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滤清器滤芯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57020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空气滤清器滤芯支撑装置,包括底板、限位圈、滤芯支架总成、胶垫、垫圈和紧固螺母,底板作为滤芯支撑装置的支撑部分,限位圈焊接在底板上方,作为滤芯安装部分,滤芯支架总成焊接在限位圈的通气孔内部,用于安装固定滤芯,滤芯支架总成的螺杆顶端加工有安装有用于压紧固定滤芯的胶垫、垫圈和紧固螺母。本装置能够实现特种车辆空气滤清器滤芯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稳固固定,而且该装置更换滤芯方便,能够解决特种车辆不易更换滤芯的问题。同时,该支撑装置具有结构简单、阻力小、整体重量轻、安装工艺性好等优点。安装工艺性好等优点。安装工艺性好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气滤清器滤芯支撑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特种车辆发动机进气过滤
,具体涉及一种空气滤清器滤芯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发动机是特种车辆动力系统的核心部分,而空气滤清器能滤除进气空气中的尘土及杂物,保证清洁空气进入发动机。通常,特种车辆用空气滤清器采用两级过滤方式,旋流管作为一级滤清器,含尘空气经过叶片气流产生高速旋转,较大的灰尘颗粒受离心力作用,从气流中分离出来,分离出来的灰尘经过抽尘泵排出车外;较干净的空气进入二级滤清器,二级滤清器一般为纸滤芯方式,纸滤具有滤清效率高、质量轻、成本低、维护方便等优点,已被大量使用。然而,纸滤芯一般为圆形结构,气流从纸滤芯的四周进入,经过折褶部分后从滤芯的中间流出。因此,既要考虑纸滤芯过滤功能的实现,同时需要考虑纸滤芯在有限空间内的固定、安装问题,以及更换滤芯的便捷性问题。因此,亟需设计一种能够满足上述功能的滤芯支撑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本技术提出一种空气滤清器滤芯支撑装置,以解决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均能实现特种车辆空气滤清器滤芯的良好固定,并且能够提升滤芯更换方便性的技术问题。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空气滤清器滤芯支撑装置,该滤芯支撑装置包括底板、限位圈、滤芯支架总成、胶垫、垫圈和紧固螺母;其中,
[0007]底板作为滤芯支撑装置的支撑部分,中心位置加工有出气孔,出气孔的直径不小于限位圈的内径;
[0008]限位圈焊接在底板上方,作为滤芯安装部分;限位圈采用钢板直接冲压成型,呈飞盘形状,限位圈的外径大于滤芯外径;限位圈的中心位置加工有通气孔,通气孔与底板上的出气孔同轴设置,通气孔的内径不大于滤芯内径;通气孔的外周具有向上折弯部分,与限位圈的外周折弯部分围成环形的滤芯安装限位槽;
[0009]滤芯支架总成焊接在限位圈的通气孔内部,用于安装固定滤芯;滤芯支架总成整体呈锥形结构,包括下支撑环、中支撑环、上支撑环、支撑片、第一加强片、第二加强片、第三加强片和螺杆;其中,下支撑环的外径小于限位圈的通气孔直径,滤芯支架总成通过下支撑环焊装在限位圈的通气孔内侧;中支撑环的外径小于下支撑环的内径,上支撑环的外径小于中支撑环的内径;支撑片为具有三段折弯部分的窄条钢板,4个支撑片沿圆周呈90
°
均匀分布,每个支撑片的底部、中部和顶部分别与下支撑环、中支撑环和上支撑环焊接固定;下支撑环的内部焊接有两个第一加强片,每个第一加强片由窄条钢板折弯成型,具有燕尾型结构,包括中心折弯部、位于中心折弯部两侧的飞边部,以及位于每个飞边部外端的燕尾
边,中心折弯部的半径与螺杆的直径相匹配,两个飞边部的折弯半径为90
°
,两个燕尾边呈90
°
夹角;第一加强片通过两个燕尾边焊接在下支撑环的内部,通过中心折弯部与位于滤芯支架总成轴线位置的螺杆焊接固定;第二加强片和第三加强片的形状均与第一加强片相同,仅尺寸与第一加强片不同,分别焊接在中支撑环和上支撑环的内部;三种加强片的安装角度相同,且各加强片的飞边部固定位置均与支撑片呈45
°
夹角;螺杆设置于滤芯支架总成的轴线位置,螺杆的长度大于滤芯高度,螺杆的上部、中部和下部分别与第三加强片、第二加强片和第一加强片的中心折弯部焊接固定;螺杆的顶端加工有螺纹部,螺纹部安装有用于压紧固定滤芯的胶垫、垫圈和紧固螺母。
[0010]进一步地,中支撑环和下支撑环之间的距离为滤芯高度的1/3。
[0011]进一步地,上支撑环和下支撑环之间的距离为滤芯高度的3/4。
[0012]进一步地,支撑片的底部焊接在下支撑环内侧,支撑片的中部焊接在中支撑环外侧,支撑片的顶部焊接在上支撑环内侧。
[0013]进一步地,紧固螺母采用对顶螺母方式。
[0014](三)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提出一种空气滤清器滤芯支撑装置,包括底板、限位圈、滤芯支架总成、胶垫、垫圈和紧固螺母,底板作为滤芯支撑装置的支撑部分,限位圈焊接在底板上方,作为滤芯安装部分,滤芯支架总成焊接在限位圈的通气孔内部,用于安装固定滤芯,滤芯支架总成的螺杆顶端加工有安装有用于压紧固定滤芯的胶垫、垫圈和紧固螺母。本装置能够实现特种车辆空气滤清器滤芯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稳固固定,而且该装置更换滤芯方便,能够解决特种车辆不易更换滤芯的问题。同时,该支撑装置具有结构简单、阻力小、整体重量轻、安装工艺性好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滤芯支撑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限位圈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滤芯支架总成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支撑片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加强片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加强片与支撑片位置夹角示意图;
[0022]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滤芯支撑装置使用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技术的目的、内容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4]本实施例提出一种空气滤清器滤芯支撑装置,其结构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底板1、限位圈2、滤芯支架总成3、胶垫4、垫圈5和紧固螺母6。
[0025]底板1作为滤芯支撑装置的支撑部分,采用厚度为2mm的钢板,中心位置加工有出气孔,出气孔的直径不小于限位圈2的内径。便于气流从滤芯中顺畅流出。
[0026]限位圈2焊接在底板1的上方,作为滤芯安装部分。如图2所示,限位圈2采用钢板直
接冲压成型,呈飞盘形状,总高度为15mm,限位圈2的外径大于滤芯外径。限位圈2的中心位置加工有通气孔,通气孔与底板1上的出气孔同轴设置,通气孔的内径不大于滤芯内径。通气孔的外周具有向上折弯部分,与限位圈2的外周折弯部分围成环形的滤芯安装限位槽。
[0027]滤芯支架总成3焊接在限位圈2的通气孔内部,用于安装固定滤芯。如图3所示,滤芯支架总成3整体呈锥形结构,便于拆卸滤芯,包括下支撑环301、中支撑环302、上支撑环303、支撑片304、第一加强片305、第二加强片306、第三加强片307和螺杆308。其中,下支撑环301的高度为30mm,下支撑环301的外径小于限位圈2的通气孔直径,滤芯支架总成3通过下支撑环301焊装在限位圈2的通气孔内侧。中支撑环302的高度为20mm,外径略小于下支撑环301的内径,中支撑环302和下支撑环301之间的距离为滤芯高度的1/3。上支撑环303的高度为20mm,外径为下支撑环301的外径的1/3,上支撑环303和下支撑环301之间的距离为滤芯高度的3/4。
[0028]支撑片304的结构如图4所示,为具有三段折弯部分的窄条钢板。4个支撑片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滤清器滤芯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支撑装置包括底板、限位圈、滤芯支架总成、胶垫、垫圈和紧固螺母;其中,所述底板作为滤芯支撑装置的支撑部分,中心位置加工有出气孔,出气孔的直径不小于限位圈的内径;所述限位圈焊接在底板上方,作为滤芯安装部分;所述限位圈采用钢板直接冲压成型,呈飞盘形状,限位圈的外径大于滤芯外径;限位圈的中心位置加工有通气孔,通气孔与底板上的出气孔同轴设置,通气孔的内径不大于滤芯内径;通气孔的外周具有向上折弯部分,与限位圈的外周折弯部分围成环形的滤芯安装限位槽;所述滤芯支架总成焊接在限位圈的通气孔内部,用于安装固定滤芯;所述滤芯支架总成整体呈锥形结构,包括下支撑环、中支撑环、上支撑环、支撑片、第一加强片、第二加强片、第三加强片和螺杆;其中,下支撑环的外径小于限位圈的通气孔直径,滤芯支架总成通过下支撑环焊装在限位圈的通气孔内侧;中支撑环的外径小于下支撑环的内径,上支撑环的外径小于中支撑环的内径;支撑片为具有三段折弯部分的窄条钢板,4个支撑片沿圆周呈90
°
均匀分布,每个支撑片的底部、中部和顶部分别与下支撑环、中支撑环和上支撑环焊接固定;下支撑环的内部焊接有两个第一加强片,每个第一加强片由窄条钢板折弯成型,具有燕尾型结构,包括中心折弯部、位于中心折弯部两侧的飞边部,以及位于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丹韩方智史钧宇李悦航张志强惠仁杰刘扶庆李家齐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北方车辆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