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碳纤维表面能测试样品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56905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48
本发明专利技术专利涉及一种新型碳纤维表面能测试样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纤维分离,从一束碳纤维的样品中分离5根单丝纤维;S2,绘制纤维排布网格线;S3,排列纤维,将5根纤维按照网格线竖线方向排布,并在网格线的两条横线之间,粘贴宽度为5mm的双面胶带;S4,使用夹具取样,S5,样品装载;S6,微调纤维,此时可以微调纤维排布,确保每根纤维竖直朝下;S7,夹紧纤维,注意下部测试段纤维长度应为5mm;S8,切断纤维,从载样环下部切断5根纤维;S9,完成制样。采用无胶夹具替换传统的夹具,主要解决了传统测试过程中需要使用胶液固定碳纤维的问题,准确测量碳纤维与二碘甲烷的接触角,进而计算碳纤维表面能。计算碳纤维表面能。计算碳纤维表面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碳纤维表面能测试样品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专利涉及碳纤维检测的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新型碳纤维表面能测试样品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而其界面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复合材料在承受外载荷时,树脂基体通过界面将应力传递给碳纤维增强体,碳纤维承受主要的应力,界面则承受从增强体至基体梯度分布的应力。界面就是纤维与树脂载荷传递的桥梁,界面性能直接决定了复合材料的性能。树脂对纤维的浸润性是获得复合材料良好界面,提高界面性能的关键。因此,对于碳纤维表面能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碳纤维表面能测试样品的制备方法,采用无胶夹具替换传统的夹具,并制定了一套全新的制样方法,主要解决了传统测试过程中需要使用胶液固定碳纤维的问题,准确测量碳纤维与二碘甲烷的接触角,进而计算碳纤维表面能。
[0004]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碳纤维表面能测试样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碳纤维表面能测试样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纤维分离,从一束碳纤维的样品中分离5根单丝纤维;S2,绘制纤维排布网格线;S3,排列纤维,将5根纤维按照网格线竖线方向排布,并在网格线的两条横线之间,粘贴宽度为5mm的双面胶带;S4,使用夹具取样,该夹具包括铁杆、载样环、上压头、外张紧环和内张紧环,载样环、上压头、外张紧环和内张紧环从上往下依次安装在铁杆上,内张紧环和外张紧环是子母结构,外张紧环套在内张紧环外面,而上压头上部凸起;载样环按照S3中两横线之间的轨迹,从左向右滚动,在双面胶的作用下,样品会均匀排布到载样环的外直径上;S5,样品装载;S6,微调纤维,此时可以微调纤维排布,确保每根纤维竖直朝下;S7,将外张紧环从下向上套入,其位置与内张紧环对齐,夹紧纤维,注意下部测试段纤维长度应为5mm;S8,切断纤维,从载样环下部切断5根纤维;S9,完成制样,调整高度,小心取下载样环,完成制样。2.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新型碳纤维表面能测试样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压头,下压头顶部与上压头底部螺纹连接,且下压头和内张紧环之间楔形结构连接,会在内张紧环和外张紧环的接触面之间产生压紧力;并在步骤S5中,将载样环穿过套到上压头上部凸起部分;步骤S7中轻轻转动下压头,夹紧纤维。3.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新型碳纤维表面能测试样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头上部凸起,且该凸起上部开有连接孔,该连接孔连接铁杆,而铁杆上部连接载样环,上压头下部设有楔形滑块,梯形滑块和内张紧环上部梯形开口连接,楔形滑块内部有螺纹孔,螺纹孔和螺栓连接,当转动螺栓,楔形滑块会向下移动;并在步骤S5中,将载样环穿过铁杆套到上压头上部凸起部分;步骤S7中,然后转动螺栓,由于楔形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玮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拓展纤维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