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光伏电站的无人机智能巡检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7901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应用于光伏电站的无人机智能巡检平台。方舱设置在皮卡车的后车斗内;方舱的顶部设置有遥控器天线、车载高精度定位天线以及天窗;方舱的前端设置有空调;方舱内部包括三个部分,分别为左侧区域、中间区域和右侧区域;左侧区域包括逆变器、PLC设备区、储物空间以及第一检修舱门;右侧区域包括软件设备及操作区、无人机机库横移空间、储能系统附件安装区和第二检修舱门;中间区域包括自动化设备升降平台、自动化设备无人机机库和储能电池包;储能电池包位于自动化设备无人机机库的下方;自动化设备升降平台的位置与天窗对应。巡检不受地形限制,作业范围广,可应用于不同规模厂站智能巡视,减少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度。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用于光伏电站的无人机智能巡检平台


[0001]本技术涉及电缆设备围护
,尤其涉及应用于光伏电站的无人机智能巡检平台。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光伏发电并网技术的不断成熟及政府光伏扶贫项目的逐步推进,多种形式的光伏发电项目应用而生。就应用形式而言,光伏发电项目主要有集中式光伏电站和分布式光伏电站两大类,集中式式光伏电站主要应用形式有相对集中的地面电站(平地)、工厂屋顶光伏电站等,这些类型的光伏电站均为“全额上网”,实行标杆上网电价;而分布式光伏电站主要为与建筑结合的光伏发电系统、分散的水渠光伏电站、分散的水上光伏电站等,实行“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就近消纳、电网调节”的运营模式。
[0003]光伏电站常见的故障问题主要包括光伏组件的脱落及表面的耀斑,电缆及汇流箱发热,逆变器过热、主板故障及通讯中断,输电线路的发热、断股及绝缘子的裂纹等。通常情况下,光伏组件安装于较为偏僻的山区、水面、水渠、屋顶等地方,依靠人力的传统巡检方式很难发现光伏电站内运行的光伏组件、动力电缆、逆变器以及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传统的巡检方式很难实现光伏电站“全方位、无死角、高精度”的智能巡视。同时,由于光伏电站通常分布于较为偏远、较高的屋顶等区域,传统的巡检方式不仅不能从根本上减轻巡检人员巡检任务且增加巡检人员的主观判断性,而且偏远地区的登高作业也给巡检人员的人身安全带来威胁。
[0004]随着遥感和传感器技术的不断进步,通过无人机做为移动平台携带多传感器开展变电站智能巡检已成为可能。
[0005]因此,亟需开发一种应用于光伏电站无人机智能巡检系统,对于提升光伏电站的精益化运维、智能化决策和智能化监控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克服上述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应用于光伏电站的无人机智能巡检平台,不受地形限制,作业范围广,巡检速度快,效率和精度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应用于光伏电站的无人机智能巡检平台,包括无人机远程智能管控平台、无人机现场控制平台和无人机;所述无人机现场控制平台设置在车载后备箱上;所述无人机现场控制平台包括方舱;所述方舱设置在皮卡车的后车斗内;所述方舱的顶部设置有遥控器天线、车载高精度定位天线以及天窗;所述方舱的前端设置有用于无人机舱降温的空调;所述方舱的内部包括三个部分,分别为左侧区域、中间区域和右侧区域;所述左侧区域包括逆变器、PLC设备区、储物空间以及第一检修舱门;所述右侧区域包括软件设备及操作区、无人机机库横移空间、储能系统附件安装区和第二检修舱门;所述中间区域包括自动化设备升降平台、自动化设备无人机机库和储能电池包;所述储能电池包位于所述自动化设备无人机
机库的下方;所述自动化设备升降平台的位置与所述天窗对应。
[0009]可选的,所述方舱的底部左右两侧各设置两个万向轮。
[0010]可选的,所述方舱的形状为长方体;长宽高分别为1600*1428*1250mm;所述天窗与方舱底面距离为1345mm。
[0011]可选的,所述自动化设备升降平台采用伺服电机配合剪式升降结构;所述自动化设备升降平台的顶部周围设置有对中机械臂,用于对中无人机。
[0012]可选的,所述自动化设备无人机机库采用单列三行的形式,分别设置有三个存储空间,三个所述存储空间为上、中、下排布;单层所述存储空间高度为250mm;所述无人机机库横移空间位于所述自动化设备无人机机库的右侧,与所述存储空间对应。
[0013]可选的,所述存储空间内设置有无人机锁止件,与存储空间内的无人机连接;所述无人机锁止件由所述PLC设备区控制。
[0014]可选的,所述软件设备及操作区包括设备存放区和遥控器存放区;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和直流电源分层摆放在所述设备存放区,所述设备存放区配备2处220v交流插座以及1个总电开关;无人机的遥控器放置在所述遥控器存放区,所述遥控器共3台。
[0015]可选的,所述储能电池包包括4个100Ah模组,总电量为10.24kwh,形状为矩形,侧部设置有多个充电接口。
[0016]可选的,所述空调制冷量为800W,所述空调的内侧连接冷却通道,所述冷却通道设置有三个出风口;所述出风口的位置对应所述自动化设备无人机机库的后方;所述出风口处安装有轴流风扇。
[0017]可选的,所述无人机包括可见光摄像头、红外成像摄像头、激光测距成像和无人机定位单元。
[0018]本技术的积极有益效果:
[0019]与传统的人工巡检相比,开展无人机智能巡检巨大优势表现在:不受地形限制,作业范围广,可应用于不同规模厂站智能巡视;智能控制,解放人力资源,意外情况不会造成人员伤亡,安全可靠性高;巡检速度快,效率和精度高;智能决策,无人机巡检数据实时传输至管控平台系统,管控平台系统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和专家诊断技术给出巡检决策意见,排除由于巡检人员的主观判断性对厂站安全运维带来的风险。可以减少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及提高巡检结果的精度。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方舱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方舱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方舱与皮卡车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方舱顶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方舱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方舱左侧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方舱右侧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方舱中间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俯视方向各功能区分布结构示意图;
[0029]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自动化设备升降平台通过剪式升降结构上升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11是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自动化设备升降平台和对中机械运动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12是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自动化设备无人机机库和无人机锁止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13是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软件设备及操作区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14是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PLC设备区布置的示意图;
[0034]图15是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储能电池包安装位置结构示意图;
[0035]图16是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储能电池包外形结构示意图;
[0036]图17是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空调和冷却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0037]1、无人机;2、皮卡车;3、方舱;4、遥控器天线;5、车载高精度定位天线;6、天窗;7、空调;8、逆变器;9、PLC设备区;10、储物空间;11、第一检修舱门;12、软件设备及操作区;13、无人机机库横移空间;14、储能系统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光伏电站的无人机智能巡检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无人机远程智能管控平台、无人机现场控制平台和无人机;所述无人机现场控制平台设置在车载后备箱上;所述无人机现场控制平台包括方舱;所述方舱设置在皮卡车的后车斗内;所述方舱的顶部设置有遥控器天线、车载高精度定位天线以及天窗;所述方舱的前端设置有用于无人机舱降温的空调;所述方舱的内部包括三个部分,分别为左侧区域、中间区域和右侧区域;所述左侧区域包括逆变器、PLC设备区、储物空间以及第一检修舱门;所述右侧区域包括软件设备及操作区、无人机机库横移空间、储能系统附件安装区和第二检修舱门;所述中间区域包括自动化设备升降平台、自动化设备无人机机库和储能电池包;所述储能电池包位于所述自动化设备无人机机库的下方;所述自动化设备升降平台的位置与所述天窗对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光伏电站的无人机智能巡检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方舱的底部左右两侧各设置两个万向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光伏电站的无人机智能巡检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方舱的形状为长方体;长宽高分别为1600*1428*1250mm;所述天窗与方舱底面距离为1345m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光伏电站的无人机智能巡检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化设备升降平台采用伺服电机配合剪式升降结构;所述自动化设备升降平台的顶部周围设置有对中机械臂,用于对中无人机。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光伏电站的无人机智能巡检平台,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山姜国庆常东旭靳海路张城伟王闪雷薛文彬刘宝瑞蒋英爽张晨曦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直流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