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源插座分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7279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源插座分线结构,包括插线板、护套和插头,所述护套的两端分别与插线板和插头固定连接,还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护套圆弧面的分线组件,且分线组件在线芯被任意弯折摆放的情况下,还能够根据需要对插线位置进行调节,所述分线组件包括滑动套在护套圆弧面的安装框、固定安装在安装框上表面的矩形罩、两个用于供用电设备的插线端插入的插管、两个用于控制电路通断的导电夹、四个用于与用电设备的插线端进行连接的铜板,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分线组件,安装框能够在滑动过程中将线芯压直,从而使导电夹能够与导电板良好的接触,并且在线芯被任意弯折摆放的情况下,还能够根据需要对插线位置进行调节,从而方便使用电源插座。座。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源插座分线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源插座
,具体为一种电源插座分线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电源插座是生活中常见的用于转接电路以及拓展接线口的器材,其主要由插板、插头以及带护套的导电线芯构成,在使用电源插座时,常将插头插入固定安装在墙壁内的插座内,电源插座就能够借助导电线芯为用电设备进行供电。
[0003]现有技术诸如公开号为CN111585121B的专利技术,该专利公开了一种电源插座分线结构,包括插线板主体,插线板主体一侧设置一根电源主线,电源主线的另一端分设出两根分线,两根分线上均安装一独立的电源插头,电源主线的外部滑动安装一电源装置,电源主线的上端面上均布设置有一组以上的电源插入口,电源主线内设置有第一正负极线组以及第二正负极线组,第一正负极线组设置于靠近电源插入口一侧,所述第一正负极线组均采用一根以上的拼接铜柱互相接触导电,靠近分线一侧连接一段柔性导线段,相邻拼接铜柱之间均形成一切入口,每个切入口均正对着电源主线上的电源插入口,第二正负极线组用于为插线板主体供电。本专利技术的电源插座,在电源线上滑动安装一个电源装置,可以在电源线上任意位置使用电源,非常的方便。
[0004]针对上述及现有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往往存在以下缺陷:由于电源主线内设置有若干个拼接铜柱,导致电源主线在使用过程中无法被弯折收卷,从而不方便对电源主线进行摆放,限制了电源插座的使用环境。
[0005]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电源插座分线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源插座分线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源插座分线结构,包括插线板、护套和插头,所述护套的两端分别与插线板和插头固定连接,所述护套内穿设有两个线芯,所述线芯为铜线材质,所述线芯的两端分别与插线板
[0008]和插头固定连接,还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护套圆弧面的分线组件,且分线组件5在线芯被任意弯折摆放的情况下,还能够根据需要对插线位置进行调节,所述分线组件包括滑动套在护套圆弧面的安装框、固定安装在安装框上表面的矩形罩、两个用于供用电设备的插线端插入的插管、两个用于控制电路通断的导电夹、四个用于与用电设备的插线端进行连接的铜板;分别设置于所述安装框的外壁下端,用于对安装框的位置进行限制的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固定0安装在安装框外壁下端的固定板、两个用于挤压护套的压杆;分别设置于所述矩形罩的外壁,用于尽量防止异物进入插管内壁的遮挡结构,所述遮挡结构包括固定安装在矩形罩外壁的牵引绳、用于对插管进行遮挡的盖板、两个用于封堵插管的软胶塞。
[0009]上述部件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分线组件,安装框能够在滑动过程中将5线芯压直,从而使导电夹能够与导电板良好的接触,并且在线芯被任意弯折摆放的情况下,还能够根据需要对插线位置进行调节,从而方便使用电源插座,通过设置限位结构,借助压杆抵在护套的圆弧面,从而对安装框的位置进行限制,尽量防止安装框在使用过程中晃动,导致导电夹和导电板接触不良的情况
[0010]发生,进而使分线组件能够正常为用电设备进行供电,通过设置遮挡结构,将0用电设备的插线端从插管内拔出后,将盖板盖在插管的上端,盖板会对插管进行遮挡,尽量防止异物进入插管内,导致用电设备的插线端与铜板接触不良的情况发生,从而方便下次使用电源插座。
[0011]优选的,所述安装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圆杆,所述圆杆的圆弧面滑动套有滑板,所述矩形罩的侧壁开设有让位孔,所述滑板与让位孔的内壁滑动5连接,所述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金属板,两个所述金属板分别与两个
[0012]导电夹固定连接,所述护套相对于两个线芯的位置均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线芯的圆弧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导电板,所述导电板与导电夹卡合连接,所述导电夹为铜材质,若干个所述导电板分别位于若干个通孔内,所述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柔性片,所述柔性片的一端抵在金属板的表面,所述安装框的上表面开设有矩形孔,所述插管固定连接在矩形孔的内壁,所述插管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抵触板,所述抵触板为铜材质,所述抵触板与金属板滑动连接,四个所述铜板两两一组,两组所述铜板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抵触板的上表面,两组所述铜板分别位于两个插管内,所述导电板的上端呈圆柱体结构,所述导电夹的下端经过圆角处理。
[0013]上述部件达到的效果为:当需要根据需要对插管位置进行调节时,向上滑动滑板,滑板会同时沿圆杆的圆弧面和让位孔的内壁滑动,滑板滑动会带动金属板沿抵触板的表面滑动,金属板滑动会使导电夹与导电板脱离接触,当导电夹从通孔内滑出后,两个柔性片会伸展而相抵,两个柔性片达到尽量防止异物进入通孔内的作用,之后沿护套的圆弧面滑动安装框,在安装框滑动的过程中,位于安装框内壁的线芯会被压直,从而能够使导电夹与导电板紧密地卡合在一起,尽量防止导电夹与导电板之间接触不良的情况发生,安装框滑动会使插管滑动,当插管滑动到适宜的位置后松开滑板,金属板会带动导电夹滑动穿过两个柔性片,当导电夹的下端与导电板的上端接触后,导电夹的下端会张开,导电夹继续滑动会恢复原状而夹在导电板的表面,此时导电板、导电夹、抵触板以及铜板能够形成导电线路,之后将用电设备的插线端插入两个插管内,当用电设备的插线端与铜板接触后,导电线路能够借助线芯为用电设备进行供电。
[0014]优选的,所述圆杆的圆弧面套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圆杆和滑板固定连接。
[0015]上述部件达到的效果为:弹簧伸展时,滑板会借助弹簧的张力向下滑动,弹簧达到使滑板自动复位的作用。
[0016]优选的,所述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尺寸大于让位孔的尺寸,所述挡板与矩形罩滑动连接。
[0017]上述部件达到的效果为:滑板滑动会带动挡板沿矩形罩的外壁滑动,挡板达到对让位孔进行遮挡,从而尽量防止异物经过让位孔进入安装框内的作用。
[0018]优选的,所述护套的圆弧面固定连接有胶条,所述胶条贯穿安装框。
[0019]上述部件达到的效果为:安装框沿胶条的表面滑动时,胶条达到限制安装框滑动路径,尽量防止安装框旋转的作用。
[0020]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竖直截面呈“L”形,所述固定板长臂的下表面转动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圆弧面螺纹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的竖直截面呈“U”形,所述推板的内壁与固定板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板长臂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两个转板,两个所述转板的上端分别与两个压杆固定连接,所述螺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圆板。
[0021]上述部件达到的效果为:当需要对安装框的位置进行限制时,转动圆板,圆板转动会带动螺杆转动,螺杆转动时会借助螺纹带动推板沿固定板的表面向上滑动,推板滑动会使两个转板向彼此靠近的方向转动,转板转动会带动压杆转动,压杆转动会抵在护套的圆弧面,压杆达到限制推板位置进而限制安装框位置的作用。
[0022]优选的,所述推板两侧臂的表面均转动连接有滚筒,所述滚筒的圆弧面与转板滑动连接。
[0023]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源插座分线结构,包括插线板(1)、护套(2)和插头(3),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2)的两端分别与插线板(1)和插头(3)固定连接,所述护套(2)内穿设有两个线芯(4),所述线芯(4)为铜线材质,所述线芯(4)的两端分别与插线板(1)和插头(3)固定连接,还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护套(2)圆弧面的分线组件(5),且分线组件(5)在线芯(4)被任意弯折摆放的情况下,还能够根据需要对插线位置进行调节,所述分线组件(5)包括滑动套在护套(2)圆弧面的安装框(501)、固定安装在安装框(501)上表面的矩形罩(502)、两个用于供用电设备的插线端插入的插管(503)、两个用于控制电路通断的导电夹(507)、四个用于与用电设备的插线端进行连接的铜板(512);分别设置于所述安装框(501)的外壁下端,用于对安装框(501)的位置进行限制的限位结构(6),所述限位结构(6)包括固定安装在安装框(501)外壁下端的固定板(61)、两个用于挤压护套(2)的压杆(65);分别设置于所述矩形罩(502)的外壁,用于尽量防止异物进入插管(503)内壁的遮挡结构(7),所述遮挡结构(7)包括固定安装在矩形罩(502)外壁的牵引绳(71)、用于对插管(503)进行遮挡的盖板(72)、两个用于封堵插管(503)的软胶塞(7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源插座分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50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圆杆(504),所述圆杆(504)的圆弧面滑动套有滑板(505),所述矩形罩(502)的侧壁开设有让位孔(517),所述滑板(505)与让位孔(517)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滑板(50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金属板(506),两个所述金属板(506)分别与两个导电夹(507)固定连接,所述护套(2)相对于两个线芯(4)的位置均开设有若干个通孔(508),所述线芯(4)的圆弧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导电板(509),所述导电板(509)与导电夹(507)卡合连接,所述导电夹(507)为铜材质,若干个所述导电板(509)分别位于若干个通孔(508)内,所述通孔(508)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柔性片(510),所述柔性片(510)的一端抵在金属板(506)的表面,所述安装框(501)的上表面开设有矩形孔(516),所述插管(503)固定连接在矩形孔(516)的内壁,所述插管(50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抵触板(511),所述抵触板(511)为铜材质,所述抵触板(511)与金属板(506)滑动连接,四个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学祥李文红
申请(专利权)人:宁远县硕宁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