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容器成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57588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输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电容器成套装置,所述成套装置包括框架;所述框架中设置有上下层并列分布的第一电容器结构和第二电容器结构;所述第一电容器结构包括第一电抗器、第一电容器组、第二电容器组;所述第二电容器结构包括第二电抗器、第三电抗器、第三电容器组、第四电容器组;所述第一电容器结构和第二电容器结构的输出端上并联有限压型电容保护器,用于限制电压从而形成高压防护;上下层并列分布设计的电容器结构能够紧凑结构,减少占地面积;并联设置的电容器组能够提高电压质量和设备利用率;限压型电容保护器的设置能够提高输电的安全性;绝缘子串的设置能够绝缘接线;整体设计合理,结构紧凑,实用性高。用性高。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容器成套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输电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电容器成套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容器成套设备是电力系统的重要元件
[0003]随着电网建设的飞速发展和对电能质量要求的提高,电容器成套装置使用越来越广泛,而根据负荷变化补偿容量的电容器装置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多,为使补偿容量更合理,容量分组更是越来越多。
[0004]现有技术中,电容器成套装置的结电容器结构通常是平铺开的,结构不够紧凑,占地面积较大;用于高压电路中电容器结构电压质量不佳,且线路能耗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容器成套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容器成套装置结构不够紧凑、用于高压电路中电容器结构电压质量不佳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容器成套装置,所述成套装置包括框架;
[0007]所述框架中设置有上下层并列分布的第一电容器结构和第二电容器结构;
[0008]所述第一电容器结构包括第一电抗器、第一电容器组、第二电容器组,第一电容器组与第二电容器组并联后串联第一电抗器;
[0009]所述第二电容器结构包括第二电抗器、第三电抗器、第三电容器组、第四电容器组,第二电抗器与第三电容器组串联,第三电抗器与第四电容器组串联,且串联后的第二电抗器、第三电容器组与串联后的第三电抗器、第四电容器组相对并联;
[0010]所述第一电抗器、第二电抗器、第三电抗器的输入端相对并联,第一电容器组、第二电容器组、第三电容器组、第四电容器组的输出端相对并联,从而使第一电容器结构与第二电容器结构并联连接;
[0011]所述第一电容器结构和第二电容器结构的输出端上并联有限压型电容保护器,用于限制电压从而形成高压防护。
[0012]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成套装置包括电力电缆,电力电缆的电缆头接电容器组的输入端。
[0013]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成套装置包括阻尼式限流器,所述阻尼式限流器接第一电容器结构和第二电容器结构的输出端,用于安全可靠的限制电流输出。
[0014]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阻尼式限流器下端设置有绝缘子支柱。
[0015]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框架上设置有若干绝缘子串,用于对接入、接出第一电容器结构和第二电容器结构的电缆进行绝缘布线。
[0016]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容器组上并联有第一电压互感器,第三
电容器组上并联有第二电压互感器,第四电容器组上并联有第三电压互感器。
[0017]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成套装置外侧设置有不锈钢护栏,不锈钢护栏呈闭环状态围合在成套装置外侧。
[0018]如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电容器成套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1、通过将电容器结构上下层并列分布设计,能够紧凑结构,减少占地面积;
[0020]2、通过将电容器组并联设置,能够补偿电力系统感性负荷的无功功率,以提高功率因数,改善电压质量,降低线路损耗,提高电压质量和设备利用率;
[0021]3、通过设置限压型电容保护器,能够限制电压从而形成高压防护,提高输电的安全性;
[0022]4、通过设置绝缘子串,绝缘子串既起到绝缘作用,又代替杆塔横担,省略了复杂的钢结构横担;并且,用绝缘子串替代横担还具有质量轻、运输轻便、存放地方小、施工方便等优点;
[0023]5、本技术提供的电容器成套装置,上下层并列分布设计的电容器结构能够紧凑结构,减少占地面积;并联设置的电容器组能够提高电压质量和设备利用率;限压型电容保护器的设置能够提高输电的安全性;绝缘子串的设置能够绝缘接线;整体设计合理,结构紧凑,实用性高。
附图说明
[0024]图1显示为本技术公开的电容器成套装置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显示为本技术公开的电容器成套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0026]图3显示为本技术公开的电容器成套装置的接线原理示意图。
[0027]元件标号说明
[0028]框架1;第一电抗器2;第一电容器组3;第二电容器组4;第二电抗器5;第三电抗器6;第三电容器组7;第四电容器组8;限压型电容保护器9;电力电缆10;阻尼式限流器11;绝缘子支柱12;绝缘子串13;第一电压互感器14;第二电压互感器15;第三电压互感器16;不锈钢护栏17;第一电容器结构a;第二电容器结构b。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30]请参阅图1至图3。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31]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容器成套装置,所述成套装置包括框架1;所
述框架1中设置有上下层并列分布的第一电容器结构a和第二电容器结构b;通过将电容器结构上下层并列分布设计,能够紧凑结构,减少占地面积。
[0032]所述第一电容器结构a包括第一电抗器2、第一电容器组3、第二电容器组4,第一电容器组3与第二电容器组4并联后串联第一电抗器2;所述第二电容器结构b包括第二电抗器5、第三电抗器6、第三电容器组7、第四电容器组8,第二电抗器5与第三电容器组7串联,第三电抗器6与第四电容器组串联8,且串联后的第二电抗器5、第三电容器组7与串联后的第三电抗器6、第四电容器组8相对并联;所述第一电抗器2、第二电抗器5、第三电抗器6的输入端相对并联,第一电容器组3、第二电容器组4、第三电容器组7、第四电容器组8的输出端相对并联,从而使第一电容器结构a与第二电容器结构b并联连接;通过将电容器组并联设置,能够补偿电力系统感性负荷的无功功率,以提高功率因数,改善电压质量,降低线路损耗,提高电压质量和设备利用率。
[0033]所述第一电容器结构a和第二电容器结构b的输出端上并联有限压型电容保护器9,用于限制电压从而形成高压防护,提高输电的安全性。
[0034]所述成套装置包括电力电缆10,电力电缆10的电缆头接电容器组的输入端。
[0035]所述成套装置包括阻尼式限流器11,所述阻尼式限流器11接第一电容器结构a和第二电容器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容器成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套装置包括框架;所述框架中设置有上下层并列分布的第一电容器结构和第二电容器结构;所述第一电容器结构包括第一电抗器、第一电容器组、第二电容器组,第一电容器组与第二电容器组并联后串联第一电抗器;所述第二电容器结构包括第二电抗器、第三电抗器、第三电容器组、第四电容器组,第二电抗器与第三电容器组串联,第三电抗器与第四电容器组串联,且串联后的第二电抗器、第三电容器组与串联后的第三电抗器、第四电容器组相对并联;所述第一电抗器、第二电抗器、第三电抗器的输入端相对并联,第一电容器组、第二电容器组、第三电容器组、第四电容器组的输出端相对并联,从而使第一电容器结构与第二电容器结构并联连接;所述第一电容器结构和第二电容器结构的输出端上并联有限压型电容保护器,用于限制电压从而形成高压防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器成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瑞江杨威芳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经纬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