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坡地地质灾害监测声光电预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57305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坡地地质灾害监测声光电预警装置,其结构包括遮挡盖、支撑柱、预警机构,遮挡盖嵌固在预警机构上端,预警机构安装于支撑柱上端,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当感应器左侧的转动机构开始工作时,转动机构进行擦拭,从而带动连接环进行旋转,同时清理机构对镜头进行擦拭,使受力环对压缩块进行挤压,继而清理机构产生擦拭力,从而清理板产生擦拭,继而受力板产生挤压,使得挤压环受受力板的擦拭力后产生形变挤压,在弹簧的弹力下对外产生挤压,继而增强受力板的弹性力,继而增强清理板对镜头的擦拭效果,避免镜头表面存在水雾影响检测,避免镜头的水雾影响光电检测。头的水雾影响光电检测。头的水雾影响光电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坡地地质灾害监测声光电预警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装置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是涉及到一种坡地地质灾害监测声光电预警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坡地地质灾害监测声光电预警装置利用智能传感技术、大数据技术结合专业地质灾害监测设备,构建实时监测、预警预报的综合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滑坡、泥石流等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实时在线的自动监测。
[0003]但是预警装置安装于户外,户外容易受外界天气影响,当空气中的水分过大时,外界空气会从间隙进入,从而空气中的水分进入会影响光感视线,容易遮挡光感射线的孔,且排风口的间隙较大,容易进入水分,继而造成内部潮湿的问题,容易在内部产生水雾从而影响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实现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坡地地质灾害监测声光电预警装置,其结构包括遮挡盖、支撑柱、预警机构,所述遮挡盖嵌固在预警机构上端,所述预警机构安装于支撑柱上端,所述预警机构设有转动机构、处理器、感应器、机壳,所述转动机构嵌固在机壳内部,所述感应器安装于处理器左侧,所述排风机构嵌固在机壳左侧,所述处理器安装于机壳内侧,所述机壳安装于支撑柱上端,所述感应器与处理器电连接。
[000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动机构设有清理机构、受力环、压缩块、连接环、镜头、转动杆,所述镜头位于受力环中间,所述清理机构嵌固在受力环内侧,所述受力环安装于压缩块侧面,所述压缩块嵌固在连接环内侧,所述受力环与连接环位于同一中心轴线上,所述转动杆与连接环相焊接,所述转动杆嵌固在机壳内部,所述转动杆的转动角度最大为60度。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清理机构设有连接块、弹力机构、受力板、清理板,所述连接块贴合在清理板侧面,所述弹力机构嵌固在受力板内部,所述清理板安装于受力板侧面,所述受力板嵌固在受力环内侧,所述清理板为海绵材质,具有吸水性。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力机构设有挤压环、弹簧、支撑块,所述挤压环嵌固在弹簧外侧,所述弹簧安装于支撑块外侧,所述支撑块与挤压环位于同一中心轴线上,所述挤压环嵌固在受力板内部,所述挤压环为橡胶材质,具有容易形变挤压的特性。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排风机构设有流通孔、固定板、旋转机构,所述流通孔嵌固在固定板内部,所述旋转机构安装于固定板内部,所述固定板嵌固在机壳左侧,所述旋转机构之间存在较小的间隙。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转机构设有转动轴、吸收板、阻挡板、受力杆,所述受力杆嵌固在转动轴外侧,所述吸收板贴合在阻挡板外侧,所述阻挡板安装于受力杆外侧,所述转动轴安装于固定板内部,所述吸收板为海绵材质,具有容易吸水的特性。
有益效果
[0010]1.本专利技术中当感应器左侧的转动机构开始工作时,转动机构进行擦拭,从而带动连接环进行旋转,同时清理机构对镜头进行擦拭,使受力环对压缩块进行挤压,继而清理机构产生擦拭力,从而清理板产生擦拭,继而受力板产生挤压,使得挤压环受受力板的擦拭力后产生形变挤压,在弹簧的弹力下对外产生挤压,继而增强受力板的弹性力,继而增强清理板对镜头的擦拭效果,避免镜头表面存在水雾影响检测,避免镜头的水雾影响光电检测。
[0011]2.本专利技术中空气在流通孔的位置对旋转机构产生吹动,继而空气对吸收板产生作用力,使阻挡板通过受力杆在转动轴外侧转动,转动的同时,空气中的水分在吸收板中进行吸收,防止水分通过使旋转机构在固定板内产生转动,继而对空气中的水分进行过滤,避免水分进入内部,防止内部产生水雾潮湿。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坡地地质灾害监测声光电预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预警机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转动机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清理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弹力机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排风机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旋转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遮挡盖

1、支撑柱

2、预警机构

3、转动机构

31、处理器

32、感应器

33、机壳

34、排风机构

35、清理机构

1w、受力环

2w、压缩块

3w、连接环

4w、镜头

5w、转动杆

6w、连接块

11w、弹力机构

12w、受力板

13w、清理板

14w、挤压环

e1、弹簧

e2、支撑块

e3、流通孔

t1、固定板

t2、旋转机构

t3、转动轴

t31、吸收板

t32、阻挡板

t33、受力杆

t34。
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0021]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坡地地质灾害监测声光电预警装置,其结构包括遮挡盖1、支撑柱2、预警机构3,所述遮挡盖1嵌固在预警机构3上端,所述预警机构3安装于支撑柱2上端,所述预警机构3设有转动机构31、处理器32、感应器33、机壳34,所述转动机构31嵌固在机壳34内部,所述感应器33安装于处理器32左侧,所述排风机构35嵌固在机壳34左侧,所述处理器32安装于机壳34内侧,所述机壳34安装于支撑柱2上端,所述感应器33与处理器32电连接,当感应器33左侧的转动机构31开始工作时,转动机构31进行擦拭,避免镜头的水雾影响光电检测。
[0022]其中,所述转动机构31设有清理机构1w、受力环2w、压缩块3w、连接环4w、镜头5w、转动杆6w,所述镜头5w位于受力环2w中间,所述清理机构1w嵌固在受力环2w内侧,所述受力环2w安装于压缩块3w侧面,所述压缩块3w嵌固在连接环4w内侧,所述受力环2w与连接环4w
位于同一中心轴线上,所述转动杆6w与连接环4w相焊接,所述转动杆6w嵌固在机壳34内部,所述转动杆6w的转动角度最大为60度,从而带动连接环4w进行旋转,同时清理机构1w对镜头5w进行擦拭,使受力环2w对压缩块3w进行挤压,继而清理机构1w产生擦拭力,避免镜头5w表面存在水雾影响检测。
[0023]其中,所述清理机构1w设有连接块11w、弹力机构12w、受力板13w、清理板14w,所述连接块11w贴合在清理板14w侧面,所述弹力机构12w嵌固在受力板13w内部,所述清理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坡地地质灾害监测声光电预警装置,其结构包括遮挡盖(1)、支撑柱(2)、预警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盖(1)嵌固在预警机构(3)上端,所述预警机构(3)安装于支撑柱(2)上端;所述预警机构(3)设有转动机构(31)、处理器(32)、感应器(33)、机壳(34),所述转动机构(31)嵌固在机壳(34)内部,所述感应器(33)安装于处理器(32)左侧,所述排风机构(35)嵌固在机壳(34)左侧,所述处理器(32)安装于机壳(34)内侧,所述机壳(34)安装于支撑柱(2)上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坡地地质灾害监测声光电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31)设有清理机构(1w)、受力环(2w)、压缩块(3w)、连接环(4w)、镜头(5w)、转动杆(6w),所述镜头(5w)位于受力环(2w)中间,所述清理机构(1w)嵌固在受力环(2w)内侧,所述受力环(2w)安装于压缩块(3w)侧面,所述压缩块(3w)嵌固在连接环(4w)内侧,所述受力环(2w)与连接环(4w)位于同一中心轴线上,所述转动杆(6w)与连接环(4w)相焊接,所述转动杆(6w)嵌固在机壳(34)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坡地地质灾害监测声光电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机构(1w)设有连接块(11w)、弹力机构(12w)、受力板(13w)、清理板(14w),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伟屈泽伟罗运祥王川肖长波任蕊匡野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地质工程勘察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