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主轴承座连接结构、发动机及工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6776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主轴承座连接结构、发动机及工程设备,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主轴承座连接结构包括主轴承座、主轴承盖和连接螺栓。主轴承座设有第一连接孔,第一连接孔为具有内螺纹的盲孔;主轴承盖设有第二连接孔,第二连接孔为光面的通孔;连接螺栓包括杆部,杆部的第一端设有凸出杆部的头部,杆部的第二端设有向第一端延伸的外螺纹,杆部的第二端沿杆部的轴向开设有内孔,内孔为盲孔;连接螺栓依次拧入第二连接孔、第一连接孔,将主轴承座和主轴承盖紧固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主轴承座内螺纹孔的底部螺纹处容易发生疲劳失效的问题,具有有效提高主轴承座的第一连接孔的底部螺纹的疲劳安全系数的效果。一连接孔的底部螺纹的疲劳安全系数的效果。一连接孔的底部螺纹的疲劳安全系数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主轴承座连接结构、发动机及工程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发动机
,具体涉及一种主轴承座连接结构、发动机及工程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发动机的主轴承座上开设螺纹孔,主轴承盖上对应开设螺栓安装孔,主轴承盖通过主轴承盖螺栓固定连接在主轴承座上。主轴承盖螺栓与主轴承座的螺纹孔螺纹连接。主轴承盖螺栓承受发动机的交变负荷,需要提高该位置的工作可靠性,以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能。
[0003]目前,柴油机采用了更高的缸内燃烧爆压,部分机型的缸内最高压力已经超过25MPa。柴油机爆压提高,主轴承座受力更大,现有的主轴承座内螺纹孔,其底部螺纹处是最容易发生疲劳失效的地方,缸体与主轴承盖连接的位置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主轴承座内螺纹孔的底部螺纹处容易发生疲劳失效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主轴承座连接结构、发动机及工程设备。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主轴承座连接结构,包括主轴承座、主轴承盖和连接螺栓。主轴承座设有第一连接孔,第一连接孔为具有内螺纹的盲孔;主轴承盖设有第二连接孔,第二连接孔为光面的通孔;连接螺栓包括杆部,杆部的第一端设有凸出杆部的头部,杆部的第二端设有向第一端延伸的外螺纹,杆部的第二端沿杆部的轴向开设有内孔,内孔为盲孔;连接螺栓依次拧入第二连接孔、第一连接孔,将主轴承座和主轴承盖紧固连接。
[0006]可选的,内孔的壁厚为2.5~3.5mm。
[0007]可选的,内孔的壁厚为3mm。
[0008]可选的,内孔包括柱形部,柱形部的深度不小于待加强的螺纹圈数与连接螺栓的螺距的乘积。
[0009]可选的,待加强的螺纹圈数为3~8。
[0010]可选的,内孔还包括设于柱形部底端的锥形部,锥形部的宽度沿杆部的第一端向第二端的方向逐渐变小。
[0011]可选的,内孔和杆部同轴设置。
[0012]可选的,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的深度的总和大于连接螺栓的杆部的长度。
[0013]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包括以上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主轴承座连接结构。
[0014]本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工程设备,包括以上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发动机。
[0015]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6]1.利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主轴承座和主轴承盖之间通过连接螺栓连接,由于连接螺栓的杆部的第二端沿杆部的轴向开设有内孔,因此,连接螺栓的杆部的第二端的刚度减小,降低影响螺栓强度的应力幅值,从而提高被连接件,即主轴承座的第一连接孔的底部螺纹的疲劳安全系数,有效防止主轴承座的第一连接孔的底部发生裂纹甚至断裂,使得主轴承座能够在柴油机爆压提高的工况下安全运行,提高发动机可靠性;连接螺栓结构简单,无需改进主轴承座和主轴承盖的结构,大大降低加工成本。
[0017]2.内孔的壁厚控制在2.5~3.5mm范围内,不仅能够提高主轴承座的第一连接孔的底部螺纹的疲劳安全系数,同时能保证连接螺栓本身的强度,保证连接螺栓的连接可靠性。
[0018]3.内孔的柱形部的深度不小于待加强的螺纹圈数与所述连接螺栓的螺距的乘积,能够进一步提高主轴承座的第一连接孔的底部螺纹的疲劳安全系数。
[0019]4.内孔和杆部同轴设置,使得连接螺栓的第二端的周向能够承受均匀的应力,从而使得连接螺栓的第二端的刚度沿周向的刚度均匀地降低,进一步提高主轴承座的第一连接孔的底部螺纹的疲劳安全系数。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主轴承座连接结构中的连接螺栓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主轴承座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
[0024]1、连接螺栓;11、杆部;12、头部;13、内孔;131、柱形部;132、锥形部;2、主轴承座;21、第一连接孔;3、主轴承盖;31、第二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
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8]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0029]为了便于介绍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以下结合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例来详细说明,但实施例不应看作是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0]实施例1
[0031]一种主轴承座连接结构,参照图1和图2,包括主轴承座2、主轴承盖3和连接螺栓1。主轴承座2设有第一连接孔21,第一连接孔21为具有内螺纹的盲孔;主轴承盖3设有第二连接孔31,第二连接孔31为光面的通孔;连接螺栓1包括杆部11,杆部11的第一端设有凸出杆部11的头部12,杆部11的第二端设有向第一端延伸的外螺纹,杆部11的第二端沿杆部11的轴向开设有内孔13,内孔13为盲孔;连接螺栓1依次拧入第二连接孔31、第一连接孔21,将主轴承座2和主轴承盖3紧固连接。
[0032]利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主轴承座2和主轴承盖3之间通过连接螺栓1连接,由于连接螺栓1的杆部11的第二端沿杆部11的轴向开设有内孔13,因此,连接螺栓1的杆部11的第二端的刚度减小,降低影响螺栓强度的应力幅值,从而提高被连接件,即主轴承座2的第一连接孔21的底部螺纹的疲劳安全系数,有效防止主轴承座2的第一连接孔21的底部发生裂纹甚至断裂,使得主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主轴承座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轴承座(2),设有第一连接孔(21),所述第一连接孔(21)为具有内螺纹的盲孔;主轴承盖(3),设有第二连接孔(31),所述第二连接孔(31)为光面的通孔;连接螺栓(1),所述连接螺栓(1)包括杆部(11),所述杆部(11)的第一端设有凸出所述杆部(11)的头部(12),所述杆部(11)的第二端设有向第一端延伸的外螺纹,所述杆部(11)的第二端沿所述杆部(11)的轴向开设有内孔(13),所述内孔(13)为盲孔;所述连接螺栓(1)依次拧入第二连接孔(31)、第一连接孔(21),将所述主轴承座(2)和所述主轴承盖(3)紧固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轴承座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孔(13)的壁厚为2.5~3.5m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轴承座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孔(13)的壁厚为3mm。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主轴承座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孔(13)包括柱形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闵恩华卢祥林冯伟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道依茨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