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调节的湿化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7743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方便调节的湿化瓶,包括瓶体和负压吸球,所述瓶体的顶部开设有瓶口,所述瓶体的肩部设有与所述瓶体内部相连通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外端与所述负压吸球相螺接,所述负压吸球的顶部设有带有软盖的通气孔,所述负压吸球的底部连通有导管,所述导管伸入所述瓶体内部,所述瓶体的外侧壁对应所述连接管处设有倒锥形的球托,所述负压吸球放置在所述球托上,所述负压吸球的体积是所述瓶体的一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湿化瓶可快速、灵活地调整和控制湿化瓶瓶体内部湿化水的量,从而减轻氧气疗法和雾化治疗过程中需要反复增减湿化水带来的繁琐操作。水带来的繁琐操作。水带来的繁琐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调节的湿化瓶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方便调节的湿化瓶。

技术介绍

[0002]氧气疗法是指通过给氧以纠正机体因各种原因所造成的缺氧状态,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一种治疗方法。湿化瓶是医院常用的一种给氧装置,能够起到湿化氧气的作用,帮助提高吸氧者的舒适度。如图1所示,是目前医院常规使用的湿化瓶结构,其由湿化瓶和氧气表头组成,当进行氧气疗法需要给氧时,氧气从氧气表头的入口A处进入氧气表头内,向上推动氧气表头内的浮标B(小钢珠),浮标B高度所平齐的刻度即为氧气流量的大小(氧气流量的大小可通过氧流量调节旋钮D进行调节),继而氧气向下从通氧管C进入装有灭菌蒸馏水的湿化瓶中(湿化水的高度一般在湿化瓶的1/3~1/2处),从而获得湿化,然后氧气从氧气表头的侧口E处溢出,进入与侧口E连通的吸氧管,最终进入患者的呼吸道内。除了氧气疗法,雾化吸入也需要用到上述湿化瓶。当患者需要接受雾化治疗时,需要将图1中的与侧口E连通的吸氧管取下,改接雾化器,并增大入口A的流量,为了避免药雾浓度被稀释,此时需要将湿化瓶内的水倒掉。
[0003]上述湿化瓶存在无法灵活调整湿化瓶内部湿化水的量、不适应临床需要的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0004](1)对于只需要接受氧气疗法的患者而言,在长时间的氧气治疗过程中,湿化瓶中的湿化水会逐渐减少,因湿化水的量过少(即湿化水液面少于湿化瓶1/3,未能没过湿化瓶中的通氧管时)将难以起到湿化氧气的作用,不利于保护呼吸道黏膜,此时需要增加湿化水。
>[0005](2)对于缺氧较为严重、需要采用高流量吸氧的患者而言,如湿化瓶中的水位较高,则高流量氧气冲入湿化水下会导致持续产生较大的水泡,此时湿化水可能溢出,存在随氧气管流入患者呼吸道的可能,从而引起患者不适,甚至导致患者呛咳,此时需要减少湿化水。
[0006](3)而对于在接受氧气疗法的过程中需要间歇接受药物雾化吸入的患者,为避免药雾浓度被稀释,在雾化吸入开始前,需要将湿化瓶中的湿化水倒掉,在单次雾化治疗结束后(大约15

20分钟),重新在湿化瓶中添加湿化水,待到下一次雾化治疗前又倒掉湿化水,雾化治疗结束后再加入湿化水,通常雾化吸入的频率为一天两次或三次,需要反复为湿化瓶倒水或加水。
[0007]而每次倒水或加水,都需要将湿化瓶旋下,取出湿化瓶内通氧管上方的垫片及通氧管,倒入、倒出适量灭菌蒸馏水后,放回垫片及通氧管,再将湿化瓶重新旋回氧气表头的旋口,但氧气表头与湿化瓶的衔接并不容易,需要每次仔细对齐接口处的螺纹,如此反复的操作显然更加耗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方便调节的湿化瓶。
[0009]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10]一种方便调节的湿化瓶,包括瓶体和负压吸球,所述瓶体的顶部开设有瓶口,所述瓶体的肩部设有与所述瓶体内部相连通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外端与所述负压吸球相螺接,所述负压吸球的顶部设有带有软盖的通气孔,所述负压吸球的底部连通有导管,所述导管伸入所述瓶体内部,所述瓶体的外侧壁对应所述连接管处设有倒锥形的球托,所述负压吸球放置在所述球托上,所述负压吸球的体积是所述瓶体的一半。
[0011]进一步地,所述瓶体与所述连接管一体成型,所述连接管的外端设有外螺纹,所述负压吸球在吸口处向内缩进形成负压吸管,所述负压吸管的末端固定有螺纹环,所述螺纹环的内壁设有与所述连接管的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
[0012]进一步地,所述导管插设在所述螺纹环内并与所述负压吸球相连通。
[0013]进一步地,所述螺纹环采用塑料材质制成,所述负压吸球采用硅胶材质制成。
[0014]进一步地,所述瓶体采用透明或半透明的塑料材质制成。
[0015]进一步地,所述球托由塑料条螺旋缠绕形成。
[0016]进一步地,所述球托通过扎带固定在所述瓶体上,或所述球托与所述瓶体一体成型。
[0017]进一步地,所述瓶口和连接管分别设有相适配的瓶盖。
[0018]进一步地,所述瓶体外壁上印刻有用于衡量瓶体内部水位的刻度。
[0019]进一步地,所述软盖采用硅胶材质制成。
[002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与
技术介绍
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0021]本技术的湿化瓶巧妙利用负压吸附原理,通过在瓶体上设置负压吸球,可快速、灵活地调整和控制湿化瓶瓶体内部湿化水的量,从而减轻氧气疗法和雾化治疗过程中需要反复增减湿化水带来的繁琐操作,减轻医务工作人员的负担,并改善患者的体验。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现有湿化瓶连接氧气表头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的湿化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的负压吸球吸水前的状态图;
[0025]图4为本技术的负压吸球吸水后的状态图。
[0026]附图标记说明:
[0027]A、入口;B、浮标;C、通氧管;D、氧流量调节旋钮;E、侧口;
[0028]100、瓶体;110、瓶口;120、连接管;
[0029]200、负压吸球;210、通气孔;220、负压吸管;230、螺纹环;240、导管;
[0030]300、球托。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
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32]在本技术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本技术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3]实施例
[0034]如图2所示,一种方便调节的湿化瓶,包括瓶体100和负压吸球200,所述瓶体100的顶部开设有瓶口110,所述瓶体100的肩部设有与所述瓶体100内部相连通的连接管120,所述连接管120外端与所述负压吸球200相螺接,所述负压吸球200的顶部设有带有软盖的通气孔210,所述负压吸球200的底部连通有导管240,所述导管240伸入所述瓶体100内部,所述瓶体100的外侧壁对应所述连接管120处设有倒锥形的球托300,所述负压吸球200放置在所述球托300上,所述负压吸球200的体积是所述瓶体100的一半。
[0035]所述瓶体100与所述连接管120一体成型,所述连接管120的外端设有外螺纹,所述负压吸球200在吸口处向内缩进形成负压吸管220,所述负压吸管220的末端固定有螺纹环230,所述螺纹环230的内壁设有与所述连接管120的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所述导管240插设在所述螺纹环230内并与所述负压吸球200相连通。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调节的湿化瓶,其特征在于:包括瓶体和负压吸球,所述瓶体的顶部开设有瓶口,所述瓶体的肩部设有与所述瓶体内部相连通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外端与所述负压吸球相螺接,所述负压吸球的顶部设有带有软盖的通气孔,所述负压吸球的底部连通有导管,所述导管伸入所述瓶体内部,所述瓶体的外侧壁对应所述连接管处设有倒锥形的球托,所述负压吸球放置在所述球托上,所述负压吸球的体积是所述瓶体的一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调节的湿化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与所述连接管一体成型,所述连接管的外端设有外螺纹,所述负压吸球在吸口处向内缩进形成负压吸管,所述负压吸管的末端固定有螺纹环,所述螺纹环的内壁设有与所述连接管的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方便调节的湿化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插设在所述螺纹环内并与所述负压吸球相连通。4.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舒兰颜美琼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