热效应和可控性,对人体组织进行切割、烧蚀等操作的光机电一体化医疗设备,利用人体组织对激光的选择性热吸收原理,激光治疗机在美容项目如祛痣、祛斑、祛疤和整容修复等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激光器所输出的激光的单位面积内的能量较大,且传播过程中能量损耗较高,具有一些安全性问题,因此如何让能改善激光传递效率,减少单位面积内激光的能量成为急需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调式持续能量输出的导光臂,可以将激光发散,减少单位面积内的激光能量,提升传播效率,降低单位面积内的激光的能量,更好地修复、治疗人体部位,提升安全性。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调式持续能量输出的导光臂,包括:
[0006]若干导光臂,所述导光臂包括进光口和出光口;
[0007]若干角度调节装置,所述导光臂和所述角度调节装置间隔地连接,相邻两所述导光臂分别连接于所述角度调节装置两端;
[0008]反射镜片组,所述反射镜片组设置于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内,所述反射镜片组用以引导沿一所述导光臂的进光口射入的激光通过所述角度调节装置,沿相邻的另一所述导光臂的出光口射出;
[0009]第一平凹透镜,所述第一平凹透镜设置于首端的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内;
[0010]第二平凹透镜,所述第二平凹透镜设置于尾端的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内。
[0011]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导光臂包括第一导光臂单元和第二导光臂单元,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包括第一角度调节单元,所述第一导光臂单元具有第一进光口,所述第二导光臂单元具有第一出光口,反射镜片组用以引导激光依次通过所述第一进光口、所述第一导光臂单元、所述第一角度调节单元、所述第二导光臂单元以及所述第一出光口。
[0012]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第一角度调节单元包括中空的第一壳体、中空的第二壳体以及中空的第三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具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壳体的侧壁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的轴线方向与所述第二开口的轴线方向呈直角或钝角或锐角设置;所述第二壳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开口,所述第二壳体的侧壁设置有第四开口,所述第
三开口的轴线方向与所述第四开口的轴线方向呈直角或钝角或锐角设置;所述第一导光臂可转动的套设于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三壳体的一端可转动的套设于所述第二开口,所述第三壳体的另一端可转动的套设于所述第三开口,所述第二导光臂可转动的套设于所述第四开口。
[0013]作为本技术的改进,还包括激光射入装置,所述角度调节装置还包括第二角度调节单元,所述第二角度调节单元包括中空的第四壳体、中空的第五壳体以及中空的第六壳体,所述第四壳体的一端具有第五开口,所述第四壳体的侧壁设置有第六开口,所述第五开口的轴线方向与所述第六开口的轴线方向呈直角或钝角或锐角设置;所述第五壳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七开口,所述第五壳体的侧壁设置有第八开口,所述第七开口的轴线方向与所述第八开口的轴线方向呈直角或钝角或锐角设置;所述激光射入装置可转动的套设于所述第五开口,所述第六壳体的一端可转动的套设于所述第六开口,所述第六壳体的另一端可转动的套设于所述第七开口,所述第一导光臂可转动的套设于所述第八开口。
[0014]作为本技术的改进,还包括激光射出装置,所述角度调节装置还包括第三角度调节单元,所述第三角度调节单元包括中空的第七壳体、中空的第八壳体以及中空的第九壳体,所述第七壳体的一端具有第一安装开口,所述第七壳体的侧壁设置有第二安装开口,所述第一安装开口的轴线方向与所述第二安装开口的轴线方向呈直角或钝角或锐角设置;所述第八壳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安装开口,所述第八壳体的侧壁设置有第四安装开口,所述第三安装开口的轴线方向与所述第四安装开口的轴线方向呈直角或钝角或锐角设置;所述第二导光臂可转动的套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开口,所述第九壳体的一端可转动的套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开口,所述第九壳体的另一端可转动的套设于第三安装开口,所述激光射出装置可转动的套设于所述第四安装开口。
[0015]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反射镜片组包括第一反射镜片和第二反射镜片,所述第一反射镜片和所述第二反射镜片均设于所述第一角度调节单元,且所述第一反射镜片与所述第一导光臂单元的轴线方向之间呈135度的夹角设置,所述第二反射镜片与所述第二导光臂单元的轴向方向之间呈135度的夹角设置。
[0016]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反射镜片组还包括第三反射镜片和第四反射镜片,所述第三反射镜片和所述第四反射镜片均设于所述第二角度调节单元,且所述第三反射镜片与所述激光射入装置的轴线方向之间呈135度的夹角设置,所述第四反射镜片与所述第一导光臂单元的轴向方向之间呈135度的夹角设置。
[0017]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反射镜片组还包括第五反射镜片和第六反射镜片,所述第五反射镜片和所述第六反射镜片均设于所述第三角度调节单元,且所述第五反射镜片与所述第二导光臂单元的轴线方向之间呈135度的夹角设置,所述第六反射镜片与所述激光射出装置的轴向方向之间呈135度的夹角设置。
[0018]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激光射出装置包括第五安装开口和第六安装开口,所述反射镜片组还包括第七反射镜片,所述第五安装开口可转动的套设于所述第四安装开口,所述第七反射镜片用以引导沿所述第五安装开口射入的激光沿所述第六安装开口射出。
[0019]作为本技术的改进,还包括第一平凸透镜和第二平凸透镜,所述第一平凸透镜设置于所述第二开口处,所述第二平凸透镜设置于所述第六开口处。
[002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若干导光臂和若干角度调节装置间隔连接,使相邻的两个导光臂可以相对转动,配合设置于角度调节装置内的发射镜片组,在实现转动导光臂,调节导光臂之间角度的同时,保障激光可以沿导光臂传播;而第一平凹透镜设置于首端的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内,经过折射可以将聚集的入射激光发散,并沿导光臂持续均匀地传播,而第二平凹透镜设置于尾端的角度调节装置内,可以将激光进一步发散,减少单位面积内的激光能量,既可以提升传播效率,又能使单位面积内的激光的能量降低,更好地修复、治疗人体部位,减少激光对人体的伤害,极大的提高了激光治疗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下面描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式持续能量输出的导光臂,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导光臂(10),所述导光臂(10)包括进光口和出光口;若干角度调节装置(20),所述导光臂(10)和所述角度调节装置(20)间隔地连接,相邻两所述导光臂(10)分别连接于所述角度调节装置(20)两端;反射镜片组(30),所述反射镜片组(30)设置于所述角度调节装置(20)内,所述反射镜片组(30)用以引导沿一所述导光臂(10)的进光口射入的激光通过所述角度调节装置(20),沿相邻的另一所述导光臂(10)的出光口射出;第一平凹透镜(40),所述第一平凹透镜(40)设置于首端的所述角度调节装置(20)内;第二平凹透镜(50),所述第二平凹透镜(50)设置于尾端的所述角度调节装置(20)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式持续能量输出的导光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臂(10)包括第一导光臂单元(110)和第二导光臂单元(120),所述角度调节装置(20)包括第一角度调节单元(210),所述第一导光臂单元(110)具有第一进光口(111),所述第二导光臂单元(120)具有第一出光口(121),反射镜片组(30)用以引导激光依次通过所述第一进光口(111)、所述第一导光臂单元(110)、所述第一角度调节单元(210)、所述第二导光臂单元(120)以及所述第一出光口(12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式持续能量输出的导光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度调节单元(210)包括中空的第一壳体(211)、中空的第二壳体(212)以及中空的第三壳体(213),所述第一壳体(211)的一端具有第一开口(2111),所述第一壳体(211)的侧壁设置有第二开口(2112),所述第一开口(2111)的轴线方向与所述第二开口(2112)的轴线方向呈直角或钝角或锐角设置;所述第二壳体(212)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开口(2121),所述第二壳体(212)的侧壁设置有第四开口(2122),所述第三开口(2121)的轴线方向与所述第四开口(2122)的轴线方向呈直角或钝角或锐角设置;所述第一导光臂(10)可转动的套设于所述第一开口(2111),所述第三壳体(213)的一端可转动的套设于所述第二开口(2112),所述第三壳体(213)的另一端可转动的套设于所述第三开口(2121),所述第二导光臂(10)可转动的套设于所述第四开口(212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调式持续能量输出的导光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激光射入装置(60),所述角度调节装置(20)还包括第二角度调节单元(220),所述第二角度调节单元(220)包括中空的第四壳体(221)、中空的第五壳体(222)以及中空的第六壳体(223),所述第四壳体(221)的一端具有第五开口(2211),所述第四壳体(221)的侧壁设置有第六开口(2212),所述第五开口(2211)的轴线方向与所述第六开口(2212)的轴线方向呈直角或钝角或锐角设置;所述第五壳体(222)的一端设置有第七开口(2221),所述第五壳体(222)的侧壁设置有第八开口(2222),所述第七开口(2221)的轴线方向与所述第八开口(2222)的轴线方向呈直角或钝角或锐角设置;所述激光射入装置(60)可转动的套设于所述第五开口(2211),所述第六壳体(223)的一端可转动的套设于所述第六开口(2212),所述第六壳体(223)的另一端可转动的套设于所述第七开口(2221),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晟达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