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导电动悬浮推进一体化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磁悬浮
,尤其涉及一种超导电动悬浮推进一体化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大推力、高悬浮刚度的超导电动悬浮推进一体化系统在商业航天电磁助推发射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0003]目前已有的航天发射技术所需费用极高,无法满足未来更加密集的太空发射需求。超导电磁助推发射作为一种新型的发射技术具有更大载荷量、成本低、经济性好,可大大有利于开展空间探索和商业使用。
[0004]美国Holloman高速测试轨道试验线与磁悬浮电磁助推航天发射在应用场景多处具有较高的相似性,Holloman试验线采用超导磁悬浮技术,悬浮、导向系统采用双槽导轨,每个槽主要由两块超导磁体和四块悬浮感应铜板组成。推进系统采用火箭助推。然而,美国Holloman高速测试轨道试验线存在结构拓扑复杂,磁场利用率低、浮阻比低且经济性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超导电动悬浮推进一体化系统,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Holloman高速测试轨道试验线存在结构拓扑复杂,磁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导电动悬浮推进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导电动悬浮推进一体化系统包括:第一超导动子线圈组(10)和第二超导动子线圈组(20),所述第一超导动子线圈组(10)设置在列车上且位于轨道梁的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二超导动子线圈组(20)设置在列车上且位于轨道梁的第二凹槽内;第一推进线圈组(30)和第二推进线圈组(40),所述第一推进线圈组(30)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的侧壁上,所述第一推进线圈组(30)与所述第一超导动子线圈组(10)相互作用以产生驱动列车前进的电磁驱动力,所述第二推进线圈组(40)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的侧壁上,所述第二推进线圈组(40)与所述第二超导动子线圈组(20)相互作用以产生驱动列车前进的电磁驱动力;第一8字零磁通线圈组(50)和第二8字零磁通线圈组(60),所述第一8字零磁通线圈组(50)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的侧壁上,所述第一8字零磁通线圈组(50)与所述第一超导动子线圈组(10)相互作用以产生悬浮力和导向力,所述第二8字零磁通线圈组(60)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的侧壁上,所述第二8字零磁通线圈组(60)与所述第二超导动子线圈组(20)相互作用以产生悬浮力和导向力;第一悬浮感应板组和第二悬浮感应板组,所述第一悬浮感应板组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的侧壁上,所述第一悬浮感应板组与所述第一超导动子线圈组(10)相互作用以产生悬浮力和导向力,所述第二悬浮感应板组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的侧壁上,所述第二悬浮感应板组与所述第二超导动子线圈组(20)相互作用以产生悬浮力和导向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导电动悬浮推进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进线圈组(30)包括多个第一推进线圈段,多个所述第一推进线圈段依次串联连接,所述第二推进线圈组(40)包括多个第二推进线圈段,多个所述第二推进线圈段依次串联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导电动悬浮推进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第一推进线圈段包括n个第一定子线圈,任一所述第二推进线圈段包括n个第二定子线圈,n个所述第一定子线圈与n个所述第二定子线圈依次并联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导电动悬浮推进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8字零磁通线圈组(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凯,张艳清,张志华,杜修方,胡道宇,曹钊滨,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