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LTCC技术的LC带通滤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6510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LTCC技术的LC带通滤波器,涉及微波技术领域,至少包括九层导体层;第一导体层是接地层,第二导体层是电感电路层,第三导体层、第四导体层、第五导体层、第六导体层、第七导体层、第八导体层和第九导体层均是电容电路层,导体层通过金属通孔连接。第三导体层和第九导体层是电容电路的输入层和输出层,且与第四导体层和第八导体层组成谐振器间电耦合;第二导体层和第四导体层到第八导体层组成谐振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LC带通滤波器空间占用面积较大的技术问题,减小了LC带通滤波器的体积。带通滤波器的体积。带通滤波器的体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LTCC技术的LC带通滤波器


[0001]本技术涉及微波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LTCC技术的LC带通滤波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空间中的无线信号越来越复杂,人们对硬件的频率选择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带通滤波器可以为射频系统提供优越的窄带信号,其设计类型多样且适用范围广泛。
[0003]LTCC技术,即低温共烧陶瓷技术,是一种高稳定性、高品质因数和高集成度的厚膜工艺,且陶瓷材料相比于其他材料,稳定性高,介电常数变化范围大,适用于微波器件的制造。
[0004]LC带通滤波器是由低通滤波器推导而来,辅助设计工具多,电路简单,三维仿真难度较大,空间占用面积较大和设计难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LC带通滤波器空间占用面积较大的缺点,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LTCC技术的LC带通滤波器,通过采用谐振耦合并入谐振电容的方法,解决了LC带通滤波器空间占用面积较大的技术问题,减小了LC带通滤波器的体积。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0007]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LTCC技术的LC带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九层导体层,所述导体层均采用LTCC印刷工艺,所述导体层通过金属通孔连接;其中,第一导体层是接地层,第二导体层是电感电路层,第三导体层、第四导体层、第五导体层、第六导体层、第七导体层、第八导体层和第九导体层均是电容电路层;所述金属通孔内设置有第一连接柱(19)、第二连接柱(20)和第三连接柱(21);所述第一导体层包括一块金属接地片(1);所述第二导体层从左到右依次包括第一电感带状线(2)、第二电感带状线(3)和第三电感带状线(4);所述第三导体层从左到右依次包括第一输入电容板(5)、第一耦合电容板(6)、第一连接块(22)、第二耦合电容板(7)和第一输出电容板(8);所述第四导体层从左到右依次包括第一电容层一板(9)、第二电容层一板(10)和第三电容层一板(11);所述第五导体层包括第一接地电容板(12);所述第一接地电容板(12)的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一圆形开孔(18),所述第一接地电容板(12)的左部分开设有第一矩形开孔(16),所述第一接地电容板(12)的右部分开设有第二矩形开孔(17);所述第一圆形开孔(18)设置有第三连接块(24),所述第一矩形开孔(16)设置有第二连接块(23),所述第二矩形开孔(17)设置有第四连接块(25);所述第六导体层从左到右依次包括第一电容层三板(13)、第二电容层三板(14)和第三电容层三板(15);所述第七导体层包括第二接地电容板(26);所述第二接地电容板(26)的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二圆形开孔(29),所述第二接地电容板(26)的左部分开设有第三矩形开孔(27),所述第二接地电容板(26)的右部分开设有第四矩形开孔(28);所述第二圆形开孔(29)设置有第六连接块(31),所述第三矩形开孔(27)设置有第五连接块(30),所述第四矩形开孔(28)设置有第七连接块(32);所述第八导体层从左到右依次包括第一电容层五板(33)、第二电容层五板(34)和第三电容层五板(35);所述第九导体层从左到右依次包括第二输入电容板(36)、第三耦合电容板(37)、第八连接块(40)、第四耦合电容板(38)和第二输出电容板(39);所述第一电感带状线(2)、所述第一电容层一板(9)、所述第一接地电容板(12)、所述第一电容层三板(13)、所述第二接地电容板(26)和所述第一电容层五板(33)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柱(19)组合成第一谐振器;所述第二电感带状线(3)、所述第二电容层一板(10)、所述第一接地电容板(12)、所述第二电容层三板(14)、所述第二接地电容板(26)和所述第二电容层五板(34)通过第二连接柱(20)组合成第二谐振器;所述第三电感带状线(4)、所述第三电容层一板(11)、所述第一接地电容板(12)、所述第三电容层三板(15)、所述第二接地电容板(26)和所述第三电容层五板(35)通过所述第三连接柱(21)组合成第三谐振器;其中,所述第一谐振器和第二谐振器对称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LTCC技术的LC带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
入电容板(5)与所述第一电容层一板(9)耦合,所述第一耦合电容板(6)与所述第二电容层一板(10)耦合,所述第二耦合电容板(7)与所述第二电容层一板(10)耦合,所述第一输出电容板(8)与所述第三电容层一板(11)耦合;所述第二输入电容板(36)与所述第一电容层五板(33)耦合,所述第三耦合电容板(37)与所述第二电容层五板(34)耦合,所述第四耦合电容板(38)与第二电容层五板(34)耦合,所述第二输出电容板(39)与所述第三电容层五板(35)耦合;所述第一耦合电容板(6)和所述第三耦合电容板(37)均通过第一连接柱(19)与所述第一谐振器连接;所述第二耦合电容板(7)和所述第四耦合电容板(38)通过所述第三连接柱(21)与所述第三谐振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一种基于LTCC技术的LC带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导体层和所述第七导体层采用缺陷地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一种基于LTCC技术的LC带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导体层和所述第九导体层的印刷电路一致,所述第四导体层和所述第八导体层的印刷电路一致,所述第五导体层和所述第七导体层的印刷电路一致。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子豪齐世顺李亮科范益飞程华容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元六鸿远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