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支撑辅助拐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6628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支撑辅助拐杖,包括:所述右部外壳体对称连接在所述左部外壳体的右侧面上,且右部外壳体与左部外壳体的形状相同,所述腋杖本体独立插合安装在左部外壳体和右部外壳体之间,所述手杖本体独立插合连接在左部外壳体和右部外壳体之间;还包括:延展架,其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左部外壳体和右部外壳体的前侧顶端,且所述延展架分别与左部外壳体和右部外壳体构成一体化结构;腋拐托架,其插合连接在所述延展架的顶端;手杖托架,其插合连接在所述延展架的顶端。该双支撑辅助拐杖,可便捷变化成腋杖和手杖两种使用模式,具有储物等多功能优点,从而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使用需求。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支撑辅助拐杖


[0001]本技术涉及拐杖
,具体为一种双支撑辅助拐杖。

技术介绍

[0002]拐杖是一种辅助行走器械,拐杖中包括有手杖、肘杖和腋杖,其中手杖可满足轻度行走需求,例如老年人或登山人员,而腋杖更符合下肢重度残疾者的使用,现有的拐杖通常为结构单一的棍状结构,使用时手杖和腋杖需要进行区分,两者无法实现兼容使用,使用拐杖会占据手部空间,无法在行走时手持其余物品,进而在使用拐杖的过程中造成了不便。
[0003]在现有技术中,根据中国专利CN215132747U所公开的拐杖和助行器一体多功能装置,包括第一单拐、第二单拐、连杆,连杆的前端设有卡扣,第一右立柱的上部设有卡栓,连杆的卡扣与第一立柱的卡栓卡接在一起,第一支腿通过第一安装孔套在第一左插销上,第二支腿通过第四安装孔套在第一右插销上,第一右插销穿过第四安装孔后插入第一安装孔内,第二支腿通过第三安装孔套在第二右插销上,第一支腿通过第二安装孔套在第二左插销上,第一左插销穿过第二安装孔后插入第三安装孔内。上述结构既能组合在一起当助行器适用,也可以拆开来当作两个独立的拐杖适用,有效降低了患者的负担,节约室内的空间,节约材料资源,更加节能环保;
[0004]上述结构虽能具备手杖和助行器两种使用形态,但是在进行助行器和手杖拆分使用时,助行器与手杖之间的连接方式多为管型柱和插销衔接,拆装步骤较为麻烦且耗时较长,不便于快速改变使用形态;
[0005]根据中国专利CN211067833U所公开的一种组合式分拆应急拐杖,包括拐杖,所述拐杖包括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且第一杆体与第二杆体为拆分组装式结构;所述第一杆体的顶部设有肩杆,所述肩杆垂直于第一杆体,所述肩杆的下方设有握杆;第一杆体的下部弯曲形成支撑脚;所述第二杆体具有与第一杆体相同的结构特征;将第一杆体的肩杆与第二杆体的肩杆对接,第一杆体的握杆与第二杆体的握杆对接,以使第一杆体与第二杆体装配成完整的拐杖。它具有结构简单、配合紧凑,使用方便,设计合理等优点;
[0006]上述结构虽能将腋拐拆分成独立手拐,但是拐杖之间的连接方式单一,衔接强度不高,不利于提升拐杖的使用强度和使用寿命,容易在行走过程中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支撑辅助拐杖,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使用的拐杖,拐杖使用功能单一,且腋拐拆卸变成手拐的组装过程繁琐且麻烦,拐杖拼装结构的衔接结构薄弱且单一,不便于提升拄拐行走时的安全性的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9]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支撑辅助拐杖,包括:双支撑辅助拐杖包括左部外壳体、右部外壳体、腋杖本体和手杖本体、延展架、腋拐托架和手杖托架;
[0010]所述右部外壳体对称连接在所述左部外壳体的右侧面上,且右部外壳体与左部外
壳体的形状相同,所述腋杖本体独立插合安装在左部外壳体和右部外壳体之间,所述手杖本体独立插合连接在左部外壳体和右部外壳体之间;
[0011]所述延展架其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左部外壳体和右部外壳体的前侧顶端,且所述延展架分别与左部外壳体和右部外壳体构成一体化结构;
[0012]所述腋拐托架其插合连接在所述延展架的顶端;
[0013]所述手杖托架其插合连接在所述延展架的顶端,且所述手杖托架与腋拐托架互为可拆卸的替换件;
[0014]所述右部外壳体与左部外壳体的贴合面上还分别对应开设有“Y”字形的主腋杖槽,且所述主腋杖槽的中心位置处还竖向开设有主手杖槽,所述主手杖槽分别与左部外壳体和右部外壳体贯穿连接。
[0015]优选的,所述主腋杖槽与腋杖本体的杆体形状相同,主腋杖槽分别关于左部外壳体和右部外壳体的贴合面中心对称,腋杖本体通过主腋杖槽与左部外壳体和右部外壳体组成嵌套结构。
[0016]优选的,所述手杖本体通过主手杖槽与左部外壳体和右部外壳体组成嵌套结构。
[0017]优选的,所述延展架在左部外壳体和右部外壳体的衔接边缘方向上还嵌合设置有合页,且右部外壳体通过合页与左部外壳体组成转动结构,右部外壳体沿合页转动的最大角度为180
°
,延展架的顶端面上还固定设置有衔接架。
[0018]优选的,所述衔接架分别与腋拐托架和手杖托架的底侧面插合连接,腋拐托架的前后两端处还分别竖向贯穿开设有副腋拐槽,副腋拐槽与主腋杖槽的位置相互对应。
[0019]优选的,所述手杖托架的内部还竖向贯穿开设有副手杖槽,且副手杖槽与主手杖槽的位置相互对应。
[0020]优选的,所述左部外壳体与右部外壳体的贴合面相互插合连接,且右部外壳体的外侧面上还固定连接有置物篮,并且置物篮的正上方还设置有2个杯架,同时杯架与右部外壳体固定连接。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双支撑辅助拐杖,能够兼容腋杖和手杖两种使用模式,变更拐杖形态简单快捷,使用时具有更为安全稳固的支撑效果,具有储物等多功能优点,从而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其具体内容如下:
[0022]该双支撑辅助拐杖,左部外壳体和右部外壳体内设置有主腋杖槽、腋杖本体、主手杖槽、手杖本体、腋拐托架、副腋拐槽、手杖托架和副手杖槽的结构,通过将腋杖本体的下半部分嵌套卡合在左部外壳体和右部外壳体的主腋杖槽内,再将腋杖本体的上半部分嵌套卡合在腋拐托架的副腋拐槽内的方式,以及将手杖本体的下半部分卡合在左部外壳体和右部外壳体的主手杖槽内,并将手杖本体的上半部分卡合在手杖托架的副手杖槽内的方式,实现加强两种拐杖模式强度的功能,提升了拐杖的抗压和承载能力;
[0023]该双支撑辅助拐杖,左部外壳体和右部外壳体上设置有延展架、合页和衔接架的结构,在更换拐杖形态时,先通过延展架上的合页转动结构,控制左部外壳体和右部外壳体左右翻折打开,进而对嵌套其内的手杖和腋杖进行替换,再通过衔接架对手杖托架和腋拐托架进行替换组装,实现拐杖快速转换使用模式的功能,节省了拐杖拆卸组装的步骤和时间。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爆炸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左部外壳体与右部外壳体的爆炸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技术手杖本体组装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本技术腋杖本体组装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本技术腋拐托架与延展架连接位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6为本技术手杖托架与延展架连接位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中:1、左部外壳体;2、右部外壳体;3、置物篮;4、杯架;5、主腋杖槽;6、腋杖本体;7、主手杖槽;8、手杖本体;9、延展架;10、合页;11、衔接架;12、腋拐托架;13、副腋拐槽;14、手杖托架;15、副手杖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支撑辅助拐杖,其特征在于,双支撑辅助拐杖包括左部外壳体(1)、右部外壳体(2)、腋杖本体(6)和手杖本体(8)、延展架(9)、腋拐托架(12)和手杖托架(14);所述右部外壳体(2)对称连接在所述左部外壳体(1)的右侧面上,且右部外壳体(2)与左部外壳体(1)的形状相同,所述腋杖本体(6)独立插合安装在左部外壳体(1)和右部外壳体(2)之间,所述手杖本体(8)独立插合连接在左部外壳体(1)和右部外壳体(2)之间;所述延展架(9)其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左部外壳体(1)和右部外壳体(2)的前侧顶端,且所述延展架(9)分别与左部外壳体(1)和右部外壳体(2)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腋拐托架(12)其插合连接在所述延展架(9)的顶端;所述手杖托架(14)其插合连接在所述延展架(9)的顶端,且所述手杖托架(14)与腋拐托架(12)互为可拆卸的替换件;所述右部外壳体(2)与左部外壳体(1)的贴合面上还分别对应开设有“Y”字形的主腋杖槽(5),且所述主腋杖槽(5)的中心位置处还竖向开设有主手杖槽(7),所述主手杖槽(7)分别与左部外壳体(1)和右部外壳体(2)贯穿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支撑辅助拐杖,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腋杖槽(5)与所述腋杖本体(6)的杆体形状相同,且所述主腋杖槽(5)分别关于左部外壳体(1)和右部外壳体(2)的贴合面中心对称,所述腋杖本体(6)通过主腋杖槽(5)与左部外壳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思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