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公路工程盐渍土路基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8011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公路工程盐渍土路基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施工前需要落实路线复测、水准点复测及完成加密工作,并且完成料场原材试验检测和对设计文件和图纸的现场核对;落实该段路线的地质情况;测量放样以及清表,之后进行道路整平;在填料前准确放样,根据高程和中桩位置放出路基坡脚线后,洒出填料方格网,根据每辆运输车输送材料的数量控制布料情况,将填料卸于施测后的方格网内、路基填筑自低而高,进行水平分层填筑;压实路基;采用灌水法测定孔隙率、再测定相对应的沉降差;路基整形。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高效公路工程盐渍土路基处理工艺避免出现盐胀,保证施工质量,降低施工成本。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公路工程盐渍土路基处理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道路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高效公路工程盐渍土路基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盐渍土质作为公路路基时,公路路基容易出现盐胀、溶陷、变形、翻浆以及侵蚀等病害,严重影响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对过往行车的安全有巨大安全隐患。常见处理盐渍土的办法有:

土工合成材料隔断层;

砾石隔断层;

风积沙或河沙隔断层{摘自公路盐渍土路基施工技术探讨,何良,华东公路第3期2018年6月20日}。但是上述处理方法存在以下问题和缺点:

不能兼顾所有盐渍土区域特色,有些项目位于哈密市伊州区雅满苏镇以南50km戈壁无人区内,项目施工范围内常见大风、高温、年平均降水量2

3mm,文献中所述砾石或碎石隔断层在现场不具备适宜的骨料,现场多以粉土为主;

风积沙或河沙隔断层:有些项目施工范围内以往过水区域大多占据国家林草用地,无法满足全线隔断层用量,且林地和草地用地手续批复流程复杂,无法做到大面积开采,不适用于该项目。

因有些区域地理位置特殊,紧邻国家自然保护区,为保护自然环境,施工现场不能大规模开挖,破坏原始地貌和河道范围内草地。

有些无人区内土料以中盐和强盐为主,弱盐可作为一般路基填料,中盐和强盐需采取一定技术措施处理后方可进行路基填筑用料,不适用于当地施工作业。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效公路工程盐渍土路基处理工艺,采用填石路基取代盐渍土路基,以解决盐渍土地区出现的路基盐胀问题,并且兼顾戈壁无人区内项目的施工要求和适用性条件。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公路工程盐渍土路基处理工艺,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公路工程盐渍土路基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施工前需要落实路线复测、水准点复测及完成加密工作,并且完成料场原材试验检测和对设计文件和图纸的现场核对;S2、落实该段路线的地质情况;S3、测量放样以及清表,之后进行道路整平,在施工前,恢复路线中桩,在测量原地面高程后,准确放出路基填筑范围,并在路基边订防护桩后,洒出石灰线进行现场清理;S4、在填料前准确放样,根据高程和中桩位置放出路基坡脚线后,洒出填料方格网,根据每辆运输车输送材料的数量控制布料情况,将填料卸于施测后的方格网内、路基填筑自低而高,进行水平分层填筑;S5、压实路基,先压两侧后压中间,横向接头重叠0.4

0.5m,前后相邻两区段纵向重叠1.0

1.5m,碾压时,采用压路机先静压2遍,然后先慢后快,由弱至强进行振压,直至路
基压实层顶面稳定、无轮迹、石块紧密、表面平整时,进行路基的检测;S6、采用灌水法测定孔隙率、再测定相对应的沉降差,对每一层碾压完毕的路基工作面均严格自检;S7、路基整形,恢复各项中桩及边桩,按设计图纸要求检查路基的路线位置、宽度、纵坡、横坡、边坡及相应的标高;土质路基用人工和机械配合的方法整修成型,深路堑边坡整修按设计要求的坡度,自上而下进行刷坡;对加固的坡面整形进行检查,如有不合格处,及时进行处理。
[0005]S8、每填一层填料经过压实自检后,符合规范要求,再经监理工程师检验批准后方可填筑下一层;每层填筑设专人严格掌握卸料的地点、分层厚度,并在整个路基填筑宽度内使运料车辆均匀分布行驶;试验人员应跟班作业,测定沉降差,确保每层压实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0006]进一步的,步骤S2中,需要确定沿线岩石类型,包括砂岩、砾岩、泥岩、凝灰岩与火山角砾岩。
[0007]进一步的,还包括步骤S9,具体过程为,在每日气温较低时段进行涵洞基坑开挖,减少日照对涵洞基底冻土的影响;在每日气温较高时段进行涵洞基础施工,以保证施工质量。
[0008]进一步的,步骤S5中,压实时人工随时用小石块或石屑补平及填满缝隙;对靠压实设备无法压碎的大块硬质材料,均用人工子以清除或破碎,破碎后的硬质材料最大尺寸不超过压实层厚度的2/3,并均匀分布。
[0009]进一步的,步骤S6中,填石路基孔隙率符合规范要求时进行沉降差的观测,沉降差观测方法中包括填石路堤标高差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1、布设测点:在试验段每段面布设5个控制点,每个控制点至少布设3个子控制点,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可靠性,从而进行定量分析,确定出填石路堤的压实标准;A2、碾压之前用精密仪器测量各测点的标高;A3、重振碾压两遍后,再进行一次标高的观测,得到的沉降差作为路基施工质量的检测依据。
[0010]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8还包括以下步骤:路基填筑过程中每三层对中线、高程、路基宽度进行检查校正,以确保路基填筑质量。
[0011]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盐渍土路基处理工艺通过采用新的施工工艺,采用石方路基本身可起到隔断层的作用,避免盐胀,保证施工质量,增加到大功率挖机,挖取石方将填土路基变更为填石路基,施工质量优良,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从经济效益比较看,比远运外购戈壁料相对成本较小,在盐渍土地区路基施工过程中,值得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通过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描述对本专利技术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关于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如下实施例获得其他的实施例。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例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
[0013]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效公路工程盐渍土路基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施工前需要落实路线复测、水准点复测及完成加密工作,并且完成料场原材试验检测和对设计文件和图纸的现场核对;管理、施工的主要人员和试验人员均已到场,机械驾驶员及其他辅助人员已到位。
[0014]S2、落实该段路线的地质情况。
[0015]S3、测量放样以及清表,之后进行道路整平,在施工前,恢复路线中桩,在测量原地面高程后,准确放出路基填筑范围,并在路基边订防护桩后,洒出石灰线进行现场清理;为施工中现场清理后填前碾压的压实度检测提供可靠的依据,碾压后按技术规范要求频率抽检均达到规定的大于等于90%压实度要求。测量放样时,设置明显的施工控制标志;清表宽度为路两侧设计坡脚线各加宽30cm,清表深度为30cm;整平时,采用装载机粗平,平地机精平。
[0016]S4、在填料前准确放样,根据高程和中桩位置放出路基坡脚线后,洒出填料方格网,根据每辆运输车输送材料的数量控制布料情况,将填料卸于施测后的方格网内、路基填筑自低而高,进行水平分层填筑;将每层摊铺厚度控制在50cm以内,并通过暂定的松铺系数计算出每一方格的石方数量,以此控制卸料的数量,严格控制其填料厚度,严禁进行超厚填筑,为保证碾压后路堤边缘有足够的压实度,每边加宽30cm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公路工程盐渍土路基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施工前需要落实路线复测、水准点复测及完成加密工作,并且完成料场原材试验检测和对设计文件和图纸的现场核对;S2、落实该段路线的地质情况;S3、测量放样以及清表,之后进行道路整平,在施工前,恢复路线中桩,在测量原地面高程后,准确放出路基填筑范围,并在路基边订防护桩后,洒出石灰线进行现场清理;S4、在填料前准确放样,根据高程和中桩位置放出路基坡脚线后,洒出填料方格网,根据每辆运输车输送材料的数量控制布料情况,将填料卸于施测后的方格网内、路基填筑自低而高,进行水平分层填筑;S5、压实路基,先压两侧后压中间,横向接头重叠0.4

0.5m,前后相邻两区段纵向重叠1.0

1.5m,碾压时,采用压路机先静压2遍,然后先慢后快,由弱至强进行振压,直至路基压实层顶面稳定、无轮迹、石块紧密、表面平整时,进行路基的检测;S6、采用灌水法测定孔隙率、再测定相对应的沉降差,对每一层碾压完毕的路基工作面均严格自检;S7、路基整形,恢复各项中桩及边桩,按设计图纸要求检查路基的路线位置、宽度、纵坡、横坡、边坡及相应的标高;土质路基用人工和机械配合的方法整修成型,深路堑边坡整修按设计要求的坡度,自上而下进行刷坡;对加固的坡面整形进行检查,如有不合格处,及时进行处理。2.S8、每填一层填料经过压实自检后,符合规范要求,再经监理工程师检验批准后方可填筑下一层;每层填筑设专人严格掌握卸料的地点、分层厚度,并在整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鸿基王海峰赵理鹏姚纪松张卫强李洁杨文文王泽玮谢乡朱昀王景民马彦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新疆建工集团第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