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的沟槽支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57655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移动的沟槽支护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装置主体包括两平行设置的支护面板,两支护面板用于对沟槽侧壁形成支撑;两支护面板之间设有间距调节机构,间距调节机构用于调节两支护面板之间的间距;两支护面板上端处均设有行走机构,行走机构包括行走轮与高度调节机构,行走轮用于与沟槽上端面配合,高度调节机构用于调节行走轮与支护面板之间的相对高度。通过上述设置,能够较佳地对深度与宽度不同的沟槽形成支护,且该沟槽支护装置在沟槽内移动方便。且该沟槽支护装置在沟槽内移动方便。且该沟槽支护装置在沟槽内移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移动的沟槽支护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土木工程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移动的沟槽支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市政管线施工时需要开挖沟槽,当沟槽开挖较深时,可能会出现沟槽塌方、滑坡事故,故而需要在沟槽施工时对沟槽侧壁进行支护。现有的沟槽施工中通常采用防护板、钢筋等加固物对沟槽侧壁进行加固,以达到防止塌方的目的。
[0003]由于市政管线施工中的沟槽通常较为狭长,且沟槽宽度与深度通常不一致,而防护板、钢筋等支护方式在建造后较难对其支护的高度与深度进行二次改变,且防护板、钢筋等支护方式拆建复杂、不便于二次移动,故而使得该支护方式在狭长且深度与高度不同的沟槽工程中使用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的支护方式不便于在狭长且深度与高度不同的沟槽工程中使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移动的沟槽支护装置。其能够较佳地对深度与宽度不同的沟槽形成支护,且该沟槽支护装置在沟槽内移动方便。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0006]一种可移动的沟槽支护装置,其包括装置主体,装置主体包括两平行设置的支护面板,两支护面板用于对沟槽侧壁形成支撑;两支护面板之间设有间距调节机构,间距调节机构用于调节两支护面板之间的间距;两支护面板上端处均设有行走机构,行走机构包括行走轮与高度调节机构,行走轮用于与沟槽上端面配合,高度调节机构用于调节行走轮与支护面板之间的相对高度。
[0007]通过上述设置,能够较佳地实现对宽度与高度不同的沟槽的支护,且由于行走机构较佳地方便了装置主体沿沟槽开挖方向的移动,进而使得该装置主体能够适应对狭长沟槽的支护作用,故而较佳地避免了在沟槽施工时出现的沟槽塌方事件,进而较佳地提升了沟槽施工的安全性。
[0008]其中,高度调节机构能够较佳地调节行走轮与支护面板之间的相对高度,从而使得行走轮能够一直处于着地状态,进而较佳地使得装置主体能够适应不同高度的沟槽,且较佳地方便了装置主体在深度发生变化的沟槽内的移动;同时,着地状态的行走轮能够配合刹车系统对装置主体进行限位,从而较佳地防止了装置主体的溜坡;
[0009]其中,间距调节机构能够较佳地调节两支护面板之间的距离,使得装置主体能够适应对不同宽度的沟槽的支护,且较佳地方便了装置主体在宽度发生变化的沟槽内的移动;同时,间距调节机构驱使两支护面板背向移动至顶紧在沟槽侧壁处,能够较佳地实现对沟槽侧壁土层的支护加固;间距调节机构驱使两支护面板相向移动至与沟槽侧壁相分离,能够较佳地方便装置主体在沟槽内的移动。
[0010]作为优选,间距调节机构包括分别设于两支护面板处的第一螺纹杆与第二螺纹
杆、以及第一套杆,第一套杆两端处设有分别用于与第一螺纹杆、第二螺纹杆螺纹配合的第一螺纹孔、第二螺纹孔,第一螺纹杆与第二螺纹杆处的螺纹方向相反。
[0011]通过间距调节机构的设置,施工人员转动第一套杆,带动第一螺纹杆与第二螺纹杆相互靠进或相互远离,从而带动两支护面板相向或背向移动,进而较佳地调节了两支护面板之间的间距。
[0012]作为优选,行走机构包括呈上下设置的第一安装座与第二安装座;高度调节机构包括分别设于第一安装座与第二安装座处的第三螺纹杆与第四螺纹杆、以及第二套杆,第二套杆两端处设有分别用于与第三螺纹杆、第四螺纹杆螺纹配合的第三螺纹孔与第四螺纹孔,第三螺纹杆与第四螺纹杆处的螺纹方向相反;行走轮设于第二安装座处。
[0013]通过高度调节机构的设置,施工人员转动第二套杆,带动第三螺纹杆与第四螺纹杆相互靠进或相互远离,从而带动第一安装座与第二安装座相向或背向移动,进而驱使行走轮沿支护面板高度方向移动,故而较佳地调节了行走轮与支护面板之间的相对高度。
[0014]作为优选,第一安装座处设有具有第一套孔的第一套筒,第二安装座处设有用于与第一套孔插接配合的第二套筒;第一套筒设于支护面板处。
[0015]通过第一套筒与第二套筒的设置,较佳地引导了第三螺纹杆与第四螺纹杆的相对移动方向,进而较佳地调节了行走轮与支护面板之间的相对高度。
[0016]作为优选,支护面板包括两平行设置的立柱、以及设于两立柱之间的档土面板,两立柱之间沿支护面板高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水平设置的槽钢,两立柱之间沿支护面板宽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竖直设置的加筋板,槽钢与加筋板形成网状结构。
[0017]通过支护面板的设置,档土面板较佳地支撑了沟槽侧壁,进而较佳地阻挡了沟槽侧壁处土层进入沟槽内,同时降低了沟槽塌方的概率;槽钢与加筋板进一步提升了支护面板的牢固性,进而提升了沟槽施工的安全性。
[0018]作为优选,档土面板设于支护面板朝向沟槽侧壁的端部,槽钢与加筋板设于支护面板背向沟槽侧壁的端部。故而较佳地提升了档土面板的强度,进而较佳地提升了该装置主体的安全性与牢固性,进而较佳地避免了沟槽塌方。
[0019]作为优选,立柱处设有扶手。故而较佳地方便了施工人员进入与爬出沟槽。
[0020]作为优选,两支护面板之间设有爬梯。故而较佳地方便了施工人员进入与爬出沟槽。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实施例1中一种可移动的沟槽支护装置在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实施例1中行走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实施例1中行走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实施例1中一种可移动的沟槽支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实施例1中一种可移动的沟槽支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实施例1中一种可移动的沟槽支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描述。应当理解
的是,实施例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解释而并非限定。
[0028]实施例1
[0029]如图1

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移动的沟槽支护装置,其包括装置主体100,装置主体100包括两平行设置的支护面板110,两支护面板110用于对沟槽侧壁形成支撑;两支护面板110之间设有间距调节机构,间距调节机构用于调节两支护面板110之间的间距;两支护面板110上端处均设有行走机构160,行走机构160包括行走轮120与高度调节机构,行走轮120用于与沟槽上端面配合,高度调节机构用于调节行走轮120与支护面板110之间的相对高度。
[0030]通过上述设置,能够较佳地实现对宽度与高度不同的沟槽的支护,且由于行走机构160较佳地方便了装置主体100沿沟槽开挖方向的移动,进而使得该装置主体100能够及时移动至沟槽内施工地段,故而使得该装置主体100能够适应对狭长沟槽的支护作用,故而较佳地避免了在沟槽施工时出现的沟槽塌方事件,进而较佳地提升了沟槽施工的安全性。
[0031]其中,高度调节机构能够较佳地调节行走轮120与支护面板110之间的相对高度,从而使得行走轮120能够一直处于着地状态,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的沟槽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主体(100),装置主体(100)包括两平行设置的支护面板(110),两支护面板(110)用于对沟槽侧壁形成支撑;两支护面板(110)之间设有间距调节机构,间距调节机构用于调节两支护面板(110)之间的间距;两支护面板(110)上端处均设有行走机构(160),行走机构(160)包括行走轮(120)与高度调节机构,行走轮(120)用于与沟槽上端面配合,高度调节机构用于调节行走轮(120)与支护面板(110)之间的相对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的沟槽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间距调节机构包括分别设于两支护面板(110)处的第一螺纹杆(131)与第二螺纹杆(132)、以及第一套杆(133),第一套杆(133)两端处设有分别用于与第一螺纹杆(131)、第二螺纹杆(132)螺纹配合的第一螺纹孔、第二螺纹孔,第一螺纹杆(131)与第二螺纹杆(132)处的螺纹方向相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的沟槽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行走机构(160)包括呈上下设置的第一安装座(210)与第二安装座(220);高度调节机构包括分别设于第一安装座(210)与第二安装座(220)处的第三螺纹杆(211)与第四螺纹杆(221)、以及第二套杆(222),第二套杆(222)两端处设有分别用于与第三螺纹杆(211)、第四螺纹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礼飞金毓沈业柱许乾坤刘章超李洋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局集团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