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投影模组及其照明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成像
,尤其涉及一投影模组及其照明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基于微显示芯片的投影显示技术的出现,使得投影设备朝向小型化和高分辨率的方向发展,投影模组是结合了光学和成熟的半导体技术,是一种性价比高的实现大尺寸高分辨显示的途径。
[0003]图1和图2揭示了现有技术的一投影模组,其中所述投影模组包括一光源、一匀光棒、一中继透镜、一PBS棱镜、一LCOS芯片以及一投影镜头。所述光源通常包括聚光透镜,对光线角度进行控制,光线经过匀光棒均匀化后在匀光棒出射端形成均匀照明,中继透镜将该均匀照明成像到LCOS芯片,再经LCOS调制成图像后通过投影镜头投射出去。
[0004]所述光源发出光线在匀光棒内多次反射,每次反射都会形成虚拟光源像,多次反射形成二维的虚拟光源矩阵,从而使得光更加的均匀。但是这仅限于在匀光棒出射端附近具有均匀照明,一旦远离匀光棒出射端面就会重新不均匀,一般来说在远离匀光棒出射端端面0.5mm光线就会变得明显不均匀,而采用反射式显示芯片如LCOS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照明系统,包括:一光源;一聚光透镜组,其中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线被所述聚光透镜组汇聚,形成一聚光光路;以及一匀光棒,其中所述光线沿所述聚光光路进入所述匀光棒,并被所述匀光棒反射形成至少一反射光路,其中所述匀光棒包括一入射端、一出射端以及位于所述入射端和所述出射端之间的一匀光主体,光线沿所述匀光棒的一匀光光轴方向自所述入射端、匀光主体以及所述出射端经多次反射形成所述反射光路,其中所述入射端具有一入射端面,所述入射端的所述入射端面为形成在所述入射端端部的一斜切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系统,其中所述匀光棒为H方向宽,V方向窄的长方体玻璃棒。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照明系统,其中所述聚光透镜组包括一第一透镜和一第二透镜,所述第一透镜位于所述第二透镜的光入射方向的前端,其中所述第二透镜为具有沿V方向光焦度的柱面镜,以使得光线沿H方向大于沿V方向的光线发散角,提高光线沿H方向的反射次数。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照明系统,其中所述第一透镜为球面镜。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照明系统,其中所述入射端的所述入射端面与所述下端面之间呈45
°
夹角。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照明系统,其中所述光源具有一发光面,所述光源的发光面与所述入射端的所述入射端面相平行,其中所述聚光透镜组具有一聚光光轴,所述聚光透镜组的所述聚光光轴垂直于所述匀光棒的所述入射端面。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照明系统,其中所述匀光棒的所述出射端进一步具有一出射端面,其中所述出射端的所述出射端面为形成于所述出射端端部的斜切面,且所述出射端的所述出射端面平行于所述入射端的所述入射端面。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照明系统,其中所述匀光棒的所述出射端进一步具有一出射端面,其中所述出射端的所述出射端面为形成于所述出射端端部的斜切面,且所述出射端的所述出射端面垂直于所述入射端的所述入射端面。9.一投影模组,包括:一照明系统,其中所述照明系统包括一光源、一聚光透镜组以及一匀光棒,所述聚光透镜组被设置于所述光源和所述匀光棒之间;一显示芯片;以及一分光部件,其中所述匀光棒进一步包括一入射端、一出射端以及位于所述入射端和所述出射端之间的一匀光主体,所述显示芯片和所述分光部件被设置于所述匀光棒的所述出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冰玉,杜佳玮,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